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败感的驱使下,时迁推着车,又假装路过制作香玉皂、染色布匹等其他产品的工坊。
无一例外,全都采用了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分工协作”之法!
所有关键的技术、精确的配方、特殊的材料来源和处理方法,似乎都被巧妙地分散、隐藏了起来。
在庞大的坊区内,又辗转探查了近两个时辰,时迁越发感觉到腿脚酸麻,身心俱疲。
他靠在一处堆放废弃模具的角落,无力地挠着头,一脸沮丧和茫然。
空有一身妙手空空、飞檐走壁、来去无踪的绝顶本事,此刻的他却感觉自己像是一只面对巨大刺猬的老鼠,浑身的本事无处下手,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怪不得史教师他们费尽心机也弄不到秘方……”
时迁望着眼前这井然有序、却又将秘密守护得密不透风的庞大工坊,喃喃自语。
“这王伦端的狡猾无比!竟能想出这等闻所未闻的法子来防备技术外泄!这……这可比单纯派重兵把守,还要厉害十倍、百倍!”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恐怕是难以完成了。
就算他冒险绑走一两个看起来懂点技术的工匠,也绝对拷问不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核心配方。
这临湖集的观澜工坊,就像一座庞大而精密的迷宫,每一处看似寻常的角落都可能隐藏着分割开的秘密。
待到午时,宏大的钟声响起,工人们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向饭堂。
时迁趁机低下头,混在喧闹的人流中,默默地向坊区外走去。
他带着这满腹的郁闷和前所未有的见闻,悄然返回了曾头市,将自己夜探一无所获、以及白日所见那匪夷所思的“分工协作”之法,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禀明了曾魁与史文恭。
厅内陷入了一片压抑的沉默。
片刻之后,曾魁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案,上好的瓷盏震得乱响。
“岂有此理!这王伦是属刺猬的不成?竟将手艺拆得如此零碎!照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永远别想拿到秘方了?”
史文恭眉头紧锁,负手而立,目光深沉。
他虽武功高强,但面对这种闻所未闻的产业防护手段,一时之间也感到束手无策。
硬抢?且不说能否攻入临湖集,就算攻进去,抢一堆不知所谓的零件和一群只懂单一工序的工匠回来又有何用?
就在气氛凝重之际,西门庆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上前一步,拱手道。
“四公子,史教师,时迁兄弟带回的消息确实棘手,但并非全无办法。”
“哦?西门兄有何高见?”曾魁急切地问道。
西门庆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来:“那王伦此法,看似无懈可击,将秘方化整为零,藏于众人之手,令外人无从窃取。然而,此法有一致命弱点——它依赖的是‘人’。”
他顿了顿,见曾魁和史文恭都看了过来,继续分析。
“既然每个工匠只知一部分,那我们何不效仿之,亦将我们的人手‘化整为零’?”
“你的意思是……”史文恭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派遣我们的人,”西门庆压低声音。
“不是一两个,而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让他们想方设法,以流民、投亲、寻工等各种身份,分批混入临湖集,乃至直接进入那观澜工坊!”
“这些人,无需个个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但必须机灵、可靠、善于学习。”
“他们的任务,就是像水滴渗入沙土一般,分散到工坊的各个岗位上去——无论是搬运原料、看守炉火、打磨镜面,还是清洗器皿!”
“让他们像真正的工人一样,从头学起,老老实实做事,不显山不露水,默默记下自己所负责环节的一切细节。”
“用了什么料,料从哪里来,做了哪些处理,火候如何把握,时间长短几何,工具是何样式,甚至工友间的只言片语、管事的分派习惯……点点滴滴,汇溪成河!”
曾魁听得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呼吸也略微急促。
西门庆越说思路越清晰:“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双管齐下,明暗结合。”
“对那些掌握了部分关键技术,比如调配那‘银亮色药水’、掌控蒸馏火候的‘老师傅’、‘大匠’,则设法接触,许以重金,诱以厚利,甚至……不惜动用些非常手段,将他们或其家眷‘请’出临湖集!”
“只要能得到几个这样的关键人物,结合我们那些‘水滴’潜伏者收集到的零散信息,多方印证,仔细拼凑,未必不能将那被王伦故意拆散、隐藏的秘方,重新拼凑出个七七八八!”
“至少,也能窥得关键,大幅缩短我们自行摸索的时日!”
史文恭沉吟片刻,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
“西门先生此计,虽耗时费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却直指其依赖人力的根本,堪称釜底抽薪。”
“只是,要安排如此多人手混入而不被察觉,并需他们长期潜伏,隐忍不发,所需花费之金银、调度之精力非同小可,且风险极大,一旦暴露,前功尽弃。”
曾魁此刻已被完全说动,把心一横,断然拍板: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下血本,如何能成大事?就这么办!”
“西门兄,此事关乎我曾头市未来能否摆脱梁山钳制,甚至反客为主,就交由你全权负责筹划调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府库随你支取!”
“史教师,还请你从旁鼎力协助,从庄客、家将中挑选得力可靠之人,并负责与北边联络,看看能否提供些经得起查验的身份文书以为掩护。”
“西门先生,初步估算,你需要多少人手?”
史文恭看向西门庆,具体问道。
西门庆心中快速盘算,将风险与所需规模掂量了一番,咬牙报出一个数字。
“史教师,四公子,若要覆盖主要工坊的关键环节,并留有冗余,至少需百人!”
“且需分作十余批,在不同时间,通过不同路径潜入,做好长期潜伏、半年甚至一年内未必能见大效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