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村口的大槐树上,老支书拄着拐杖,慢慢悠悠地走到余家院门口。他望着院子里正在给红薯苗松土的余晚星,犹豫了片刻,还是轻轻敲了敲院门。
“支书,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余晚星听到敲门声,放下手里的小锄头,快步走过去开门,热情地把老支书迎进院子。许明看到老支书,也赶紧放下手里的水壶,搬来一张小板凳放在树荫下:“爷爷,您坐。”
老支书坐下后,喝了口余晚星递过来的温水,脸上露出几分为难的神色。他搓了搓手,叹了口气说:“晚星啊,今天来是想求你个事。村里还有几户人家缺粮,尤其是张婶家和李大爷家,张婶家有三个孩子,李大爷年纪大了没力气挖野菜,眼看就要断顿了,你要是有办法,能不能再‘找’点粮食?大家都记着你的好。”
余晚星心里一暖,老支书能主动找她,说明是真的信任她。她知道村里的情况,之前的“野菜共享”虽然缓解了一部分危机,但还有几户困难家庭没能完全渡过难关。她没有犹豫,立刻点头说:“支书,您别客气,都是乡里乡亲的,帮衬是应该的。我前几天去后山,运气好挖到了点红薯,还换了点玉米面,您先拿去分给大家应急。”
说着,余晚星转身走进柴房,从空间里取出半袋红薯和一袋玉米面——红薯是特意选的个头中等、带着泥土的,玉米面则装在粗布袋子里,看起来就像从镇上粮铺买的。她把粮食扛出来,放在老支书面前:“支书,这些您先拿去,要是不够,我再想想办法。”
老支书看到粮食,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晚星啊,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可是救了这几户人家的急啊!我这就把粮食送过去,让他们来给你道谢。”
“不用不用。”余晚星赶紧拦住老支书,笑着说,“支书,您别让他们特意来道谢,都是应该的。咱们村是一个整体,只有大家都好过了,日子才能安稳。”
老支书看着余晚星真诚的模样,心里满是感动。他站起身,拍了拍余晚星的肩膀说:“晚星啊,你不仅心善,还这么有担当,真是咱们村的福气。以后村里要是有什么事,我还得靠你多帮忙。对了,你能不能帮忙统计一下村里的缺粮情况?把缺粮的户数和人数记下来,咱们也好有个底,以后有粮食了也好分配。”
余晚星没有推辞,立刻答应下来:“支书,您放心,我明天就去村里各家看看,把缺粮情况统计好给您送过去。”她知道,统计缺粮情况不仅能帮老支书分担压力,还能让她更了解村里的情况,以后有机会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忙。
老支书满意地笑了,扛起粮食,再三感谢后才离开。看着老支书的背影,余晚星心里满是欣慰——能为村里做些实事,不仅能巩固自己在村里的形象,还能让孩子们在充满善意的环境里长大,这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第二天一早,余晚星就带着许明,挨家挨户地去统计缺粮情况。她每到一户人家,都会耐心地询问家里的粮食还能撑多久,有没有困难,还会顺便教大家一些保存野菜的小技巧。许明则跟在后面,认真地把缺粮情况记在小本子上,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虚心地问余晚星。
张婶家看到余晚星,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说:“晚星啊,真是多亏了你送的粮食,孩子们终于能吃上饱饭了。你放心,等秋收了,我一定把粮食还你。”余晚星笑着说:“张婶,您别客气,粮食不用还,以后有困难随时跟我说。”
李大爷家,李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给余晚星倒了杯茶:“晚星啊,你是个好孩子,心眼好。村里有你这样的人,是大家的福气。”余晚星握着李大爷的手说:“大爷,您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以后您要是需要帮忙,就跟明哥说,他会帮您的。”
一天下来,余晚星把村里的缺粮情况统计得清清楚楚,还顺便帮几户人家修好了破损的篱笆,教孩子们辨认了几种可食用的野菜。村民们对她的印象更好了,都称赞她“有担当、心善、能干”,余晚星在村里的“担当”形象愈发牢固。
回到家后,余晚星把统计好的缺粮情况整理好,准备明天送给老支书。许明看着余晚星,眼里满是崇拜:“娘,你今天帮了好多人,大家都很喜欢您。”余晚星摸了摸许明的头,笑着说:“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开心。以后咱们还要继续帮衬村里的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可余晚星心里清楚,平静的表面下可能还藏着危机。她想起黑影之前在村外徘徊的身影,想起黑袍人可能存在的阴谋,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警惕。她知道,虽然自己在村里的形象已经很稳固,但黑袍人和黑影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肯定还在暗中观察,寻找着暴露她秘密的机会。
当天晚上,余晚星悄悄进入空间,看着试验田里即将成熟的小麦,心里满是期待。只要收获了这批小麦,她就能变现更多的钱,不仅能改善家里的生活,还能帮村里更多的人。可她不知道,黑影已经摸清了她“后山找粮”的规律,正准备在下次她去后山时设伏,揭开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