腊月的暖阳透过晚星杂货铺的玻璃窗,洒在堆满货品的货架上。许伟正帮着阿力整理灵泉大米,却看到一位老奶奶在货架间来回踱步,手里攥着布袋子急得满头汗:“小伙子,你知道润肤膏放在哪儿吗?我眼神不好,找了半天都没看着。”许伟连忙上前,从日用品堆里翻出润肤膏递给老奶奶,心里却泛起嘀咕:货架上的东西混着放,客人找货太费劲了,要是能分分类就好了。
当晚关店后,许伟拉着余晚星的衣角,把白天的想法说了出来:“娘,咱们把货架分区域吧,粮油放一起,日用品放一起,这样客人找东西就不用到处跑了。”余晚星愣了一下,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突然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之前只顾着增加货品,却忽略了陈列的便利性,确实该优化了。
第二天一早,余晚星就召集伙计们开会,把许伟的提议告诉大家,还让他负责划分区域。许伟拿着小本子,蹲在货架前一笔一划地画草图:“这里放粮油,米、面、油摆一排;这里放日用品,草本皂、润肤膏、洗衣液分开;那边的小货架放季节限定品,比如暖身枣汁和灵泉果汁。”伙计们看着草图,都觉得可行,立刻动手调整。
调整陈列花了整整一上午。阿力和许伟负责搬运重物,把灵泉大米、面粉、菜油按规格从高到低摆放在最显眼的“粮油区”,还在货架顶端挂了木牌,用红漆写着“粮油专区”;许兰则带着学徒整理日用品,把草本皂按香型分类,润肤膏按容量排列,在每个品类前贴了小纸条标注名称;余晚星还特意在儿童用品区摆了个小矮架,放着玩具和零食,方便小朋友拿取。
调整后的杂货铺焕然一新。一位常来买东西的张婶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粮油区,笑着说:“这下可好了,我再也不用问东问西了,想买米直接就能找到!”还有位书生模样的客人,在“季节限定区”看到暖身枣汁,惊喜地说:“原来还有这个,之前混在一堆东西里,我都没发现。”
许伟还嫌不够,又琢磨着增加指引牌。他用硬纸板做了几个箭头形状的指引牌,上面写着“粮油区→”“日用品区→”,贴在店铺门口和货架之间的通道旁;还在每个货架层板上贴了价格标签,标明“灵泉大米 2文\/斤”“桂花草本皂 5文\/块”,让客人一目了然。
有次一位外地客商来采购,看着清晰的陈列和指引,忍不住夸赞:“你们这店铺真规整,比京城的大商铺还贴心,我一下子就买齐了想要的东西。”余晚星笑着指了指许伟:“这都是我家伟崽的主意,还是孩子心思细。”许伟听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心里却满是成就感。
分类陈列不仅提升了客人的购物体验,还提高了伙计们的效率。之前找货要翻来翻去,现在客人报出商品名,伙计能立刻定位到区域,结账速度快了不少。阿力笑着说:“以前一天下来,光找货就累得够呛,现在轻松多了,还能多接待几位客人。”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牛大海的管家悄悄溜进杂货铺,把分类陈列的场景看了个仔细。他回去后,添油加醋地告诉牛大海:“掌柜的,余晚星家的小崽子帮着把店铺整理得井井有条,客人都夸方便,现在去她家买东西的人更多了!”
牛大海正对着空荡荡的酒楼大堂发愁,听到这话气得拍了桌子:“连个小屁孩都能帮她做生意,我怎么就这么倒霉!”他想了想,对管家说:“你去雇几个乞丐,每天在杂货铺门口闹事,说她的东西贵、质量差,把客人都吓跑!我看她还怎么好好做生意!”
管家犹豫道:“掌柜的,乞丐闹事要是被官府抓了,肯定会供出咱们,到时候又要被罚款……”“罚款?我现在都快没钱吃饭了,还怕罚款!”牛大海嘶吼着,“你赶紧去办,要是办不好,你也别回来了!”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伟一起检查货架,调整货品的摆放位置。许伟指着儿童区说:“娘,咱们再加点小玩具吧,小朋友来了肯定喜欢。”余晚星笑着答应,丝毫没察觉到,一场针对店铺的恶意骚扰即将来临。要是乞丐真的在门口闹事,不仅会影响客人进店,还可能败坏店铺的名声,她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