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超频的大脑
星耀大厦顶层的数据中心,林晓月正对着一面墙大小的全息屏幕发呆。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能量公式,而她手里却拿着一根吃了一半的油条。
“不对...”她喃喃自语,右手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出玄奥的轨迹,“如果把这个参数代入薛定谔方程...”
顾云深走进来时,看到她正用油条蘸着咖啡,在控制台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我假设,”他优雅地挑眉,“这是某种新型的人机交互方式?”
林晓月猛地回神,看着被自己糟蹋的控制台,尴尬地咳嗽一声:“这个...我在尝试用多感官刺激激发灵感。”
她确实需要灵感。自从月球归来,她的大脑就像开了挂的超级计算机,但偶尔也会出现“系统过载”。就在刚才,她同时构思了三项专利技术,还顺便优化了公司食堂的配餐算法。
“最新监测显示,”顾云深调出一组脑波数据,“你的神经活跃度是常人的37倍。建议适当...降频。”
“降频?”林晓月哀嚎,“那我岂不是要错过很多灵光一现的瞬间?”
仿佛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她突然抓起平板,飞快地画出一个全新设计:“看!基于混沌理论的能源分配系统!等等...”
她盯着自己的设计,突然僵住:“我为什么要用混沌理论?明明用简单的供需模型就能解决...”
这种矛盾时常发生。沈明薇的知识库让她倾向于用最精妙的方案,而林晓月的经验则提醒她要用最实际的解法。
“我知道了!”她眼睛一亮,“就像做ppt!既要内容扎实,又要形式好看!”
顾云深看着她把高深的科学原理和职场生存智慧混为一谈,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你的类比总是这么...别具一格。”
中节:董事会的表演
上午的董事会,成了林晓月的个人秀场。当财务总监汇报到某个复杂的数据模型时,她突然举手:
“第三组数据有问题。”她甚至没有看报表,“你们忽略了市场情绪对汇率波动的非线性影响。”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心算出了一套极其复杂的修正公式。老会计师们盯着计算器,发现她的心算结果比电脑还精确。
“咳咳,”她突然意识到什么,赶紧找补,“这是我昨晚熬夜算的...”
技术部汇报新研发的全息通讯系统时,她只听了三分钟就叫停:
“信号延迟太高了。”她皱眉,“为什么不用量子纠缠原理?虽然成本会高15%,但用户体验能提升三倍。”
技术总监目瞪口呆:“林总,这个理论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实验室阶段?”她眨眨眼,“我昨晚...呃...做梦梦到的解决方案。”
会后,三叔公沈宏志阴沉着脸拦住她:“晓月,这些知识到底从哪来的?”
林晓月露出无辜的表情:“可能是...报的网课终于起效果了?”
回到办公室,她疲惫地倒在沙发上:“装学霸比真学霸还累!我现在特别怀念当年可以理直气壮说我不会的日子。”
顾云深递给她一杯温水:“但你确实解决了他们困扰数月的问题。”
“那是因为...”她压低声音,“我在另一个世界被这些难题折磨过太多次了!”
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大量陌生的信息流涌入脑海——这次不是记忆,而是...实时数据?
“等等...”她按住太阳穴,“三号实验室的温度异常升高,是冷却系统故障。还有...地下三层的安保系统被人动了手脚?”
顾云深立即查看监控,证实了她的“预感”完全正确。
“看来,”他若有所思,“你的能力还在进化。”
**下节:火锅与宇宙”
深夜的董事长办公室,飘散着火锅的香气。林晓月盘腿坐在地毯上,正往翻滚的红汤里下虾滑。
“这才是人生啊...”她满足地叹了口气,“在月球上最想念的就是这口。”
顾云深优雅地用长筷夹起一片毛肚,与周围的外卖盒子格格不入:“所以你现在能预知设备故障,却不能预知虾滑什么时候熟?”
“能力也要用在刀刃上嘛!”她理直气壮,“再说了,吃火锅就要有期待感。”
吃饱喝足后,她抱着抱枕,望着窗外的星空出神。
“有时候觉得好不真实,”她轻声说,“一个月前我还在为KpI发愁,现在却在思考如何拯救世界。”
顾云深在她身边坐下:“你一直都是你。”
“不一样了。”她摇头,“现在的我...太强大了,强大到有点害怕。”
她伸出手,指尖在空气中划过,带起细微的能量涟漪:“这些知识,这些能力...我真的配拥有吗?”
“配不配,”顾云深注视着她,“要看你怎么使用它们。”
林晓月怔了怔,突然笑了:“你说得对。就像当年我学Excel,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少加班。”
她跳起来,重新打开控制台:“来吧,让我们把这些超能力用在正道上。”
屏幕上,星耀集团的各项数据实时流动。她开始运用新获得的能力,不是用来炫耀,而是实实在在地优化每一个环节。
“这里可以节省能耗...那里的流程可以简化...”她边操作边嘀咕,“省下来的钱够给全体员工发奖金了!”
当晨曦再次降临,她终于完成所有优化。看着屏幕上预计提升的效率数据,她满足地伸了个懒腰。
“看来,”她对顾云深眨眨眼,“超能力最大的用处,就是让大家都准点下班。”
窗外,城市开始苏醒。而林晓月也终于明白,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拥有多少能力,而在于如何运用它们创造更美好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