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更需固本培元。地脉道宗并未因潜在的威胁而自乱阵脚,反而更加专注于内部的提升与整合。
道一闭关的静室,如今已成了宗门最繁忙也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地火熊熊,丹香几乎凝成实质。他面前悬浮的不再仅仅是丹炉,更有数十面闪烁着各色灵光的阵盘虚影。
凭借青石烙印的玄妙推演之能,他不仅将收集来的丹方去芜存菁,推陈出新,更开始尝试将阵法之道融入炼丹之中。
“地脉为薪,灵气为引,阵锁药性,混元归一……”
道一喃喃自语,双手十指如同拨动琴弦,道道灵诀打入丹炉的同时,也精准地操控着悬浮在丹炉周围的几个微型阵盘。阵盘光芒流转,形成一个无形的力场,将炉内狂暴的药力约束、梳理,使其融合得更加完美。
这一次,他炼制的并非寻常丹药,而是根据秦铭带来的天剑宗部分传承,结合自身对剑道的理解,推演出的“蕴剑丹”。此丹旨在温养剑魄,纯化剑意,对剑修而言乃是至宝。
丹成之时,未有冲霄宝光,只有九道细微如游丝、却锋锐无匹的银色丹气如同灵蛇般在丹炉内游走,发出清越剑鸣。道一引动一丝青石之力扫过,丹气内敛,化作九枚龙眼大小、表面隐有剑纹流转的银色丹丸。
“成了。”道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以此法炼丹,不仅成功率大增,药力融合更为完美,丹毒几近于无,更能赋予丹药某些独特的属性。这“蕴剑丹”若流传出去,足以让无数剑修疯狂。
他将丹药分装,唤来门外值守的弟子:“送三枚予秦铭长老,两枚予洛风长老,两枚予柳莺长老,剩余两枚存入库藏,以备后用。”
“是,宗主!”弟子恭敬接过玉瓶,感受到其中隐隐透出的锋锐之意,心中骇然,连忙退下。
丹药之外,道一亦未放松对宗门大阵的改进。他召集玄铁、老墨,以及阵堂所有弟子,将推演出的数种新型防御、聚灵、预警阵图授予他们。
“此‘九宫地脉锁灵阵’,可引动更深层地脉之力,层层叠加,防御力远超旧阵,更能汇聚灵气,反哺宗门。”
“这‘周天星辰感应阵’,需布置于山门各处高地,与接引大阵联动,可极大增强对远方气息波动的探测范围与精度,若有强敌自中天域而来,可提前预警。”
“还有这‘小五行化煞阵’,布置于矿脉、药园等资源点外围,可有效抵御、化解煞气、毒瘴等侵蚀,保障资源产出。”
玄铁与老墨看着那精妙绝伦、远超他们当前水平的阵图,激动得双手微颤。
“宗主……这,这些阵图,玄奥无比,若能布置成功,我地脉道宗当真固若金汤矣!”玄铁声音都有些哽咽。
老墨更是抓耳挠腮:“妙啊!太妙了!俺这就带小子们去搞!保证不出岔子!”
在道一的主导下,地脉道宗开始了新一轮的阵法升级改造。整个宗门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各处灵光闪烁,阵基被重新布置,阵纹被重新勾勒,虽忙碌,却秩序井然。
而新炼制的丹药也迅速发挥了作用。
秦铭服下蕴剑丹后,只觉自身剑魄如同被温润灵泉洗涤,与佩剑的感应更加清晰,剑意运转圆融无碍,停滞许久的修为竟有了一丝松动迹象,令他惊喜不已。
洛风与柳莺亦是受益匪浅,剑光愈发纯粹凝练。
王虎、雷烈等人得到量身炼制的丹药,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就连普通弟子,每月也能根据贡献获得品质上乘的“凝元丹”、“聚灵丹”,修炼速度远超荒域其他势力的同阶修士。
慧觉大师的定期讲法,更是如同春雨,不断夯实着弟子们因丹药而快速提升的根基,祛除心魔,安定神魂。
佛光与丹力,一外一内,相辅相成,使得地脉道宗弟子的整体素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
这一日,道一正在检视新布置的“周天星辰感应阵”核心阵眼,一名阵堂弟子急匆匆来报:
“禀宗主!感应阵东南方向,约三千里外,探测到异常强烈的空间波动!其能量性质……与秦铭长老飞升时有些类似,但更为驳杂混乱!”
道一目光一凝,瞬间望向东南天际。
又有人飞升?而且似乎情况不太妙?
“通知王虎、雷烈、洛风、柳莺,随我前去接应!令宗门进入警戒状态!”
话音未落,道一身影已化作一道流光,率先向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故人接踵而至,带来的不仅是惊喜,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麻烦。地脉道宗的实力在稳步提升,但外界的风雨,似乎也来得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