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国合伙人》剧组主创集体在长春电影节亮相。
除了邓朝,都到齐了。
俞良倒是走了两次红毯,毕竟《唐人街探案》也入围了。
他要代表唐探剧组再走一次。
不过唐探剧组的出场就显得有些冷清。
主创们都忙着呢,主演们更别说了,也没提前协调时间,最后只有俞良一人代表全组。
不过他一个人也足够有代表性。
出品人、导演、编剧、男一号……所以也算是代表了整个剧组。
当然,这只是红毯上的冷清。
红毯之外,俞良的粉丝可谓热情高涨。
他在长春的粉丝数量着实不少,几乎全是女粉丝,而且他的粉丝确实是够支持的,嗷嗷叫啊。
可以说,本次电影节红毯环节呼声最高的时刻,俞良独占前二。
一次是《中国合伙人》剧组出场,一次是《唐人街探案》剧组出场。
而且他的造型相当哇塞,尽管已是初夏,春城天气开始转热,但他依然身穿一身巴宝莉高定浅棕色格子西装,胸前别着香奈儿胸针,佩戴香奈儿男士LoGo项链,以及手腕上价值不菲的香奈儿高端腕表。
发型则继续向坤哥看齐,打理成金棕色背头。
总之,俞良当天的造型,只有一个字。
“帅”。
两个字。
“太帅”。
三个字。
“帅呆了”。
说实在的,俞良这身造型,完全是参加欧洲时装周的规格。
只能说,尽管他刚组建的造型团队内部有些小矛盾,但在俞良的形象打造上,谁都不敢马虎,水准堪称顶尖。
再加上俞良频频走近栏杆,热情地与场外粉丝互动,场面热烈也就正常了。
总之,俞良无疑是长春电影节红毯上最耀眼的仔。
也正因如此,尽管他在红毯环节稍稍超时,可主办方丝毫没有阻拦。
说实话,主办方巴不得俞良在红毯上多停留一会儿,这不仅能聚集人气,也显得他们这个奖项关注的人多。
走完红毯后,俞良又被主持人请到台上讲话,还多签了一次名。
俞良本以为第二次提问会简单些,没想到主持人又拉着他聊了好几分钟,这才放他离开。
随后,他步入本届长春电影节的主会场,长影音乐厅。
之前说过,长春电影节虽然比不上内地三大电影奖,更比不上华语电影三金,但这个奖项在国内、尤其是行业内部,还是备受重视的。
因此,无论是入围者还是受邀嘉宾,来的都挺大牌,还有他的“朋友”陈思成。
其实吧,这就有点搞了。
俞良带着陈思诚前世执导的《唐人街探案》而来,而陈思诚带来的,则是他的《北京爱情故事》。
两人竟还同时入围了同一个奖项,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
不过俞良早有内部消息,这个最佳处女作导演奖,应该是是他的。
只能说,陈思成这也挺“惨”的。
再加上他老婆那边的事……
说实在的,老陈多找几个,没毛病!
而进了场馆,俞良和之前参加颁奖典礼一样,就开始社交,去和前辈打招呼,满哪乱窜。
同时态度非常恭敬,尤其是那些老戏骨,别管有名没名,都客客气气。
没有因为红,就态度倨傲或者耍大牌。
总之,人们对他印象很好,而且吧,他也确实受欢迎,毕竟红嘛,所以所到之处,那都是笑脸相迎。
一直进入颁奖环节。
随着演唱嘉宾尚雯洁、张结、阿SA陆续登台演唱,各大奖项也一一揭晓。
然而这次颁奖环节,对俞良来说却出了点意外。
最佳男配角奖倒是毫无悬念,他凭借《中国合伙人》中的王阳一角,成功摘得金鹿奖最佳男配。
可最佳青年导演处女作奖,却颁给了陈思成。
看着满脸笑容的陈思诚起身致谢,还特意走过来与他拥抱,俞良虽然表情管理到位,一副真心祝贺的模样,内心却懵了。
不是说好给我的吗?
俺的...
连获奖感言刚才他都预习了一遍呢…
委屈屈后的俞良心想,好家伙,分猪肉分到我头上来了?
这是在涮我啊!
当然,他也明白,主办方已经给了他最佳男配角,按理说,这个奖的分量其实比青年导演处女作奖更重。
但你不给就不给,何必事先答应我呢?
但是吧,俞良“心眼很大”……
他看着在台上说获奖感言的陈思成,心中告诉自己,没事儿的,没事儿的~
大不了以后再也不参加这个颁奖典礼了。
要不说俞良心眼子大呢。
后续颁奖照常进行,俞良始终面带微笑。
正当他在心里盘算着回头要找好大姐哭诉时,却发现事情又有了转机。
颁奖嘉宾揭晓了一个奖项。
最佳编剧处女作奖。
“获奖的是,俞良,《唐人街探案》!”
说实在的,俞良当时又懵了。
但来不及细想,在身旁黄小明的提醒下,他连忙起身上台领奖。
主要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奖拿了,说完获奖感言说了再想其他。
话说会俩,他原本准备了两份感言,一份是为最佳男配角准备的,另一份是为最佳导演处女作准备的。
俞良反应极快,拿完处女编剧奖,他直接把导演处女作的那份感言稍微在脑子里修改了一下,直接套用在了编剧奖项上。
不过说完获奖感言,下了台,他又开始想到底是什么情况。
其实不只他懵,台下不少人也摸不着头脑。
按照正常颁奖流程,应该先公布提名名单,再揭晓获奖者。
可到了俞良这个“最佳编剧处女作奖”,竟是直接颁奖。
而且回想长春电影节往届……
有这个奖项吗?
坐回座位的俞良,也终于慢慢想明白了……
好家伙,这奖该不会是临时增设的吧?
而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一旁的黄小明拍了拍他,捂嘴低声道。
“奖拿着就行。”
俞良点了点头。
他也就是纳闷,有点好奇。
说到底,有奖总比没有好,管他呢。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琢磨主办方这么安排的用意。
他首先想到的仍是“分猪肉”,看来陈思成背后也有人。
主办方为了两边协调,干脆给他新设立了一个奖呗。
再说,俞良这个“导演”身份,确实存在一些争议。
而陈思诚虽然是演员转型,但他执导的戏确实是他一人主导,不像俞良,身边还有两位帮手。
不过对于《唐人街探案》的编剧,俞良倒是争议不大。
于是,最佳编剧处女作奖给了俞良,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则归了陈思成。
这么一想,安排得还挺合理,挺周全的嘛。
而刚才想着以后再也不来,还要找好大姐哭诉的俞良,对主办方那点不满,基本上也少了很多。
虽然还是有点小遗憾,毕竟导演和编剧之间,终究是导演分量更重。
但也不错了,编剧好歹也算文化人。
而俞良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个文化人。
更何况,他还是今晚少数捧回两座奖杯的人之一。
所以就这么着吧。
底线灵活这一块的。
随后,心情不错的俞良手握两座奖杯,继续观看颁奖典礼的进行。
而他的好师兄黄小明成功摘得金鹿奖影帝桂冠。
之后的重要奖项也陆续揭晓。
不得不说,《中国合伙人》无疑是当晚最大赢家,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分别被它和陈可辛收入囊中,再加上黄小明的影帝、杜可风的最佳摄影、俞良的最佳男配角。
《中国合伙人》在本届长春电影节共斩获五项大奖,成绩斐然。
典礼结束后,心情大好的新晋影帝黄小明,自掏腰包设宴庆功,不仅请了《中国合伙人》剧组全体,连俞良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一并邀请。
只能说,师兄确实大气。
不过大家行程都忙,次日便各奔东西。
俞良更是直接飞回北京,接连参加商业活动和另一场颁奖典礼。
话说回来,长春电影节虽然在业内认可度不低,但毕竟与三大电影节以及三金电影奖的影响力有差距。
对很多普通观众来说,长春电影节可能还有点印象,但金鹿奖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有些陌生,甚至可能被误以为是“野鸡奖”。
加上主办方宣传力度有限,所以这次获奖的公众影响力其实有限。
只有“黄小明获金鹿奖影帝”和“俞良双奖加身”两条消息登上了热搜。
而且俞良的热搜还是自己安排的宣传。
紧接着俞良参加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也是如此,他顺利获得了“最受大学生欢迎男演员”奖,但刚才也说了,了解的还好,但是很多路人不了解这类奖项,所以依然在大众层面往往反响平平,除了粉丝欢庆之外,很难掀起更大水花。
不过奖终究是奖。
俞良已经把这三座新奖杯送回家里,老父亲老母亲特意将它们陈列在俞良的专属奖杯柜中。
柜子虽然仍显空旷,但奖杯正在一点点增多。
俞良也下定决心,今后要继续努力,把这个柜子填满。
何况十月和年底还有机会,比如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将在十月举行,《唐人街探案》把所有奖项全都报了。
单俞良心里清楚,哪怕这个奖项的性质和长春电影节类似,在业内有一定分量,但想拿下最佳男主、女主或导演这类大奖希望不大。
不过对他来说,能获奖就行,他不挑。
而且这个奖项也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是同样在十月举行的大众百花奖。
作为内地三大电影奖项之一,其重要性和关注度远非此前那些奖项可比。
而这一次,俞良也有机会。
不得不说,《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是最高,但影响力确实是大。
正如在长春电影节一样,俞良凭借片中“王阳”一角,极有可能再次入围最佳男配角。
不过这次结果就不那么稳妥了,毕竟这是百花奖。
但俞良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所以俞良打算加把劲,尽可能拿下这个最佳男配。
为此,他京城的活动已结束,下一站就是魔都。
而这次去魔都,那必须要和好大姐再次见面了。
没办法,百花奖这个级别的奖项,必须请好大姐出面才行。
……
而在俞良在外奔波的时候,一些事情也终于有了进展,或者说到了最后的决断。
首先是《何以笙箫默》的首轮电视台播出权。
蓝台将价格提高到7400万,附加条件(广告收益的6%)不变。
而湘省卫视这次居然跟进了,同样开出7400万,附加条件也不变。
保证俞良获得本届金鹰奖的最佳人气奖。
虽然谈判历时不短,最终价格只比之前提高了几百万,但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到了后期,各家电视台的预算已接近上限。
说到底,《何以笙箫默》只是一部偶像剧,能开出这个价格加上附加条件,确实已到极限。
不过湘省卫视这次愿意提价至与蓝台齐平,其实另有原因。
在俞良外出活动期间,他嘱咐导演刘俊杰尽快剪出几集样片,哪怕先用临时配音演员粗配粗剪,也要先让电视台看几集成片效果。
刘俊杰动作很快,迅速剪出三集。
两家电视台看完后,蓝台就提价到了7400万,正好是俞良往外报的成本。
而湘省卫视也直接跟了同样的价格。
或许是湘省台认为这部剧符合平台调性,值得花钱。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对他们来讲也是个好事儿。
但是到了现在,所有条件都已明确,该由俞良做出最终选择了。
说实话,俞良原本更倾向湘省卫视。
尽管他们没有份额分成,实际收益可能低于蓝台,但湘省卫视的收视底盘更稳,这样如果卖二三轮,电视剧总收益也不一定比蓝台少,只是时间需要拉长。
还有就是,对《何以笙箫默》,俞良固然看重收益,但同样希望借此打响招牌。
更何况,还能顺带收获一座金鹰人气奖,俞良现在可是对奖项越来越上瘾了。
当然,蓝台收视也稳居前五甚至前三,但与湘省卫视相比仍有差距。
但有些时候,做决定不能只考虑单部剧或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外部因素。
这就不得不提到眼下湘省卫视正在推行的一种电视剧排播模式。
简单来说,他们正在效仿韩国电视台,正在搞“周播剧”模式。
他的好师姐杨蜜产后复出,又迎来一部爆款作品。
《古剑奇谭》
那个叫李毅峰的小子,如今也火得一塌糊涂。
当然,这不是重点。
关键在于,正如刚才所说,《古剑奇谭》采用的是周播模式,每周三、周四在湘省卫视的“钻石剧场”播出,一周更新四集。
能被安排进这个剧场,本身就说明是平台的重点项目。
湘省台愿意开出这样的价格,肯定也是把《何以笙箫默》作为重点项目。
事实上,不用俞良团队多问,而且湘省台的负责人在谈判的时候,也明确了这一点。
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个“钻石剧场”上。
先说明一点,俞良本人对播出形式,比如是不是周播、一周播几集并不太在意。
湘省卫视的人也不是傻子,用这种模式,那肯定是效果好的。
但就像之前说的,不是他觉得行就行,还得考虑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