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组基地,医疗中心核心隔离舱。
环境被控制在绝对的恒温恒湿,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只剩下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和液体在精密管道中循环的细微声响。
李哲躺在中央的维生舱内,皮肤下那些幽蓝的光纹在强效抑制剂的作用下,不再疯狂蠕动,但依旧如同不祥的纹身,昭示着内在的危机。
他处于药物诱导的深度镇静状态,呼吸平稳,但眉心微蹙,仿佛在噩梦中挣扎。
我站在舱旁,已经换上了无菌防护服。“玄龟”和“寒鸦”在隔壁的观察室内,通过双层防弹玻璃和无数传感器监控着一切。
这是经过风险评估后批准的首次主动干预尝试,前提是:绝对温和,以探查为主,一旦有任何失控迹象立即终止。
“准备好了吗,沈医生?”“玄龟”的声音通过内置通讯器传来,冷静如常。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将评估训练带来的疲惫和新环境带来的压迫感压下。“准备好了。”
我示意旁边的医疗助手将维生舱的局部屏障暂时降下,露出李哲的头部和上半身。
我伸出右手,没有直接接触,而是悬停在李哲额前约一寸的位置。闭上眼睛,摒弃所有杂念,迅速进入了这些天反复练习的深度“内视”状态。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外界的声光被隔绝,意识如同潜入深海的探测器,向内收敛,再缓缓向外延伸。
这一次,目标不是我自己的身体,而是通过这悬停的手掌,将那丝经过精心锤炼、变得极其细微而凝练的精神意念,如同最柔韧的纤维光学探针,小心翼翼地穿透那微不足道的物理距离,向李哲的体内探去。
这个过程需要绝对的冷静和控制,我的呼吸近乎停滞,全部心神都维系在那缕意念之上,确保其能量波动柔和到极致,避免任何可能刺激到那些敏感“苔藓”的扰动。
穿透体表的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我意识中展开。
李哲体内的生物能量场,整体黯淡而紊乱,像是一片被严重污染的夜空,星辰晦暗,乌云密布。正常的能量流动被阻断、扭曲,处处透露出衰竭和挣扎的气息。我的“探针”继续向内深入,导向危机的核心——中枢神经系统,这是我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最熟悉的地方,这也是我的优势。
终于,我“看”清了。
在他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的主要通道上,盘踞着那片令人触目惊心的存在——纳米虫集群。
它们并非想象中机械甲虫的模样,而更像是一片片粘稠的、散发着不祥幽蓝色微光的金属苔藓,或者说,是某种具有集体意识的生物性电路。
它们紧密地附着在神经轴突和树突上,如同寄生虫般汲取着生物电能量,并不时释放出杂乱的干扰脉冲,试图覆盖、篡改正常的神经信号。
抑制剂的效力让它们大部分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但局部区域仍能观察到细微的、周期性的躁动,如同休眠火山下的暗流,危险并未远离。
然而,就在这片被侵蚀的黯淡图景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几处异样的“光点”。
那是在李哲负责精细运动控制和逻辑思维的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尤其是与他那双巧手相关的神经投射通路上,存在着一些虽然微弱、却异常顽强和纯净的能量波动。
这些能量波动带着一种独特的“频率”,充满了灵动的创造力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与精密机械、电子元件隐隐契合的奇异共鸣特质!
这感觉非常奇特,仿佛他的这部分神经网络,天生就与齿轮、电路、代码有着某种深层的亲和力。这难道就是李哲异能的根源?他那种近乎“上帝之手”的机械天赋的本源?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一震,但立刻强行压下激动,维持着意念探针的稳定。我尝试着,将一丝更加温和的、带着安抚和探寻意味的能量波动,如同春风拂过湖面般,轻轻掠过那些独特的“共鸣”区域。
就在我的意念与之接触的刹那——
维生舱内,李哲原本静止的手指几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紧接着,放在隔离舱外操作台上、一个被顾倾城拆开研究其内部结构、零件散落的废弃老式收音机,发生了诡异的一幕!
收音机外壳旁,几个散落的、细小的金属齿轮和电容,竟然轻微地、自发地移动了微不可察的一毫米左右的距离,更精准地对准了它们原本应该嵌入的卡槽位置!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极其精准的磁力或场力所引导!
这一现象极其短暂,几乎像是幻觉,但却被高精度监控摄像头清晰捕捉!
观察室内,一直沉默的“寒鸦”猛地抬头,看向高速摄像回放,冰冷的脸上首次出现了明显的惊愕。
“玄龟”的目光也骤然锐利起来,紧紧盯着屏幕上的细微变化,又看向隔离舱内依旧闭目、全神贯注的我,以及维生舱中似乎有了一丝微妙变化的李哲。
“记录数据!分析能量扰动模式与外部物体移动的关联性!”“玄龟”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容错辩的紧迫感。
而我,在感知到李哲体内那独特的“共鸣”被轻微激发,并似乎引发了外部实体的相应变化时,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我不敢再继续刺激,缓缓地将意念探针收回。
睁开眼睛,额头上已布满细密的汗珠,精神感到一阵虚脱,但内心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振奋。
我看向观察室,通过通讯器,用有些沙哑但无比肯定的声音说道:
“玄龟先生,我想……我们可能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李哲的异能,或许比他表现出来的更特殊……它可能不仅仅作用于他自身。”
玄龟透过玻璃,深深地看着我,又看了看那个仿佛被无形之手轻微拨动过的收音机零件,缓缓地点了点头。
“初步判断,李哲可能具备罕见的‘外延性物质亲和’或‘精密场域干涉’潜质。这次干预获得的数据极为宝贵。沈医生,你的‘内视’能力,是关键。”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一丝期待。
“治疗方向需要调整。下一步,重点研究如何稳定和强化他自身的这种‘共鸣’特性,或许……能以他自身的力量,从内部对抗甚至‘同化’那些纳米虫。”
新的希望,伴随着新的挑战,在这冰冷的医疗中心里,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