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黑风高。
借着浓重夜色的天然掩护,以及乔道清施展的法术,西门庆带着他这支精心伪装过的“商队”,如同鬼魅般,悄然离开了黑水寨大队人马驻扎的喧嚣区域,绕过可能的监视眼线,向着他们认为可能尚有存粮的方向小心摸去。
然而,大半日艰难跋涉过去,接连途经数个预计中的村庄,所见景象却让他们心底发凉——皆是人去屋空,断壁残垣间不见半点生机,连鸡鸣犬吠之声都绝迹了,不少水井更是被泥土石块填埋或被投入污物,根本无法饮用。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将天边云彩染得一片凄艳。众人又累又渴,正彷徨无计间,忽听前方树林岔路口传来一声粗豪响亮的喝问,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黄昏。
“兀那商队!给爷站住!你们是打哪儿来的?鬼鬼祟祟在此作甚?”
西门庆心中一惊,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矮壮敦实、面貌丑陋凶悍的汉子,与一个赤发黄须、身形魁梧的壮汉,领着二十多个手持棍棒、看起来像是乡勇团练模样的汉子,拦住了去路。
矮汉子眼神滴溜溜乱转,透着市井的精明与狡黠;赤发汉子则满脸横肉,凶悍之气扑面而来。
西门庆连忙稳住心神,上前几步,拱手作揖,脸上堆起生意人惯有的谦卑笑容。
“各位好汉请了!我等是从青州过来的药商,组织了些本地药材,欲往南边州县交易,混口饭吃。途经宝地,绝无恶意,只是天色将晚,寻个歇脚处。”
他刻意模仿着青州一带的官话口音,力求逼真。
“药商?”那赤发黄须的壮汉双手抱胸,铜铃大眼上下打量着他们这一行人,目光在那些驮马和推车上扫来扫去。
“可有官府路引?”
“有有有!官凭路引,一应俱全!”西门庆连忙从怀中取出乔道清伪造的路引,双手奉上。
那路引纸质、印鉴皆与真品无异,更有法术加持,寻常人难辨真假。
赤发黄须的壮汉接过,装模作样地翻了翻,他所能认识的字实在不多,只觉得花花绿绿煞是好看,便递给旁边的矮壮汉子。
矮壮汉子眯着一双鼠眼,凑近了仔细瞅了又瞅,摩挲着纸张,也没看出任何破绽,便瓮声瓮气地将路引递了回去,语气稍缓:“路引无误。不过你们来得不是时候,赶紧离开吧,这附近最近不大太平!”
西门庆顺势露出惊讶担忧之色:“不太平?可是出了什么大事?难怪我等一路行来,见许多村庄都空无一人,心中正自纳闷呢!还请好汉爷明示,也好让我等避祸。”
矮壮汉子嘴快,接口道:“哼!还能有啥?还不是那梁山与黑水寨的贼子们在打仗!”
西门庆心中暗骂,面上却恍然道:“原来如此!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这下可苦了我们行商的了,连个歇脚补给的地方都找不到,真真是又饥又渴!”
他捶了捶腿,做出疲惫不堪的样子,试探着问:“两位好汉,您等可知这附近哪里还能找到集市,容我等补给些食水干粮?”
赤发黄须的壮汉沉吟道:“寿张和阳谷这边你们就别想了,为防黑水寨,能搬的都搬了。你们若真想补给,恐怕得往东去须城那边看看,那边受战事影响小些,集市应当还开着。”
西门庆连忙拱手:“多谢两位好汉指点迷津!感激不尽!在下慕容庆,还未请教两位尊姓大名?今日援手之恩,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厚报!”
那赤发黄须的汉子拍了拍胸膛:“我叫锦毛虎燕顺,他是矮脚虎王英!俺们兄弟负责在这一带维持乡里!”
王英也在一旁昂起了头,显得颇为自得。
“原来是燕顺、王英两位大哥!久仰久仰!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西门庆故作惊喜,再次施礼。他心思转动,又装作不经意地追问。
“唉,只是可怜了那些被迫搬走的乡亲故土难离啊。敢问两位,这些村民,都搬迁到何处安身去了?莫非都挤进县城里了?”
王英不疑有他,叹了口气答道:“有的拖家带口去了县城,但县城哪容得下这许多人?更多的,是直接投奔临湖集去了!听说那边观澜坊放话了,给安排活计,管饭吃!”
西门庆心中一动,连忙追问:“哦?临湖集?竟能接纳如此多人口?去了大概有多少人?”
燕顺比较谨慎,觉得此言有些探听虚实之意,便接过话头,含糊道。
“粗略算来,各乡各寨零零总总,已有两万余人了吧。听说后续还有不少村落要迁,估摸着还得有万把人要陆续过去。”
“两万多?还有一万多?”西门庆故作震惊,“这临湖集不过一水泊集镇,如何容纳得下这许多人口?房屋、粮草可跟得上?”
王英嘴快,又抢着说道:“可不是嘛!人多屋少,上次那场大雪,就压垮了不少临时搭的窝棚,差点闹出大乱子,幸好……”
“王英兄弟!”燕顺急忙打断他,瞪了他一眼,然后对西门庆解释道。
“慕容先生放心,临湖集那边正在大兴土木,建造新房。听说有什么新法子,叫什么……‘贷款买房’?有钱的交上两成首付,剩下的可以向洪武钱庄借贷,慢慢还。总归是在想办法安置,不会让百姓流离失所的。”
西门庆将“窝棚压垮”、“差点闹出大乱子”这些信息牢牢记住,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他知道再问下去恐引怀疑,便再次拱手,脸上堆满感激。
“原来如此,多谢两位大哥坦诚相告!这下我等心里就有底了。天色不早,我等还需抓紧时间赶路去须城,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离开燕顺、王英一行人后,西门庆带着手下,依照指点,小心翼翼地向东又行了二日,终于在第三日下午,找到了一个名为银山镇的集镇。
这里虽然比往日要清冷一些,往来行人面带忧色,巡逻的乡勇也多了些,但店铺大多还开着,街面上总算有了些人气,偶尔还能看到运粮的车队。
确认此地确有粮草可寻,且未被大规模迁移政策波及后,西门庆不再犹豫。
他独自开了一间房,确认四周没人,这才小心翼翼地取出乔道清所赐的三张符纸中的一张,又拿出随身携带的细小朱砂笔,屏息凝神,在那符纸背面空白处,快速而清晰地写下:
须城县西,银山镇,粮草颇丰,集市犹存,村民未迁,可速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