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审讯室的铁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歪斜的光带。蔡成功瘫坐在椅子上,眼皮像挂了铅块,每一次抬起都伴随着剧烈的颤抖。面前的笔录本堆得像座小山,纸张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最上面那页的签名处,他的笔迹歪歪扭扭,连自己的名字都快认不出来了。
“签吧,蔡总。”左边的干警打了个哈欠,眼底的青黑比蔡成功的还重,“审了一整夜,我们也熬不住了,签完字赶紧休息。”
蔡成功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休息?你们这是疲劳审讯!我要告你们!”他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喉咙里都像卡着玻璃碴。
李阳的微型摄像头藏在墙角的插座里,镜头捕捉着这一幕。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分析着蔡成功的生理数据:心率105次\/分,血压140\/90,皮肤电阻值比审讯开始时升高了40%——这是典型的过度疲劳体征。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他的微表情,还原出他强撑着清醒的状态:嘴角肌肉每30秒抽搐一次,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郑队,蔡成功的疲劳指数超过警戒线了。”李阳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到市局指挥中心,屏幕上弹出案发现场字幕技术的标注:【干警连续工作时长22小时,超出规定上限8小时,存在违规审讯嫌疑】。
郑一民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抓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季洁,立刻带人去替换审讯室的干警,就说按规定轮岗,把蔡成功转到休息室,安排医生检查。”
季昌明的部署与技术织就的安全网
季昌明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刺破了清晨的宁静。他抓起听筒,孙检察长的声音带着惺忪的睡意:“季检,这么早……”
“别睡了,出事了。”季昌明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蔡成功被审了一整夜,现在说要告我们疲劳审讯。你马上增派人手,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不光要防着外面的人动手,还得防着我们自己人违规。”
孙检察长的睡意瞬间没了:“是侯局那边的人审的?我早说过不能这么熬,蔡成功是关键证人,出了岔子谁担得起?”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季昌明打断他,“让技术科把审讯室的监控调出来,从头到尾查一遍,看看有没有违规操作。另外,通知看守所,给蔡成功安排单独的休息室,加装最先进的监控设备,我要确保他的安全。”
挂了电话,季昌明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匆匆赶来的警车。李阳刚发来信息:【追踪之瞳系统发现三辆可疑车辆在看守所外围徘徊,车牌号都经过伪造,车主信息指向山水集团的保安部】。
“看来有人不想让蔡成功活着说出真相。”季昌明捏了捏眉心,给侯亮平发了条短信:“蔡成功这边需要技术支援,让李阳的人盯紧点。”
李阳的电脑前,十个技术系统正高速运转。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对审讯室的笔录进行了笔迹鉴定,【确认蔡成功后三小时的签名与初始签名存在显着差异,书写稳定性下降60%,符合疲劳状态特征】。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可疑车辆里的人正在调试望远镜,镜头对准的正是蔡成功可能被转移的休息室窗口。
“王勇,定位那三辆车的实时轨迹,通知杨震和丁箭带人布控,别打草惊蛇。”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黑客技术迅速侵入车辆的导航系统,“我给他们的导航设个圈套,引到城郊的检查站。”
休息室的暗流与蔡成功的警觉
蔡成功被转到休息室时,阳光已经铺满了半张床。他躺在柔软的被褥里,却半点睡意都没有。医生刚给他量过血压,低声嘱咐干警:“病人严重脱水,加上过度疲劳,必须静养,不能再受刺激。”
干警离开后,蔡成功悄悄坐起身,目光扫过房间的每个角落。墙角的监控摄像头闪着微弱的红光,天花板的通风口似乎有轻微的响动。他想起陈海躺在医院的样子,心脏猛地一缩——那些人连检察长都敢撞,还有什么做不出来?
李阳的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模拟出休息室的三维模型,红色警戒线标注着所有可能的袭击路径:通风管道直径足够容纳一个成年人,门锁是普通A级锁,用卡片就能撬开,窗外的排水管可以攀爬。“季姐,这里的安保漏洞太多了。”李阳将模型同步给季洁,“建议立刻更换c级锁,在通风口加装红外感应,窗外加焊防护栏。”
季洁带着特警赶到时,蔡成功正蜷缩在床角,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枕头。“蔡成功,别怕,我们是来保护你的。”季洁的声音尽量放柔和,“这是新的监控设备,360度无死角,任何动静我们都能看到。”
蔡成功抬起头,眼里的警惕没减反增:“保护?你们能保护我多久?陈海呢?他现在还躺在医院!”
季洁没说话,只是打开平板电脑,调出李阳传来的画面:三辆可疑车辆被检查站的警察拦下,司机正慌慌张张地解释;山水集团保安部的负责人被杨震堵在办公室,桌上还放着给杀手的汇款单。“看到了吗?我们不仅在保护你,还在抓想害你的人。”
疲劳审讯的追责与证据链的加固
市局会议室里,郑一民将审讯录像投屏到墙上。画面里,两名干警哈欠连天,多次打断蔡成功的辩解,甚至在他要求休息时说“签完字就让你睡”。
“这是明显的违规。”郑一民的声音沉得像铅,“按照规定,连续审讯不得超过12小时,中间必须保证被审讯人8小时休息时间。他们倒好,审了22小时,这不是逼着人说违心的话吗?”
季洁调出李阳的技术报告:“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比对了蔡成功的口供,发现后半夜的供述与前半夜有17处矛盾,特别是涉及高育良的部分,明显是记忆混乱导致的。这说明疲劳审讯已经影响了口供的真实性。”
佟林推了推眼镜:“必须追责。不光是干警,他们的直属领导也要查,是不是为了尽快破案,故意默许这种违规操作。”
就在这时,李阳的电脑发出“嘀嘀”的提示音。罪恶功能系统分析出那两名干警的通话记录,审讯中途,他们曾接到刑侦支队副队长的电话,对方说“天亮前必须拿到蔡成功的签字,不然上面怪罪下来谁都担不起”。
“找到了。”李阳将通话录音公放出来,“是副队长施压,才导致干警违规审讯。”
郑一民拿起笔,在追责名单上添了个名字:“通知纪检组,严肃处理。另外,让李阳重新整理蔡成功的口供,剔除疲劳状态下的无效供述,用技术手段验证有效信息,确保证据链干净可靠。”
晨光中的防线与正义的承诺
上午十点,蔡成功在休息室里喝着小米粥,医生说他的血压已经降下来了。窗外,特警队员正在加装防护栏,金属碰撞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像在敲打着某种承诺。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仍在运转。追踪之瞳系统锁定了所有与山水集团相关的可疑人员,确保他们无法靠近看守所;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蔡成功清醒时的供述,还原出丁义珍转移资产的路线图;罪恶克星功能系统自动生成新的证据报告,每一条都标注着“非疲劳状态下供述,经技术验证有效”。
季昌明收到报告时,正在和侯亮平通电话。“侯局,蔡成功的状态稳定了,技术部门重新整理了口供,没问题。”他看着窗外的阳光,“看来光靠人盯人不行,还得靠技术筑牢防线。”
侯亮平的声音带着笑意:“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让正义不打折扣。对了,那个疲劳审讯的干警,处理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记大过处分,调离审讯岗位。”季昌明顿了顿,补充道,“也算给所有人提个醒——程序正义比破案速度更重要。”
蔡成功放下粥碗,走到窗边。特警队员刚好焊完最后一根栏杆,阳光在金属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想起陈海说过的话:“成功,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此刻,他好像有点信了。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罪恶功能系统弹出一行新的提示:【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真相,更需要追寻真相的过程不被玷污】。
这句话像一粒种子,落在每个坚守岗位的人心里。而审讯室里那堆厚厚的笔录,此刻正被重新梳理,剔除杂质后,留下的将是指向罪恶的最锋利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