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
到了第2年,安宁的放牛沟被一伙儿散兵游勇给霍霍了。
有道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放牛沟所在的老鹰山一带有不少土匪窝子,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多祸害。
但是这些散兵游勇比土匪还过分,带来的伤害更大。
散兵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像是用篦子刮过一样,把当地人祸害的非常凄惨。
老朱家也不可幸免。
幸亏朱传武第六感预感不妙,他带着老朱家一家人去了外地躲避。
他们家也就损失了一些财产,人都没有事儿。
等他们回到家里,便看到老朱家的两处宅院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残垣断壁。
放牛沟的其他人家更是悲惨,不光财物损失殆尽,甚至连人也被祸害的不轻。
老韩家因为有朱传武让秀儿通风报信的原因,家里人也躲过了一难,不过家产也损失不少。
在放牛沟,老朱家已经生活了十几年了。
本来以为立住脚,他们家就会世世代代在这里安稳生活下去。
但是现在的环境太过恶劣,土匪经常作恶,现在又加入了许多乱兵,在偏远乡村就成了法外之地。
出了事儿也没人管。
老朱家经过开会之后决定离开元宝镇去外地发展。
正好夏元璋也去世了,朱传杰和夏玉书在元宝镇也没有了什么羁绊,他们也可以跟着一起走。
经过商量之后,老朱家决定准备去齐齐哈尔。
这个时候齐齐哈尔因为有水陆码头是黑龙江的省会,是个大都市比较繁华。
经历过土匪和散兵的祸害之后,老朱家决定去城市中生活。
从此也开启了老朱家从农耕家族向商业家族的转变。
在齐齐哈尔呆了几年,老朱家通过经商也赚了一些钱。
不过由于那里竞争激烈,老朱家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他们又举家搬迁到正蓬勃兴起的哈尔滨。
到了哈尔滨之后,老朱家开了山东菜馆,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终于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然后又发展货物贸易,建立了马帮商队。
朱传文这些年经过锻炼,他也从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快速的成长为一个精通厨艺合格的餐馆老板。
山东菜馆主要是靠朱传文打理。
而商队就交给了本就有这方面经验的朱传杰。
经过和当地的热河商帮竞争,还有当地土匪的斗争,山东菜馆和货站这两桩生意在磕磕绊绊中逐步向好。
其中朱传武在背后提供了很大助力。
如果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他没有参与也不会理会,但是如果是有人背后用阴谋诡计他都直接解决背后的人。
他没有参与这两方面的生意,而是另起炉灶做了卤肉和医馆方面的买卖。
卤肉的秘方是他在路上的时候救过一个遭了难的人,那个人留给他的秘方,在齐齐哈尔他就做这方面的生意。
因为这张卤肉秘方做出来的卤肉干香、酥烂、爽滑、色泽光亮备受人们的喜爱,所以销量一直不错。
现在老朱家还是没有分家,不过三兄弟各自有各自的事情。
朱传武现在也是一大家子人了。
大房那文给他生了两子一女。
二房韩秀儿给他生了一子一女。
三房林亚楠也给他生了一儿一女。
现在他是7个孩子的父亲了。
一家有十一口人。
现在他是一个单独的宅院。
院子里除了自家人,他还收了几个学徒和雇工,院子里住着二十几口人。
卤肉生意一经推出广受欢迎,朱传武把卤肉的秘方交给了那文,由她主持卤肉生意。
医馆生意是专门为林亚楠开的。
她本就是医学世家,从小一直都苦读医学典籍,尤其擅长妇科。
朱传武就给她专门成立了一家妇科医馆,专门为妇女医治妇科病。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学习,林亚楠的医学知识已经出类拔萃。
医馆的生意刚开始的时候生意清淡,但是名声打响之后逐渐小有名气,医馆逐渐兴旺起来。
至于朱传武自己也有自己的事情做。
到了城市里不可能在赶山打猎了。
再说空间里那一亩大小的院子里已经种满了人参,对于赶山他也失去了兴趣。
因为有空间的存在,他选择了从事货运贸易。
不过他是走单帮,自己一个人干,经营从哈尔滨到北京的贸易。
把东北所特有的山货,药材,皮毛等运输到北京。
再把北京所汇总的全国各地来的商品运到哈尔滨分散销售。
因为有空间的存在,他的运输手段灵活十分便利,每隔上一两个月跑一趟赚取差价。
虽然空间之中已经种上了人参,但是空间里还有其他屋子做库房也能放下大量的货物。
所以说要说老朱家最富有的人是谁,那肯定是朱传武。
这些年朱传武除了挣钱,平时也经常暗地里消灭日本鬼子。
小日本自从八国联军结束之后一直都在入侵东北。
不仅在当地有驻军,最猖狂的就是他们的经济掠夺行为。
大量的日本侨民,间谍和商业机构在东北渗透,掠夺各种资源矿产。
大形势朱传武改变不了,不过他个人的怨恨却是要发泄的。
他时不时的就出击,在风高夜黑的晚上,挑选一些臭名远扬的日本人暗地里消灭。
比如说后来盯上老朱家煤矿的森田,还有那个曾经被老朱家收养过的一郎,都被他暗地里悄无声息的杀了。
到了1931年,日本正式入侵东北。
朱开山一家无奈之下伤心的离开了哈尔滨。
这个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是一个时代变革的年代。
这就注定了朱传武不可能长期一辈子在一个地方。
朱开山和传文娘老两口年纪大了,就想落叶归根。
朱传文带着老两口回了山东老家章丘朱家峪。
朱传杰一直想经商,经过多年锻炼和磨难之后,他决定以实业报国,所以他去了青岛。
朱传武知道日后形势的变化,本来想劝一家人去重庆。
结果家里其他人主意已定,最后他也只能带着自己的三房女人和7个儿女去了重庆。
1948年朱传武也已经60岁了。
他的7个儿女也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他早就都当爷爷了。
这一年他又带着全家人去了香港。
在香港过了几十年,朱传武建立的朱家也成了香港一大豪门。
1978年改革开放,朱传武已经是90岁高龄,如今他的家已经是五世同堂。
国家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他已经不再主持家族事务,但是他也要求朱家人积极拥抱国家的开放,老朱家也在内地大力投资。
同时他也找到了分开多年的亲人。
朱开山和传文娘老两口已经去世多年,就埋在了朱家峪老家的祖坟里。
朱传文和鲜儿也去世多年,不过他们的后代在当地已经开枝散叶。
老三朱传杰在青岛也留下了后代。
内地的老朱家在朱传武的帮助下自然很快就兴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