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岁宴的喧嚣与温馨过后,生活似乎应该回归熟悉的轨道。但林星辰和陆见深都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过去一年,他们的身份认同几乎完全被“爸爸”和“妈妈”所覆盖,生活节奏、话题重心、甚至喜怒哀乐,都紧紧围绕着那个小小的人儿。夫妻二人世界,成了一个遥远而奢侈的概念。
直到某个周末,林妈妈主动提出:“你们小两口好久没单独出去透透气了吧?把予辰放在这一天,你们去看个电影,吃个饭,放松一下。”
这个提议让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心动,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难以割舍的牵挂和一丝隐隐的愧疚。
“能行吗?他晚上认人……”林星辰下意识地犹豫。
“有什么不行的!你们就放心吧!”林妈妈打包票。
最终,在长辈的鼓励和彼此的说服下,他们决定尝试这产后的第一次“断奶”——不仅是孩子的,更是他们心理上的。
出发前,林星辰事无巨细地交代:奶粉的量、水温、辅食吃什么、几点睡觉、喜欢的玩具、哭了怎么哄……清单长得像一份工作交接手册。陆见深则检查了母婴包,确保万无一失。当终于把儿子交到外婆怀里,转身走出家门时,两人竟都有种奇怪的、轻飘飘的失重感。耳边没有了熟悉的咿呀声,手里空落落的,脚步也不自觉地有些快,像做了错事急于逃离现场的孩子。
走在熙攘的街头,阳光很好,微风拂面。他们牵着手,却一时有些沉默。话题习惯性地想往孩子身上引,又硬生生地刹住车。
“我们……看什么电影?”林星辰努力寻找话题。
“随便,看你喜欢的。”陆见深回答,目光扫过周围悠闲约会的情侣,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电影院里,黑暗中握着彼此的手,注意力却无法完全集中。林星辰总会下意识地摸摸口袋,看手机有没有外婆的未接来电。陆见深则会想象儿子找不到妈妈会不会哭。一场电影下来,剧情讲了什么,似乎都有些模糊。
直到坐在那家他们恋爱时常去的、环境优雅的西餐厅,舒缓的音乐流淌,桌上摇曳着烛光,美食散发出诱人香气时,那种属于“夫妻”的熟悉感才一点点回流。他们开始聊工作,聊最近看的书,聊朋友们的趣事,聊那些被尿布和奶粉淹没已久的、关于自我的话题。笑声渐渐变得自然,目光重新专注地落在彼此身上,而不仅仅是通过对方关注着孩子。
“感觉像在约会。”林星辰切着牛排,笑着说,眼角眉梢恢复了恋爱时的光彩。
“嗯。”陆见深看着她,眼神温柔,“很久没这样了。感觉……很好。”
他们意识到,在成为父母的同时,他们首先是自己,是彼此的爱人。这段关系,需要被精心呵护,而非无限度地让位于亲子关系。
当然,放松中总夹杂着牵挂。林星辰忍不住拿出手机看宝宝的照片和视频,陆见深也会凑过来一起看,笑着点评一句“这小子,玩得挺嗨”。他们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听到电话那头儿子咯咯的笑声,才真正安下心来。
短暂的“假期”结束,当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从外婆手中接过玩得脸颊红扑扑、看到他们立刻张开小手要抱抱的儿子时,那种失而复得的充盈感和幸福感,难以言喻。小家伙在他们脸上印下带着奶香的口水吻,仿佛在说:“欢迎回来,爸爸妈妈!”
这一次短暂的分离与重聚,像一次精妙的平衡木表演。他们小心翼翼地迈出一步,短暂地回归自我和二人世界,汲取能量,然后更加稳健地落回“父母”的角色。他们明白,爱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做好父母,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牺牲掉作为夫妻的亲密和作为个体的空间。唯有经营好彼此的关系,照顾好自身的需求,才能以更饱满、更快乐的状态,去爱孩子,去经营这个家。这根平衡木,他们还需要继续练习,但至少,他们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惊喜地发现,平衡之后,风景这边独好。
(第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