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正高速运转,像十只精密咬合的齿轮。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嗡嗡作响,将李有田家搜出的监控硬盘拆解成千万个数据碎片,再一点点拼回原状——画面里,张氏兄弟正将一卷黑色胶带塞进李青手里,李有田站在门口抽烟,烟灰掉在鞋面上都没察觉。
“罪恶功能系统提示:李有田的微表情符合‘刻意回避’特征,嘴角单侧上扬0.5厘米,视线偏离对话者30度,说谎概率89%。”系统弹窗跳出来时,李阳正用超高模拟画像技术还原李青绑架前的状态:通过监控里模糊的侧脸轮廓,结合他身份证照片的骨骼特征,在屏幕上生成清晰的三维模型,连他耳垂上那颗小痣都精准复刻。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启动。”李阳戴上全息眼镜,瞬间“站”在莽村小学门口——这是根据三百六十度监控和目击者描述重建的虚拟场景。他看着“李青”攥着水果刀绕到围墙后,裤脚沾着的泥土与案发现场的土壤成分在系统里自动比对,跳出“匹配度98%”的绿色标识。
追踪之瞳系统的红色轨迹线在虚拟地图上延伸,像条醒目的血痕:从李青家到小学,再到藏人质的废弃仓库,每个拐点都标注着时间戳。“14:03,李青在此处停留1分20秒,监控显示他在打电话,声纹比对指向张二强(张氏兄弟老二)。”系统机械音报出数据时,李阳正用超动态视力技术逐帧回看一段模糊的行车记录仪画面——高速移动中,竟清晰捕捉到张老大副驾驶座上露出的半截麻绳,与绑高晓晨的那根纤维结构完全一致。
两个新添加的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更像不知疲倦的猎犬。一个正将李宏伟酒吧里搜出的彩色药丸碾碎分析,屏幕上跳出成分表:“含甲基苯丙胺23%,与安欣在李青血液里发现的残留完全吻合”;另一个则在拆解张氏兄弟的手机数据,恢复的聊天记录里,“做掉高启强”“让李青顶罪”等字眼被标成刺眼的红色。
山顶凉亭的全息投影里,安欣和孟钰的身影正被超高技术模拟画像师技术细化。孟钰的风衣下摆被风吹起的弧度、安欣捏着矿泉水瓶时指节的用力程度,甚至两人脚下石子的分布,都与目击者记忆中的细节分毫不差。“他们在说什么?”李阳放大音频轨道,经过降噪处理,孟钰的声音清晰起来:“李宏伟昨晚在酒吧说漏嘴,说‘那老东西(指李有田)怕高启强翻出五年前的账’……”
话音未落,罪恶克星功能系统突然发出急促的提示音:“锁定关键证据!张氏兄弟手机相册里有张合影,背景是废弃仓库,墙角的涂鸦与高晓晨描述的绑架地点一致!”李阳迅速将照片导入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墙面剥落的油漆颗粒与仓库现场取样的成分比对结果弹出——100%匹配。
此时,审讯室的画面通过全息投影同步过来。安欣和杨健坐在李宏伟对面,罪恶功能系统实时监测着李宏伟的生理数据:心率从80飙到130,瞳孔放大至4毫米,喉结滚动频率每秒2次——典型的崩溃前兆。“是张氏兄弟逼我的!”李宏伟突然嘶吼,“他们说不配合就曝光我吸毒的事!李青的刀是张老大给的,绑架路线是张老二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李阳立刻让系统调出李宏伟的测谎仪曲线,与他供述时的声纹波动叠加,重合度91%——基本属实。他随手将分析结果发给郑一民:“郑队,张氏兄弟跑不了了。”
屏幕右下角,追踪之瞳系统的轨迹线突然拐向城郊码头,标注出一艘刚离港的货轮。“高启强安排的?”李阳放大画面,老默的侧脸出现在货轮甲板上,正帮高启盛把行李箱搬进货舱。系统自动弹出老默的资料:“曾用名‘陈金默’,五年前因故意伤害罪入狱,与高启强为旧识。”
安欣的全息影像站在李阳身后,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证据链,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还差最后一块拼图。”他说,“李有田五年前到底做了什么,让他这么怕高启强翻账?”
李阳调出李有田的档案,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正根据他现在的相貌,逆向推演五年前的模样——眼角的皱纹浅了些,两鬓没有白发,但眼神里的阴鸷,竟和现在如出一辙。“放心,”李阳敲了敲键盘,“十个系统连手,就算他藏在骨头缝里的秘密,也能给扒出来。”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自动生成:当技术织成密不透风的网,再深的黑暗,也会漏出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