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的气氛依旧浓郁,深圳街头巷尾还残留着节日的喜庆。但对于这座城市真正的驱动力——那些在商海中搏击的弄潮儿而言,短暂的休憩已然结束。正月初六,一个寓意“顺遂”的日子,由深圳工商联牵头组织的一场小型高端新春团拜晚宴,在蛇口一处僻静临海的私人会所“明华轩”悄然举行。
“明华轩”并非张扬之所,没有炫目的招牌,只有一方素雅的牌匾掩映在苍翠的绿植之后。会所主体是一栋经过精心改造的南洋风格小楼,红砖碧瓦,回廊曲折。内部装饰则是中西合璧,既有明式家具的沉稳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的舒适与通透。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蜿蜒的海岸线和逐渐被暮色浸染的深圳湾,对岸香港新界的灯火星星点点,如同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
萧远提前十分钟抵达。他今日的着装经过马婷婷的细心打点,既不失年轻企业家的朝气,又符合这种半官方半私人场合的稳重:一件藏青色的精纺羊毛休闲西服,内搭浅灰色羊绒衫,下身是合体的卡其色休闲裤,脚上一双擦得锃亮的软底皮鞋。既不会过于正式显得拘谨,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身份和品味。
在服务生的引导下,他穿过静谧的廊道,步入主宴会厅。厅内已有二三十人,多是四五十岁往上的中年男子,偶有几位气质干练的女性穿插其中。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空气中弥漫着雪茄、高级香水和若有若无的茶香混合的气息。低声的寒暄、清脆的碰杯声、以及压低的笑声,构成了一种独特而隐秘的氛围场。这里是深圳早期资本力量的缩影,能接到邀请函的,无一不是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物。
萧远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目光。他太年轻了。在满座多是前辈的企业家群体中,他这张不足二十五岁的面孔,显得格外突出。目光中有好奇,有审视,有赞赏,自然也少不了不易察觉的嫉妒与探究。萧远早已习惯这种注视,他面色平静,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从容地与几位相熟的面孔点头致意。周伟华和苏芷晴因各自有安排未能前来,他算是“单刀赴会”。
他刚接过服务生递来的一杯苏打水,还没来得及与熟人深谈,目光便与宴会厅另一侧的一道视线撞了个正着。
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不算高大,但站姿沉稳,仿佛一棵盘根老树。他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的深灰色中山装,扣子一丝不苟地系到最上面一颗。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鬓角已见霜色。国字脸,皮肤是常年在户外奔波形成的古铜色,眉毛浓黑,一双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看人时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审视和不易动摇的自信。他手中端着一杯白酒,正与两位看起来是政府官员模样的人交谈,但目光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刚进门的萧远。
王健。
远航集团在深圳,尤其是在地产和贸易领域,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根据周伟华之前搜集的信息和萧远自己的观察,此人背景深厚,最早靠承包市政工程起家,积累了第一桶金后迅速切入房地产市场,手法凌厉,关系网错综复杂,以敢于冒险和强硬作风着称。近几个月来,王健集团在贸易上对远航的针对性动作,以及在地产项目建材供应上使的绊子,萧远心知肚明。
萧远心中微微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甚至主动向王健的方向举了举手中的杯子,露出一个无可挑剔的商业化微笑。既然避不开,不如坦然面对。
王健显然也没想到萧远会如此直接,他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也露出了笑容,那笑容看起来颇为豪爽,但对萧远而言,却能感受到那笑容底下潜藏的锐利。王健对身旁的官员低语两句,便端着酒杯,不紧不慢地朝萧远走了过来。
“这位就是远航集团的萧总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王健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的热情,瞬间吸引了周围不少人的注意。
“王总,久仰大名。晚辈萧远,在新春团拜会上能见到王总,是我的荣幸。”萧远上前一步,主动伸出手,语气谦逊有礼,但腰杆挺得笔直,不卑不亢。
两只手握住了一起。王健的手掌宽厚、粗糙,充满力量,握得很实,仿佛要试探萧远的底气。萧远的手则稳定、干燥,回应的力度恰到好处,既不失礼,也绝不示弱。
“哈哈,萧总太过谦了。你的远航集团这几年发展迅猛,我们在很多领域,可是经常听到你们的大名啊。”王健松开手,目光如炬地看着萧远,话里有话。
“王总过奖了。远航不过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还在摸索阶段,比不得王总您的集团根深叶茂,是深圳企业的楷模。我们只是跟着市场大势,做点小生意,希望能为深圳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萧远应对得体,将对方的试探轻轻挡回,同时捧了对方一句。
“小生意?”王健眉毛一挑,似笑非笑,“萧总要是做小生意,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了?别的不说,光是你们那个能发信息的bp机,可就搅动了不少风云啊。还有,听说你们在北边(北京)也拿到了不错的资质,在上海浦东也插了一脚?这步伐,可一点都不像‘摸索’啊。”
信息掌握得很清楚。萧远心中暗道,脸上笑容不变:“都是朋友们帮衬,运气比较好而已。bp机只是尝试,还需要市场检验。北京、上海那边,也是看中当地的发展潜力,想去学习学习。比起王总您在深圳稳扎稳打,我们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还差得远。”
两人站在厅堂相对开阔的一角,表面上谈笑风生,如同寻常的商业互捧,但言语间的机锋,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周围的宾客们虽然各自交谈,但眼角的余光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着这边。深圳商界新晋黑马与老牌地产大亨的首次非正式同框,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
“学习?”王健抿了一口白酒,呵呵一笑,“萧总的学习能力,那可是有目共睹。不光学得快,用得也活。我听说,最近市场上有些紧俏的电子元器件,还有成衣的订单,远航贸易可是拿到了不少好价格,让一些老家伙都感到压力不小啊。”
来了。萧远心知肚明,这是直接点题了。他利用系统信息优势和周伟华的运作,在部分贸易品类上确实抢了一些原本属于王健阵营的生意。他故作惊讶:“哦?还有这事?市场行为,价格波动很正常。我们也是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可能刚好运气站在我们这边。至于压力……”萧远顿了顿,语气诚恳,“王总,市场这么大,我相信容得下多家企业共同发展。远航一直秉持的原则是良性竞争,共同把蛋糕做大。如果无意中影响到哪位前辈,我在这里陪个不是,但也请王总体谅,商业竞争,各凭本事,只要在规则之内,我想大家都能理解。”
他这番话,既点明了是“市场行为”、“各凭本事”,撇清了恶意竞争的指控,又放低了姿态“陪不是”,给了对方台阶,最后再次强调“良性竞争”、“共同做大蛋糕”,占据了道德和格局的制高点。
王健盯着萧远看了几秒钟,似乎想从这张年轻的脸上找出丝毫的虚伪或怯懦,但他看到只有平静和自信。他忽然哈哈一笑,拍了拍萧远的肩膀,力道不轻:“说得好!各凭本事,在规则之内!萧总年纪轻轻,见识不凡啊!”
这一拍,看似亲热,实则也是一种无形的施压和宣告主导权。萧远肩头微微一沉,但身形纹丝不动,笑道:“王总谬赞了。比起您白手起家、历经风雨的阅历,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阅历都是摔打出来的。”王健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商场如战场,有时候光有本事和规则还不够,还得看谁的根基深,谁的船抗风浪。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风太大了,容易折了帆。”
这是隐晦的警告了。暗示萧远发展太快,根基不稳,可能会遇到“风浪”,而他有能力掀起风浪。
萧远目光平静地迎上王健的视线:“谢谢王总提醒。远航的船虽然小,但造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出海,不敢说能抗多大风浪,但求结构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也相信,深圳的市场环境会越来越好,只要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再大的风浪,也有港湾可避。”
他再次强调“守法经营”、“公平竞争”,并暗示相信政府和市场环境,将对方的潜在威胁化解于无形。
王健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笑了起来:“好!有志气!我就欣赏有闯劲的年轻人!”他举起酒杯,“来,萧总,为了深圳更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各凭本事,共同发展,碰一个?”
“敬王总,敬深圳的未来。”萧远举起苏打水杯,与王健的酒杯轻轻一碰。酒杯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喧闹的宴会厅里并不突出,但落在周围有心人耳中,却似乎别有意味。
这一刻,两人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共识”:公开的、恶性的、两败俱伤的价格战或下三滥手段,暂时不会发生。但水面下的竞争——资源的争夺、人才的较量、项目的角力、政策的运用——将会更加激烈。这是一种基于实力评估后的暂时平衡。王健认可了萧远有上牌桌的资格,但也明确划下了界限,并展示了肌肉。萧远则成功地扞卫了自己“良性竞争”的立场,并未被对方的气势压倒,同时也传递出不畏竞争、依规发展的信号。
这场短暂的交谈,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更像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商业力量,在特定时空下的第一次正面碰撞和相互试探,结果为:互知深浅,暂避锋芒,竞争继续。
又闲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天气和新年话题,王健便借口有其他朋友要招呼,端着酒杯走开了。萧远看着他的背影融入人群,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刚才那短短几分钟的交锋,其耗费的心神,不亚于一场激烈的商业谈判。
他下意识地调出系统面板,【人脉扫描】功能刚才在对话中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面板上关于王健的数据滚动显示:“性格特质:强势、果决、重实利、关系网复杂…当前情绪:警惕(75%),欣赏(15%),算计(10%)…潜在意图:确立优势地位,试探底线,避免直接恶性冲突…”
数据与他的判断基本吻合。王健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但并非不可理喻的疯子。今天的碰面,虽然暗流汹涌,但结果比预想中要好,至少明确了竞争将在某种“规则”框架内进行,这为远航赢得了更稳定的发展时间。
晚宴正式开始,工商联领导发表新年致辞,然后是自助餐形式的交流。萧远又与其他几位企业家进行了交谈,交换名片,拓展人脉。但他心中清楚,今晚最重要的“戏码”,已经和王健演完了。
离开“明华轩”时,夜已深。海风带着寒意吹来,萧远紧了紧外套,坐进等候在路边的轿车。城市璀璨的灯火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中。
与王健的这次“共识”,是压力,也是动力。它标志着远航集团已经真正进入了深圳主流商业圈的核心竞技场,未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更有智慧。暗流之下,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