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女生宿舍楼某寝室。
“哎呀,你别捣鼓你的那个手机了,起床了!”陈瑶一边收拾一边催促。
回应她的是一道带着浓郁东北口音、嗓音偏粗的女声:“今天周末,起床干哈呀?”
“你是不是傻?前几天不就告诉你了吗,今天是大四的毕业论文答辩!”
“那关我啥事儿啊。”
“孟子艺,你是不是真傻了?今天余量学长会来!”陈瑶简直无语于孟子艺的神经大条。俩人明明几天前就约好,今天要去教学楼b楼——也就是答辩的楼层——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偶遇俞良。没想到这大姐居然全忘了。
经这一提醒,孟子艺才猛然想起:“哎呀妈呀,我给忘了!”其实她也不是真那么心大,主要是她对看俞良这事儿兴趣虽有,但没那么大,主要还是为了陪陈瑶去——陈瑶可是俞良的忠实迷妹。
孟子艺懒洋洋地爬起来,顺手又拿起手机开始打字。陈瑶见状也没多说,能起来就行。她知道孟子艺正和前男友纠缠不清,也不便多问,自顾自先去换衣服化妆。
此时已经早上八点多,宿舍里另外三个女生早就出门约会了,只剩她们俩和王一菲。王一菲听到对话,探头问道:“俞良今天来?”
孟子艺没搭话,继续埋头打字。正在换衣服的陈瑶回道:“是啊,你不知道?我以为全校都知道了。要不要一块去?”
王一菲想都没想:“行啊!”
“那就赶快换衣服,别像某些人,天天忘不了旧爱,没劲得很。”陈瑶说着,瞥了孟子艺一眼。
孟子艺抬起头:“你啥意思啊?我这不是忘不了旧爱,就是……就是……”她憋了半天,最后挤出一句:“就是有的事情没说清楚!”
陈瑶再次吐槽:“那这还不是忘不了旧爱吗?还没说清楚呢。”
这下连神经大条的孟子艺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最后还是王一菲打圆场:“唉,行了别说了。答辩不是快开始了吗?那么多人呢,别耽误了。”
孟子艺赶紧下床洗漱换衣服化妆,陈瑶也不再多说,王一菲也开始准备。
……
八点整,一辆白色埃尔法悄无声息地停在北京电影学院校门口。周末清晨人烟稀少,并未引起注意或拥堵。
车内,李婷回头对后座的俞良说:“老板,到了。”
正在看《中国合伙人》相关新闻的俞良抬起头,看了眼窗外,确认到地方了,便把手机揣回口袋,点了点头:“行,你们就在外面等着吧,我自己进去。”
李婷有些不放心:“老板,会不会不安全?要不让光伟哥跟着?”
俞良摇头:“没事儿,学校能有什么事儿?再说还有老师呢。你们跟着我进去,显得我多大牌似的,等着吧。”说完,他自个儿拎起装答辩资料的包,推门下车。
众人见状,只好作罢。
俞良走后,张光伟说道:“在学校确实没事,别担心了。”李婷和杜小倩点了点头。干坐着也没意思,李婷便闲聊起来:“哥,你天天在公司值班是不是特清闲?”
话说回来,这次去泰国并非全员同行,张艺谋工作室留了一部分人,俞良团队则只留了张光伟看家。张光伟觉得值班虽清闲,但也无聊:“闲是闲,可也没劲啊!说实在的,我更想跟你们去泰国,至少还能看看风景。”
“哎哟,哥你可不知道,那边两天就腻了。吃的说是中餐,都带点泰国味,酸溜溜的!还有那个冬阴功,我一直吃不惯。而且天儿老热了!”李婷吐槽道。
张光伟之前跟俞良去过一次泰国,接话道:“热我知道,但吃的有那么难吃吗?我觉得还行啊。”
“……”
就在车内几人闲聊时,俞良已走到了本次毕业答辩的场地——教学楼b楼。
周末校园人烟稀少,学生们大多还在休息,而参加答辩的学生也分散在不同楼层——表演系和导演系在b楼,其他系在主楼。俞良来得较早,楼道里没什么人,即便有零星几个同学,也都在紧张地默读论文,没注意到他。
俞良看着手机里崔岩发来的具体教室号,刚要转身上楼,却停下了脚步。他其实不太想提前和同学们打照面——倒不是他摆架子,而是现在大家处境悬殊太大。全班真正混出来的就他一个,他担心会有同学趁机求助、请托,这种人情事不好处理,帮谁不帮谁都为难,何况他对同学感情也就那么回事。
于是,他左右张望了一下,拐进旁边一间空教室,随手把包扔在桌上,掏出手机继续看刚才没看完的《中国合伙人》新闻。
电影上映第二天,首日票房2400万。这个成绩对于一部大制作、且经过王石、潘石屹等商界大佬在微博吆喝助阵的片子来说,只能算一般。但俞良也清楚,周五开画本身就不占优势,周末票房肯定会冲高。
他更关注的是观众反馈,尤其是对他表演的评价。不过目前影评大多聚焦在剧情和时代意义上,对黄晓明、邓超和他三人的演技倒是没什么批评——毕竟都是公认的演技派,没掉过链子。俞良知道,上映初期口碑往往偏暖,真实评价要等一周后才逐渐浮现,但他并不担心。以他的专业判断和前世记忆,这片子质量稳在7分以上,足够了。
刷了半天,除了宣传稿也没太多新信息,他便点开了沉寂已久的班级群。群里此时正热闹,不少人报告“已到”或“马上到”。俞良默默潜水,一言不发。答辩9点半才开始,他打算9点再过去——本来想先找班主任陈斌聊聊,但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在忙(陈斌负责其他系的答辩),根本找不到人。
他只好继续窝在空教室里,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