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沈清悦以“女王的手腕”在阳光下整肃内部、凝聚人心之时,另一场更为隐秘、也更符合黑暗森林法则的战争,已在阴影深处全面展开。陆景珩,这位习惯于居于幕后的棋手,从未将希望完全寄托于舆论的澄清或道德的辩论。他深知,对付德·洛林家族这样盘根错节的古老势力,唯有动用他们同样理解甚至畏惧的武器——规则本身,以及支撑规则运行的、更强大的力量。
他的指挥部,不在纽约“星阁”总部,也不在陆氏集团明亮的办公室,而是在数个绝对安全的虚拟加密空间,以及散布于全球的几个物理安全屋内。这里没有激动人心的演讲,只有冰冷的屏幕数据流、加密通讯频道里简短的指令,以及一份份被反复推演、确保精准的法律文件与商业策略。
沈清悦面对的,是舆论的明枪;而他需要为她挡住的,是来自规则与权力角落的暗箭,并且,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们喜欢用规则作为壁垒?”陆景珩看着屏幕上德·洛林家族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图,眼神如同西伯利亚的冻土,寒冷而坚硬,“那我就用他们引以为傲的规则,撬开他们的堡垒,让他们尝尝被自身游戏规则反噬的滋味。”
阴影中的利刃,已然出鞘,瞄准了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节点。
陆景珩的反击,并非单一方向的猛攻,而是如同一位高明的围棋国手,同时在多个关键点位落子,布下一张无形却致命的绞杀网。
德·洛林家族的核心产业之一,是其在欧洲多个国家拥有的、享有盛誉的古典大师画作和古董收藏。这些藏品不仅是其艺术地位的象征,更是其进行资本运作和维系高端人脉的重要工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藏品,是在数十年前,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从战乱或动荡地区流入欧洲的,其来源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议,只是被时间和权势巧妙地掩盖了。
陆景珩动用了他隐藏在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地的顶级艺术品溯源与法律团队,结合某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提供者”(其中不乏德·洛林家族内部的失意者或被边缘化的知情人士)提供的线索,对几件德·洛林家族标志性藏品的来源,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极其专业的法律质疑。
他们并未直接指控,而是以“学术研究”和“推动艺术品回归原属国”的名义,向相关国际组织、原属国文化部门以及欧洲多个国家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提交了详尽的、引经据据的调查报告。报告以无可辩驳的证据链,质疑了某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画在拿破仑战争后的流转记录缺失,以及某件埃及文物在殖民时期的“捐赠”文件真实性。
这些行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虽然法律程序漫长,但引发的舆论漩涡和道德质疑是即时性的。德·洛林家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得不耗费巨大的精力应对来自各方的质询和潜在的诉讼风险,其“艺术扞卫者”的光环上,被抹上了一层“殖民遗产掠夺者”的阴影。这极大地牵制了其在舆论上攻击“星空公约”的精力。
与此同时,陆景珩瞄准了德·洛林家族另一命脉——其隐秘的金融网络。该家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离岸信托和交叉持股,控制着庞大的资产,其中不乏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避税和资本运作。
陆景珩并未采用陆景琛那种粗暴的做空或市场操纵,那太低效且容易引火烧身。他选择了更高级的玩法——利用规则。
他通过其在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深厚人脉,向几家与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关系密切的顶级合规咨询公司,“匿名”提供了关于德·洛林家族旗下某几家核心投资基金,与某些被列入“观察名单”的东欧及中东资本存在“异常密切且不透明”资金往来的“分析报告”。
这些报告迅速引起了相关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德·洛林家族相关账户和交易更为严格、近乎苛刻的审查。资金流动速度减缓,融资成本上升,一些敏感的跨境交易被迫暂停。这种“合规性挤压”带来的窒息感,远比一次性的市场打击更令人难受,它像一根无形的绞索,在慢慢收紧。
德·洛林家族能在欧洲屹立不倒,与其深耕多年的政治人脉密不可分。陆景珩对此心知肚明,他的反击也同样延伸至此。
他并未直接挑战那些与德·洛林家族交好的政要,而是采取了更为迂回和精准的策略。他支持了几个由年轻、激进议员发起的,旨在“提高古老家族基金会透明度”和“审查文化遗产领域垄断行为”的法案提案的游说活动。这些提案看似针对普遍现象,但其条款却精准地卡在德·洛林家族运作模式的痛点上。
同时,陆景珩利用陆氏集团在东欧和非洲新兴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在与某些欧洲国家进行商业谈判时,巧妙地将“公平竞争环境”与对方国内“特定古老资本对新兴商业力量的歧视性打压”议题进行了隐性挂钩。这种来自外部的、关乎实际经济利益的压力,通过外交和商业渠道,悄然传递到了某些欧洲政治人物的耳中。
这使得德·洛林家族在寻求政治庇护和支持时,不再像以往那样顺畅无阻。一些人开始权衡,为了一个古老家族的傲慢,去得罪一个代表着未来增长市场的商业巨头,是否值得?
陆景珩的多维狙击,并未在公众面前掀起太大波澜,但其效果,却在德·洛林家族内部引发了强烈的地震。
让-菲利普·德·洛林在短短一周内,接连收到了来自家族法律顾问、财务总监和首席游说代表的紧急汇报,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坏消息:藏品面临合法性挑战,金融运作受阻,政治支持力度减弱。所有这些麻烦,看似孤立,却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协调推动,精准地打击在他们最核心、也最不愿暴露的弱点上。
“是他!一定是陆景珩!”让-菲利普在家族内部会议上,再也无法保持贵族的镇定,几乎是低吼着说出这个名字,“他在报复!用这种……这种阴险的手段!”
他原本以为,陆景珩的“雷霆反击”只适用于陆景琛那种纯粹的黑暗世界对手,却没想到,对方对于他们这种置身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规则玩家”,同样拥有如此致命的手段。陆景珩没有使用任何非法方式,他只是在规则的框架内,将杠杆撬到了极致,用他们最熟悉的武器,对他们进行了最凶狠的攻击。
这种攻击,比正面冲突更令人胆寒。因为它意味着,对方不仅拥有强大的力量,更对他们赖以生存的游戏规则,有着超越他们的理解和掌控力。
就在让-菲利普焦头烂额之际,他接到了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的、来源未知的通讯请求。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频道里没有任何影像,只有一个经过处理的、冰冷无波的电子合成音:
“德·洛林先生,游戏才刚刚开始。您喜欢用阴影笼罩别人,就应该料到,会被更深的阴影吞噬。收手,或者,等待规则的彻底清算。”
通讯戛然而止。
让-菲利普握着通讯器,手心里满是冷汗。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威胁,这是最后通牒。来自阴影中的利刃,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寒光刺骨。
陆景珩用他的行动宣告,守护沈清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最有效的一种,就是让所有敢于伤害她的敌人,先一步陷入自身难保的绝境。规则的利刃,在他手中,比任何武器都更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