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太阳耀斑警报,让【探索者一号】舰桥内响起了刺耳的蜂鸣声。
操作界面上不断跳动着代表着“极度危险”的红色数据流。
然而,在这足以凝固空气的巨大压力之下,作为指令长的何维,却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冷静。
他的大脑,在危机降临的零点零一秒内,就已经进入了一种超频运转的状态。
【启示】AI那海量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这一刻高速运转。
“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磐石,瞬间压下了李道宏和林兰心中不断滋生的恐慌。
何维没有丝毫的迟疑,一连串的指令,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程序代码,被他清晰、快速地下达出去,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
“道宏。切断所有非必要的外部传感器,将飞船主能源模式由‘巡航’切换至‘壁垒’。我需要你用最快速度,将【烛龙】核心的备用能量,全部注入到船体的电磁防护力场中,并将防护等级提升到最高。”
“同时,根据‘红旗星图’提供的质子流方向和密度数据,立刻为我计算出最佳的规避角度和船体姿态。我需要一个能将船体投影面积减到最小,并用最厚的燃料储罐舱段去迎击粒子流的方案!”
“是,指令长!”李道宏被何维的镇定所感染,心中的慌乱瞬间被工程师的专业素养所取代。他立刻在自己的控制台上,开始了专业的操作和计算。
“林兰。”何维的目光转向右侧,“我命令你,立刻进入生命保障系统最高权限模式。将内部环境循环切换至‘全密闭内循环’,关闭所有与外部的物质交换通道。检查所有乘员的生理数据,并将我们的个人辐射剂量计,调整到最高精度监测模式。”
“收到!”林兰同样被赋予了明确的任务,恐慌迅速被使命感所覆盖,立刻开始执行操作。
在两位顶尖专家各司其职、开始执行指令的同时,何维的双手,已经稳稳地握住了飞船的飞行控制侧杆。
他没有等待李道宏的最终计算结果,而是凭借【启示】AI赋予的精准判断,开始手动对【探索者一号】那庞大的舰体,进行着匪夷所思的姿态调整。
在深空中,飞船没有空气的束缚,可以做出任何反直觉的机动。
只见【探索者一号】那充满了生物美感的舰体,在何维的操控下,以一种极其优雅、却又极其诡异的姿态,开始缓缓地“侧身”、“翻转”。
最终,它像一头聪明的鲸鱼,在面对渔夫的鱼叉时,巧妙地将自己最坚硬的、装满了液态燃料的、厚达数米的推进模块,精准地、毫厘不差地,对准了那即将来袭的、无形的宇宙风暴!
几分钟后,当李道宏终于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了那个所谓的“最佳规避姿态”时,他抬起头,却惊骇地发现,何维手动调整出的飞船姿态,与他计算出的那个理论最优解,其误差,竟然小于千分之一度!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已经不是经验和技巧能够解释的了,这近乎于预知!
“轰——”
无声的轰击,降临了。
高能质子流,如同一场看不见的、毁天灭地的宇宙海啸,撞击在了【探索者一号】的“护盾”之上。
舰桥外,原本深邃的黑暗宇宙,瞬间被一层跳动着的、如同极光般绚烂、却又充满了致命危险的粒子光幕所覆盖。
驾驶舱内,各种过载警报再次疯狂鸣响!
“电磁护盾功率瞬间过载百分之三百!”
“船体外壳温度急剧上升!”
“警告!辐射剂量正在快速接近安全上限!”
李道宏和林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这一切,都在何维的预料之中。
“保持住。”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如山,“道宏,监控能源核心,绝对不能让它过载。林兰,报告我们的生理数据。”
“一切正常!”
这场无声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十五分钟。
每一秒,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最终,当那片狂暴的粒子光幕缓缓消散,当舰桥外的宇宙重新恢复它那深邃的宁静时,所有人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李道宏看着自己控制台上,那已经趋于平稳的数据,声音带着一丝嘶哑和后怕:“我们挺过来了。”
何维松开了紧握着控制杆的双手,手心里,也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欢迎来到深空,同志们。”他转过头,看着自己的两位同伴,脸上露出了一丝略带疲惫的笑容,“这才是宇宙最真实,也是最危险的面目。”
……
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太阳耀斑的危机,后续的航程,再无波澜。
两天后,那颗银白色的星球,已经占据了整个舷窗。
月球,到了。
【探索者一号】如同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在何维的精准操控下,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近月制动,稳稳地进入了预定的环月轨道。
接下来的工作,是整个任务中,风险最高,也最考验团队配合的环节——月面着陆。
李道宏启动了母船上搭载的、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超高精度月表测绘雷达。
很快,在舰桥中央的全息投影上,一个厘米级精度的、包含了所有陨石坑、岩石、坡度的“三维轨道沙盘”,被实时构建了出来。
它就像一只来自于太空的“上帝之眼”,将预定着陆区“静海”的所有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三人面前。
何维与李道宏,像两位最严谨的棋手,趴在这张巨大的三维沙盘前,花费了整整六个小时,反复研究着每一处地形的细节,推演着每一种可能的下降轨迹。
“A点太平坦了,不利于采集岩石样本。”
“b点的坡度太大,存在倾覆风险。”
“c点怎么样?位于一个小型陨石坑的边缘,既平坦,又靠近一片从未被探测过的永久阴影区,科考价值极高。”
最终,一个被他们命名为“开拓者基地”的完美着陆点,被人工选定。
一切准备就绪。
何维与李道宏,进入了早已整备完毕的【开拓者号】着陆器,林兰则留守母船,担任地面与登月组之间的通信中继和总协调员。
“开拓者号,与母船分离。”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震动,这台外形敦实、充满了力量感的着陆器,像一头离巢的雄鹰,脱离了【探索者一号】的怀抱,开始向着那片沉寂了亿万年的银色大地,缓缓坠落。
【开拓者号】采用了“双驾驶员”模式。
何维坐在左侧,负责飞行姿态和主引擎的推力控制。
李道宏坐在右侧,负责导航、避障和动力系统的监控,他就像是何维的“第二双眼睛”和“第二个大脑”。
一万米……
五千米……
一千米……
下降过程,平稳而精准。
然而,就在距离月面不足一百米的最后关键阶段,意外,再次发生!
由于主引擎喷出的高温气体,吹起了大量的、带有静电的月壤尘埃,形成了一道浓密的“月尘幕”,干扰了【开拓者号】的主着陆雷达!
驾驶舱内,代表着高度和速度的核心数据,瞬间变成了一片无效的乱码!
“警报!主雷达信号丢失!”李道宏的声音,瞬间提高了一个八度!
这是当年阿波罗11号登月时,也曾遇到过的致命险情!
没有高度和速度数据,就如同一个被蒙住了眼睛的司机,在悬崖边上开快车!
何维的心脏,猛地一紧!
但他没有哪怕零点一秒的慌乱!
“切换光学辅助。”他下达了最简洁的指令。
“明白!”李道宏在0.5秒内,便将早已准备好的光学成像系统,切换到了主显示界面,同时,他开始对着舷窗外的地形参照物,大声地、用尽全力地,向何维报出估算的高度和速度修正值:
“高度约六十!速度偏快!拉起!拉起一点!”
“左侧有巨石!向右平移五米!”
何维无与伦比的心理素质,在李道宏的辅助下,稳稳地控制着节流阀和姿态引擎,在月尘幕中,完成了一次短暂,却惊心动魄到极致的手动悬停避障!
“砰……”
一声轻柔的触地感,传遍了整个着陆器。
紧接着,所有的震动和噪音,都消失了。
驾驶舱内,陷入了极致的宁静。
只有窗外,那片荒凉而壮丽的月球。
登月,成功了。
半小时后,当【开拓者号】的舱门缓缓打开,当身着银白色红旗航天服的何维,走下舷梯,将那个印有醒目的红色旗帜LoGo的脚印,深深地踏在这片松软的月壤之上时。
他通过头盔上的摄像头,面向着那颗悬挂在黑色天幕上的、美丽的蓝色星球,用一种平静,却足以让全人类都为之动容的声音,说出了那句将被历史永远铭记的话:
“我脚下这片沉寂的月球表面,见证着一个企业对探索的承诺。这里将不再是终点,而是我们走向更远未来的,一个新的起点。”
他转过身,将一面特制的、闪耀着鲜艳红色的旗帜,稳稳地插在了静海之上。
做完这一切,何维微笑着,再次面向镜头。
“当然,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更为所有志同道合的后来者,备下了一份‘薄礼’。”
说罢,他身后的李道宏,像一位严谨的勘探工程师,将一份在路上就已经打印好的、巨大的图纸,在镜头前,缓缓展开——
那是一份根据【探索者一号】超高精度测绘数据,绘制出的、详细标注着这片区域氦-3富集度、水冰可能存在点、以及未来月面永久基地最佳选址坐标的——
“红旗集团·静海资源勘探一号地图”!
何维的声音,通过公共信道,清晰地传回了地球:
“我在此宣布,红旗工业集团,‘地外智慧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于此刻,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