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地,风云变幻。太清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相继成圣,连同女娲娘娘和蓬丘仙岛的混元大罗金仙境界的青乾,六圣并立的格局初现端倪,天地间的法则似乎都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稳固,也更加复杂。圣人的光辉,如同夜空中的皓月,照耀着洪荒的每一个角落,也使得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势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天庭,这座建立在紫微垣的宏伟宫殿,此刻正笼罩在一层神秘而肃杀的氤氲之中。妖族帝俊与他的弟弟太一,正亲自主持着周天星斗大阵的完善工作。无数星辰被牵引,按照玄奥的轨迹排列,构成了一幅笼罩整个天庭的巨大防御网络。每一颗星辰都蕴含着星辰之力,相互辉映,彼此联动,威力无穷。
“帝俊陛下,大阵已按既定法诀布置完毕,周天三百六十五星辰,各有其位,运转如常。”太一的声音在寂静的天庭大殿中回响。
帝俊端坐在九曜星君之首的位置上,他身后的帝俊真身——一只金色的太阳鸟,双目炯炯,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那悬浮在空中的、模拟周天星斗大阵运行的星图上。
“运转如常?”帝俊眉头微蹙,“太一,你仔细看看,这大阵的核心,缺了什么?”
太一凝神望去,片刻后,他摇了摇头:“陛下,这周天星斗大阵,乃是仿照周天星辰运转之道所设,三百六十五位星官,各司其职,防御之能,已是洪荒顶尖。臣弟愚钝,并未看出有何缺失。”
帝俊沉默了片刻,缓缓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大阵,模仿的是星辰之形,星辰之力,却忽略了星辰之根本——阴阳调和!你看这天罡、地煞、北斗、南斗,皆为阳星,虽有紫微帝星镇守,但终究阳盛阴衰,这大阵运转起来,虽威力无穷,却难免刚猛有余,柔和不足,难以达到真正的大圆满之境。就像一个只有男人没有女人的家庭,纵然强盛,却也失之偏颇。”
就在这时,殿外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缓步而入,正是以通晓万物着称的白泽神兽所化的仙师。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圣明!臣听闻陛下欲完善周天星斗大阵,特来献上一策。”
帝俊眼中精光一闪:“白泽,你且说来听听。”
白泽微微一笑,手指在空中虚点,一道流光映出周天星斗的运行轨迹:“陛下,周天星斗,分阴阳二气。阳者,日月星辰,运行不息;阴者,太阴、星辰之母,孕育万物。如今大阵虽强,却唯独缺少了‘阴’的调和。臣以为,若能将太阴星纳入大阵核心,以羲和娘娘的太阴之力,与诸阳星辰相辅相成,阴阳调和,则此阵才能真正圆满,威力倍增,甚至可达到逆转阴阳、生生不息的境界。”
帝俊闻言,豁然起身,眼中露出兴奋之色:“阴阳调和?太阴星?羲和?!”他猛地一拍扶手,“此计大妙!只是,羲和娘娘与我妖族,虽有同源之谊,但毕竟非我妖族直系,此事需得妥善处理,不可强求。”
白泽微微躬身:“陛下放心,臣已知会了羲和娘娘,她亦有此意。只是此事还需一位德高望重、能言善辩之人从中说合,方能促成这段‘星缘’。”
帝俊沉吟片刻,正要开口,一旁一直沉默的伏羲,突然开口了。这位以推演着称的妖族智者,眼中闪烁着洞察天机的光芒:“陛下,臣夜观天象,推演命数,若要促成此事,非女娲娘娘不可!”
“女娲娘娘?”帝俊和白泽都有些意外。
伏羲点头道:“正是。女娲娘娘乃我妖族娲皇,德高望重,更是羲的妹妹。由娘娘出面做媒,一则显我妖族诚意,二则娘娘之言,羲和娘娘定然信服。此乃天作之合,只需娘娘轻轻一语,便可成就大阵圆满之功!”
帝俊闻言大喜,连声道:“妙哉!妙哉!伏羲所言极是!就烦请女娲娘娘出面,为吾与羲和娘娘作伐!”
于是,一场围绕着周天星斗大阵完善而展开的,涉及太阴星、女娲娘娘的星缘,便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洪荒的格局,正在发生着更加深刻的变化。
瀛洲岛这里云雾缭绕,仙草遍地,灵气浓郁得仿佛要凝聚成液。岛屿中心,有一座由五彩神石垒砌而成的宫殿,名为娲皇宫,正是女娲娘娘的道场。
伏羲,这位拥有通天彻地推演之能的妖族智者,此刻正身披兽皮,头戴兽骨,脚踏芒鞋,一步步踏上了瀛洲岛的岸边。他并非妖族帝俊的直系族人,而是因悟道而化形,拥有无上智慧,深受帝俊倚重。此刻,他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使命——为帝俊向太阴星君羲和娘娘说媒。
伏羲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百花香气,沁人心脾。他定了定神,收敛心神,不敢有丝毫怠慢。此等大事,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任何一方,甚至可能影响到天庭大阵的完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按照女娲娘娘早前留下的接引之法,拨开挡路的灵藤,绕过潺潺的仙溪,穿过一片片散发着柔和光芒的仙草园,终于来到了娲皇宫外。宫门虚掩,门前的石阶上,几只灵兽正慵懒地打着盹。
伏羲不敢擅闯,恭敬地站在宫门外,朗声道:妖族伏羲,拜见女娲圣人!”
话音刚落,宫门缓缓开启。一位仙娥款款走出,看到伏羲,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但随即化为恭敬:伏羲大神?娘娘已知你来意,请进。”
伏羲跟着仙娥,穿过雕梁画栋的大殿,来到后殿一处清幽的庭院。庭院中,假山叠翠,池水清澈,中央一块巨大的青石上,端坐着一位身着素雅衣裙、气质超凡脱俗的女子。她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正是创世女神,女娲娘娘。
伏羲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在青石前跪拜行礼:伏羲拜见圣人!”
女娲娘娘轻轻抬手,示意他起身:哥哥,你这是何意。你不在天庭辅佐帝俊陛下吗,今天怎么前来我这里,可是有要事?”
伏羲恭敬道:哥哥,正是有事相求。天庭帝俊陛下,有感于周天星斗大阵虽已初成,但缺了太阴星君羲和娘娘的加入,阴阳失衡,威力难至巅峰。故而,想与羲和娘娘结为秦晋之好,以期阴阳调和,助大阵圆满。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帝俊陛下不敢擅专,特命哥哥前来,恳请娘娘出面,为陛下与羲和娘娘作伐。”
女娲娘娘静静地听着,目光深邃,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片刻后,她轻轻颔首,嘴角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帝俊的这番心意,倒也合乎情理。我与羲和情同姐妹,情谊深厚,此事……倒也可行。只是,羲和性子清冷,帝俊需得拿出几分诚意来。”
伏羲大喜过望,连忙道谢:多谢娘娘应允!帝俊陛下定会备上厚礼,亲往太阴星拜会!”
女娲娘娘摆了摆手:礼物倒不必太过隆重,心意到了便可。你且回去禀告帝俊,就说我女娲应下了。只是,此事还需慢慢商议,不可操之过急。”
伏羲再次拜谢,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深知女娲娘娘一言九鼎,既然娘娘应允,此事便有九分把握。他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瀛洲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帝俊与羲和的星缘,在女娲娘娘的牵线搭桥下,似乎已经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