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脚步从容不迫,悄然将日历翻到了那个被红笔精心圈出的日子——林星辰和陆见深结婚二十五周年纪念日,银婚。
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个世纪。当年那对在校园梧桐树下许下誓言、脸上还带着青涩稚气的年轻恋人,如今已步入中年,鬓角染上了岁月的霜华,眼角刻下了时光的细纹。他们的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即将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孩子们(陆予辰和特意赶回来的双方老人)提议要隆重操办,定酒店、请宾客,热热闹闹地庆祝。林星辰和陆见深却默契地婉拒了。他们更希望,这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重要里程碑,以一种更私密、更贴近内心的方式度过。
最终,他们决定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母校A大。那个承载了他们最美好青春年华的校园。
纪念日当天,秋阳暖融。他们像当年一样,手牵着手,漫步在熟悉的林荫道上。香樟树比记忆中更加粗壮茂盛,红砖教学楼依旧,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图书馆前的长椅还在,他们并肩坐下,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能看到二十多年前,那两个并排坐着、埋头苦读的年轻身影。
“还记得吗?你总嫌我数学题做得慢,讲一遍不懂还要讲第二遍。”林星辰指着图书馆的窗户,笑着说,眼角的鱼尾纹舒展开来。
“记得。”陆见深握紧她的手,嘴角扬起温柔的弧度,“你那时笨笨的,但特别倔,不懂非要搞懂。”
“谁笨了!是你讲得太抽象了好吗!”
两人相视一笑,往昔的点点滴滴,如同被阳光唤醒的尘埃,在空气中轻盈飞舞。
他们去了当年常去的食堂,点了简单的饭菜,味道早已不是从前,但氛围依旧。去了那个小山丘,如今修缮得更好了,俯瞰校园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聊着过去的趣事,聊着同学的近况,聊着儿子小时候的糗事,聊着对未来的淡淡期许。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淡的分享,却充满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从容与温暖。
晚上,他们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附近一家格调雅致的餐厅订了一个靠窗的安静位置。窗外华灯初上,窗内烛光摇曳。陆见深拿出一个丝绒盒子,里面不是钻戒,而是一把精致的钥匙。
“这是?”林星辰疑惑。
“我托朋友在洱海边找了一个小院子,简单收拾了一下。等我们退休了,每年可以去住一段时间,看苍山洱海,你写作,我弄我的小花园。”陆见深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蕴含着最深沉的浪漫。
林星辰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这份礼物,无关价格,关乎的是对他们共同未来的漫长期许和细致规划。他记得她所有不经意间说过的梦想。
她也拿出了一份礼物,是一本精心制作的电子相册。从青涩的校园合影,到婚礼上的誓言,儿子出生时的狂喜,第一次旅行的狼狈,无数个平凡日常的瞬间……配着他们喜欢的音乐和她的旁白,记录了他们二十五年来共同走过的每一步。陆见深看着屏幕上定格的时光,眼眶微微泛红。
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喧闹的祝福,只有安静的晚餐,真挚的礼物,和交握的双手。他们举杯,没有说华丽的祝酒词,只是轻轻碰杯,看着彼此的眼睛,轻声说:“二十五年,辛苦了。”“谢谢你,还在身边。”
银婚,像一条河流流淌至开阔平静的中下游。激流险滩已成过往,两岸风景沉淀为内心的从容。爱情,早已不再是炽热的火焰,而是化作了温暖的阳光、坚实的土地和流淌的活水。它融进了彼此的生命,成为了习惯,成为了亲情,成为了无法分割的共同体。它包含着对过往一切的接纳(包括那些争吵与不堪),对当下拥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时光的平静期待。
这一夜,他们仿佛不是庆祝一个终点,而是站在人生一个新的制高点上,回望来路,确认彼此依然是对方最坚定的选择,然后,携手望向下一段或许更平静、但也更丰饶的旅程。银婚的纪念,是琥珀,将二十五年的光阴与情感,凝固成最晶莹、最温润的模样。
(第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