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道一周身气息愈发沉凝,仿佛不再是盘坐于石榻之上的修士,而是化作了静室的一部分,与脚下大地,与整座山谷的脉搏隐隐相连。
经由昨日彻夜的剖析与感悟,他已窥得此界灵气狂暴的一丝真谛——源于那无处不在、沉重严密的天地法则之压。欲要海纳此界百川,必先于体内自筑“高压之境”,方能御其暴烈,炼其精华。
思路既明,接下来便是如何构筑这“体内高压之境”。
道一心神沉入丹田,内视自身。《混沌地元诀》修炼出的灵力磅礴精纯,根基深厚,其性本就更偏向土行之厚重包容,此乃先天优势。
然而,此灵力乃以下界法则为基炼化而成,于此界,虽仍可调动,却难与此地法则完美契合,更难以模拟出那独特的“法则压力场”。
“需以引为建,非以力强塑。”道一心中澄明。强行以自身灵力模拟外界压力,如同以手捏沙,力散则沙流,徒耗心神。
他的意识,再次聚焦于那微热的青石烙印。此物神秘,能与地脉共鸣,其意蕴沉凝厚重,似与此界大地法则契合。或许,可藉此为桥,引外界地脉之“重”与“凝”,入体为基?
一个清晰的构建思路,逐渐在他脑海中勾勒成形:
“《混沌地元诀》根基不改,仍为包容万物之‘海’。”
“然纳气之前,需先于经脉之外,气血之内,以自身土行灵力为引,勾连地脉之气,构建一层无形之‘大地胎衣’!”
“此‘胎衣’不直接参与灵力运转,而是如同一个无形的熔炉之壁,一个模拟外界法则压力的‘场’!”
“引气入体时,狂暴灵气需先穿过这层‘大地胎衣’,受其沉凝厚重之意蕴压制、安抚,那失压爆裂之势便可得缓冲削弱,如同湍流经过深潭,虽仍激荡,却已失毁堤之力。”
“而后,再以《混沌地元诀》徐徐炼化之,便可事半功倍,且不伤经脉。”
此便是“内循环”之雏形!非是改变灵气,亦非强行约束,而是创造一个利于炼化的内部环境!
道一为其取名——“九寰地元功”! 九寰,意指此界;地元,承其根本,亦寓新途之始。
思路既定,道一并未立刻尝试。此法涉及引动地脉之气入体构建“胎衣”,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是地脉之气反噬,爆体而亡之下场。需得有万全准备。
他首先需更深入地理解与掌控地脉之气。虽日前疏导灵脉时有所接触,但那更多是借青石烙印之能引导其力,而非真正掌控。他需能如臂指使地引动细微地脉之气,方能尝试引入体内构建那精妙的“胎衣”。
其次,需有护脉保元之手段。构建过程必有反复,地脉之气哪怕一丝,也沉重无比,对经脉、丹田皆是巨大考验。需得辅以丹药或特殊法门护持。
道一睁开眼,眸中神光湛然,虽未立刻解决修炼难题,却已觅得明确方向,心中块垒尽去。
他长身而起,走出静室。清晨的山谷,笼罩在薄雾之中,灵脉复苏带来的生机让草木愈发青翠。
道一并未前往修炼场,而是走向族长紫荆所在的石殿。欲要更深理解地脉之力,紫木部族世代居于此地,与草木大地亲和,其传承中或许有可供借鉴之处。且那护脉丹药,或许也需借助部族之力搜集材料。
刚至殿外,便见紫荆族长正与木雷商议着什么,两人面色皆有些凝重。见道一前来,紫荆连忙迎上,脸上凝重之色稍敛,露出笑容:“恩公今日气色甚佳,可是修炼有所得?”
道一微微颔首:“略有所悟。正有一事,欲向族长请教。”
“恩公请讲,老身必定知无不言。”
“贵族传承,似与草木地脉息息相关。不知对于引动、感知细微地脉之气,可有独到之法门或心得?”道一开门见山。
紫荆族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沉吟片刻道:“我紫木部族确有一些粗浅的感应地脉、借助草木之气疏导地元的小法门,多为历代先人摸索所得,用于培育灵植、探查矿脉尚可,用于修炼斗法却是威力有限,难登大雅之堂。恩公若感兴趣,老身可让人将相关笔录取来。”
“如此甚好,多谢族长。”道一拱手。他需要的正是这种基础的、实用的经验,而非什么高深功法。
“此外,”道一接着道,“我欲尝试改良功法,过程中需强化经脉,抵御外力冲击,需炼制一味‘固脉丹’,其中几味主材…”他报出数种灵草名称,皆是下界常见,却不知此界称谓为何。
紫荆族长仔细听着,很快便点头道:“恩公所言‘凝玉枝’,应是我族所称‘石乳藤’;‘血髓草’应是‘赤精草’…这几味药材山谷后山便可寻到,虽年份不高,但数量管够。老身这就让人去采集。”
她雷厉风行,立刻吩咐木雷去办。
道一心中稍安,有部族支持,确实方便许多。
等待药材期间,道一便在紫荆族长的陪同下,翻阅起紫木部族关于地脉感应的笔录。其上所载法门确实粗浅,甚至有些土方显得可笑,但其中蕴含的、世代与大地相处的朴素智慧,却给了道一不少启发,尤其是如何更轻柔地与地脉之气沟通,而非强行引动。
很快,木雷带着采集好的药材返回。
道一检查无误,便向紫荆族长借了一间僻静石屋,准备开炉炼丹。
新的征途,始于足下,亦始于这丹炉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