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谈过后,五圣各自落座于主位,太清老子居中,其余四位分坐两侧。十二金仙、云中子、紫阳真人、纯阳子等玉虚宫弟子,多宝道人、龟灵圣母、金灵圣母、无当圣母及随侍七仙等截教弟子,青鸾、金凤、三霄娘娘、赵公明、孔宣、龙女、六耳猕猴、南极仙翁等各路神通广大的弟子,皆按照规矩,分列三排,坐于圣人下席。他们个个气度不凡,神色或期待、或凝重、或好奇,眼神交汇间,暗藏机锋。
而更外围,则是首阳山附近闻讯赶来的各路修士,他们或盘膝而坐,或站立聆听,眼中充满了对大道的渴望。其中,不少人是曾经受过太清老子指点或点化的散修、小门派弟子,此刻见到恩师故地,又逢如此盛会,他们激动不已,纷纷主动上前,协助维持秩序,布置法坛,甚至为弟子们端茶送水,忙得不亦乐乎。
八景宫内外,人头攒动,仙气缭绕,从未有过如此热闹的景象。这不仅是五圣的聚会,更是整个东方玄门的一次大集结。空气中弥漫着对大道的探求,也夹杂着各派之间的暗流涌动。五门大比,就在这前所未有的热闹与肃穆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八景宫内,万籁俱寂,唯有圣人们沉稳的呼吸声,以及弟子们压抑的激动心跳。太清老子目光缓缓扫过全场,那目光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直抵人心最深处。他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引力,让所有人的心神都为之凝聚:
“今日,五门论道,旨在交流,旨在共进。吾先抛砖引玉,开此第一讲。”
话音落下,太清老子并未立刻开口,而是缓缓闭上双眼,气息收敛,仿佛融入了这八景宫的每一寸空间。片刻之后,他再次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变得平和如水。
“大道至简,却繁衍至极。吾所悟,乃‘无为’之道。”他开口了,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八景宫内回荡,“世人多求有所为,殊不知,‘为’即是‘不为’之始。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方能得天地之造化,享清静之福泽。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洞察万物运行之规律,以最省力之法,达最高远之境。”
他随手一挥,一缕青烟从指尖升起,幻化成一颗丹药的模样,色泽温润,隐隐散发出诱人的药香。“此乃炼丹之术,亦是‘无为’之体现。取天地灵粹,辅以火候时辰,顺其自然,助其转化,而非强行扭曲。丹成,则可助人脱胎换骨;道成,则可逍遥自在。”
太清老子的一番讲解,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修士更是频频点头,似乎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想通的道理。他的无为大道,看似简单,实则对心境的修为要求极高,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
太清老子讲罢,微微一笑,将目光投向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站起身来,面容肃穆,周身隐隐有金光流转。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太清师兄所讲,乃是静水深海。吾所悟,乃是‘天道’。”
“天道循环,因果不爽。吾等身为圣人,亦在天道之内,亦在因果之中。吾之道,便是勘破这因果循环,掌握这天道法则。世间万物,皆有定数,然圣人可逆天改命,亦可顺天应人。这便是吾之天道观。”
他抬手一指,虚空中便浮现出一柄古朴的仙剑,剑身之上符文流转,锋锐之气几乎凝为实质。“此乃炼器之术,亦是天道之运用。取五金之精,融大道之理,以吾之神念灌注其中,使其拥有灵性,可为主人护道杀敌。器成,便是一方世界之缩影,蕴含无穷变化。”
元始天尊的讲解,大开大合,充满了对天道的敬畏与掌控欲。他的天道观,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都牵动着冥冥之中的因果。
元始天尊坐下,通天教主便踏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眼神中闪烁着精光:“师兄们讲的,都是大道之根本。吾之大道,略有些不同。”
“吾之道,名曰‘截’,讲究‘截取一线生机’。万物皆有死灭,大道亦有枯荣。吾之道,便是于这死灭枯荣之中,截取那一丝、那一缕,尚存之生机,为我所用,为弟子所用。无论你是何种生灵,无论你身处何种绝境,吾之大道,皆可为你开辟一条生路。”
他随手一划,虚空之中便出现了一座庞大而复杂的阵图,阵图之中,星辰运转,日月交替,仿佛一个小型的宇宙。“此乃阵道之术,亦是截取生机之妙用。阵法万千,变化无穷,可困敌,可杀敌,可护道,可聚灵。吾截教弟子,人人习阵,便是为了能在任何绝境中,为自己,为同伴,截取那一线生机。”
通天教主的讲解,充满了实用主义和变通之道,让人感受到一种在逆境中顽强求生的力量。他的阵道之术,更是让许多弟子眼睛一亮,纷纷暗自揣摩其中的奥秘。
通天教主坐下,女娲娘娘才缓缓起身,她身后的青鸾发出一声清鸣,仿佛在为她伴奏。女娲娘娘的声音温柔而缥缈,仿佛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爱:“诸位师兄,皆讲的是大道之威严与变化。吾所悟,乃是‘造化’。”
“吾之道,源于泥土,成于灵气。吾能以凡土捏人,赋予其生命;能以心血点化,使其拥有神通。这便是造化之力,是创造之力,是赋予万物以灵性、以可能性的力量。万物皆有灵,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吾之道,便是发掘这份价值,使其绽放光彩。”
她伸出手,一片片五彩祥云从她指尖流淌而出,汇聚成一座生机盎然的花园,花园之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此乃造化之力的体现,亦可引申为医术、塑体之术等。生命可贵,吾之道,便是守护这份可贵,使其得以延续,得以升华。”
女娲娘娘的讲解,充满了温柔与慈悲,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力的蓬勃与美好。她的造化大道,似乎与太清的无为、元始的天道、通天的截取生机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却又隐隐有着某种联系。
最后,轮到了压轴的青乾圣人。他站起身来,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法则之力,仿佛整个空间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声音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师兄,所言皆是大道之精华。吾所悟,乃是‘法则’。”
“大道无形,法则有形。吾之道,便是将这无形的大道,化为有形的法则,刻印于天地之间,刻印于万物之身。法则之力,便是规则之力,是秩序之力。吾能创造法则,也能破灭法则。在吾的法则之下,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被定义。”
他随手一划,虚空之中便浮现出无数道纵横交错的线条,这些线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精密的网,将整个八景宫都笼罩其中。“此乃法则之力,亦是吾之法则世界的雏形。每一道线条,都代表一种法则,力量、速度、时间、空间……无所不包。在这法则世界之中,吾便是主宰,一切皆按吾所定之法则运行。”
青乾圣人的讲解,充满了霸道与掌控欲,让人感受到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力量。他的法则之力,似乎将大道的规律性发挥到了极致,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五圣讲道,各具特色,却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玄门大道的丰富多彩。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首阳山附近的修士们更是如痴如醉,他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无数种可能,感受到了大道的无穷魅力。这场五门大比,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震撼洪荒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