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王风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手,持续在迎仙驿中穿梭、观察、倾听。他不仅听,也看。
看那些摊贩卖的东西,判断行情;看那些修士的言行举止,分析他们的来历和实力;看天衍宗弟子的巡逻规律和处事方式。
期间,他也出手采购了一些物资,一沓品质上乘的一阶上品“金刚符”和“神行符”,两瓶能快速恢复灵力的“回元丹”,以及一些效果特殊的毒粉、药粉,以备不时之需。
这天,在石屋内,王风的谨慎操控,《长春功》那特有的醇和绵长、生机盎然的气息被千幻面具悄然转化,变为另一种略带战意的木系功法波动。
同时,练气八层巅峰的修为,他也将外显的修为稳固在练气七层,一个在迎仙驿不算突出但也不算弱的水平,正好处于人群的中上游,不易被轻视,也不会过于惹眼。
他以“王风”的本名和真实容貌,坦然行走在迎仙驿的喧嚣之中。
这副面容清秀中带着历经世事的沉稳,气质内敛,这反而更符合一个努力向上的散修形象。那双深邃平静的眼眸,在扫视周遭时,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与外表年龄不符的洞察与冷静。
在迎仙驿又停留了两日,将所能探听到的零碎信息反复印证、消化之后,王风决定动身前往百里之外那座真正的巨擘——天衍仙城。
他没有选择驾驭翠影舟招摇过市,而是混入了一队同样前往仙城的修士队伍,缴纳了少许灵石,搭乘了一种由天衍宗下属商会运营的大型公共法器——“穿云楼船”。
楼船破空,速度远超普通练气修士的遁光。站在船首甲板,望着脚下飞速掠过的山川河流,以及前方那座越来越近、如同洪荒巨兽般盘踞的巍峨仙城,王风心中亦不免生出几分波澜。
越是接近,越是能感受到天衍仙城的磅礴气势。
天衍仙城,雄踞于天衍山脉主峰之下,宛如一头匍匐的太古巨兽,吞吐着南荒乃至整个修仙界的风云。
其城墙高逾百丈,通体由蕴含灵力的“青罡石”砌成,铭刻着无数繁复玄奥的阵纹,灵光流转不息,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磅礴威压。
巨大的城门洞开,足以容纳十驾马车并行,往来修士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修为最低也是练气中期,筑基修士亦随处可见,甚至偶尔有金丹真人的威压如同惊鸿一瞥,掠过城池上空。
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却井然有序,数十名气息精悍、最低也是练气后期的天衍宗弟子分立两侧,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入城者。
缴纳了每人二十块下品灵石的入城费后,王风随着人流踏入城内。
霎时间,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甚至让王风一度怀疑又回到了自己那个现代社会。
宽阔足以容纳十辆马车并行的街道,似乎是以某种坚硬的青玄石铺就,光洁如镜。街道两旁楼阁林立,鳞次栉比,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商铺多样,丹药铺、法器阁、符箓店、功法楼、灵植店、灵米铺、阵法阁……应有尽有,且规模远非外界坊市可比,许多招牌闪烁着灵光,显示着背后深厚的底蕴。
空中,一道道遁光沿着特定的路线飞行,井然有序,显然城内有严格的禁空和飞行规制。地面上,各种奇珍异兽拉着的华贵车驾时而驶过,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空气中的灵气浓度更是远超外界,虽比不上他的神农空间,但比迎仙驿又浓郁了一倍不止,显然整个仙城地下都布置了超巨型的聚灵大阵。
也难怪光入城费就需要20灵石了,如果不是身家丰厚,估计连这城门都没有资格进入。
王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叹,脸上维持着一名初入大城修士应有的拘谨与好奇。他先是寻了一处位于仙城西区的客栈“听雨轩”住下,客栈相对普通但还算干净。
每日房费高达三十下品灵石,但环境清幽,设有简单的隔音禁制。住客也多是些前来碰运气的散修或小家族子弟,王风混在其中,也不易引人注意。
安顿下来后,王风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如同在迎仙驿一般,开始了新一轮,也更深入的信息收集。
没办法,作为无根浮萍,不像其他家族子弟、宗门子弟一样,有前人总结的信息教导,自己这样独身前来,只能依靠道听途说了。
恩师木清风当时残留魂魄,也仅仅传承完道统便已飘散,况且其对于天衍宗的弟子招收流程,也不了解具体的细节内容。
不过王风对于这一切不是抱怨,而且更加谨慎的行动。
天衍仙城太大了,信息量也呈指数级增长。他花了数日时间,流连于各大茶馆、酒楼、甚至一些信息交流量巨大的广场。
他听到最多的,依旧是关于一个月后宗门考核的种种猜测、传闻以及……“内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