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阿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如今终于大仇得报,又觅得良缘,迎来了属于他的光明和幸福。
一只温暖的手悄然握住了她的,轻轻用力。
温颜转过头,对上文子端温柔含笑的眼眸。
他今日也穿着喜庆的常服,站在她身侧,悄声道:“别哭,今天是高兴的日子。”他用指腹极轻地拭去她眼角的泪花,声音低沉而充满承诺,
“无伤兄和少商夫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以后定会美满幸福。我们……以后也会一样的。”
他的话语像暖流,缓缓注入温颜的心田。她回握住他的手,用力点了点头,破涕为笑:“嗯!”
是啊,看到阿兄如此幸福的模样,她对自己和子端的未来,也充满了更多的信心和期盼。
前路或许仍有挑战,但只要心在一处,彼此信任,相互扶持,他们也一定能如同阿兄和少商一般,冲破一切阻碍,赢得属于自己的圆满。
婚礼的喧嚣持续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霍府依旧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
而新房之内,红烛高燃,映照着这对终于名正言顺成为夫妻的佳人。
所有的苦难已成过往,等待他们的,是漫长而幸福的未来。
霍无伤轻轻掀开程少商的红盖头,露出她娇美动人的脸庞。两人相视一笑,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窗外,月明星稀,仿佛也在为这对新人默默祝福。
都城的天空,似乎总在繁华盛景之下,潜藏着风云变幻。太子的储君之位,终究未能长久稳固。
因其性情过于仁弱,甚至可说是优柔寡断,屡屡被身边奸佞之臣利用、误导,做出数件有损国本、令朝臣失望的糊涂事。
文帝屡次教导、惩戒,却收效甚微。最终,在一桩涉及边境粮草调派的重大失误后,引发朝野震动,群情激愤。
文帝痛心疾首,虽念及父子之情,却也不得不以江山社稷为重,颁下废黜太子的诏书,将其迁居别宫思过。
太子被废,牵连最深者莫过于其生母宣皇后。她虽从未参与政事,更未曾怂恿儿子行差踏错,但身为人母,自觉教子无方,愧对陛下,更无颜再居后位。
宣皇后褪去凤冠翟衣,素面朝天,亲自至文帝殿前跪拜请罪,自求废后,言辞恳切,泪落不止:“臣妾无能,未能教导好太子,致其铸成大错,损及国体,臣妾罪该万死,恳请陛下废去臣妾后位,以正宫闱,以安民心。”
文帝看着陪伴自己多年、性情温婉柔善的发妻如此,心中亦是万分不忍与酸楚。
他深知此事错不在宣后,她亦是受害者。但国法宫规在前,太子既废,其母后确实难再安居中宫。
正当文帝左右为难,心中绞痛之际,霍无伤(凌不疑)与程少商闻讯匆匆赶来。
两人跪在宣皇后身侧,霍无伤率先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敬意:“陛下,娘娘,请听臣一言。太子之事,娘娘痛心疾首,天下皆知。
然娘娘仁德,从未涉足前朝,更无过错。臣与少商,蒙娘娘多年照拂,视如己出,恩同再造。在臣心中,娘娘早已是至亲长辈。”
程少商也紧接着道,眼中含泪:“陛下,娘娘,霍家已无高堂,臣妇与无伤皆无所依。若娘娘不弃,废后之后,恳请娘娘移居将军府。
让臣妇与无伤能代太子尽孝,奉养娘娘晚年,以报答娘娘昔日关爱之恩。求陛下、娘娘成全!”
这番话,情真意切,既全了宣后的体面,又给了她一个最好的归宿,更是替文帝解决了一大难题。
文帝闻言,眼中顿时闪过激动和欣慰的光芒。
是啊,将宣后交给无伤和少商抚养,是再合适不过了!既能保全宣后的尊严,又能让她安享晚年,得到最好的照顾,更全了这对孩子的一片纯孝之心!
越妃此刻也在场,她虽与宣后曾有位份之争,但深知其人性情温良,从未有过恶念,此刻见状,亦是心生怜悯与赞同,她看向文帝,轻轻点了点头。
文帝深吸一口气,亲手扶起宣后,又让霍无伤和程少商起身,声音带着些许哽咽:“好……好孩子!你们有此心,朕心甚慰!宣后……便托付给你们了。日后,将军府便是你的家。”
宣皇后看着霍无伤和程少商真诚恳切的目光,感受着他们毫无保留的维护与孝心,冰冷绝望的心中终于注入一股暖流,泪水再次涌出,却是带着感动与释然。
她缓缓点头:“好……好……臣妾,谢陛下恩准,谢过无伤、少商。”
废后的诏书与准许宣后移居将军府的旨意一同下达,朝野内外听闻此安排,无不称赞霍将军夫妇仁孝厚道,亦感念宣后温婉,结局如此,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太子既废,储位空悬。
经过一番朝议与权衡,能力出众、日渐沉稳、且得凌不疑等军方力量支持的三皇子文子端被立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其生母越妃,母凭子贵,加之本身聪慧明理,协理六宫多年并无错处,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后,迁居长秋宫。
尘埃落定,宫阙之内,格局已然一新。
将军府内,却因此添了一位慈祥的长辈。宣后移居至此,霍无伤与程少商待她极尽孝道,晨昏定省,事事以她为先。
府中因有了长辈坐镇,更添了几分家的温暖气息。宣后也逐渐从阴霾中走出,脸上重新有了笑容,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文帝与越后(原越妃)时常微服前来探望,见宣后气色红润,生活安宁,与无伤、少商相处融洽,心中那份愧疚与牵挂也得以缓解,对霍无伤夫妇更是赞赏有加。
一切,似乎都朝着更好的方向缓缓前行。
太子册立与新后册封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都城便又迎来了另一桩举国欢庆的盛事——太子文子端与安平郡主温颜的大婚。
这一日,都城的喜庆氛围远比霍无伤大婚时更为隆重。毕竟,这是国之储君迎娶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