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办公大楼的灯光穿透凌晨的薄雾,三楼会议室里,烟雾已经缭绕成一片。郑一民掐灭手里的烟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面前的文件上“关于成立‘雷霆扫毒’专案组的紧急指令”几个字,红得刺眼。
“又要麻烦大家了。”他抬头看向在座的几位老伙计,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省厅下了死命令,三个月内,必须端掉本市及周边的毒瘤,不管是藏在明处的贩毒网络,还是躲在暗处的制毒窝点,一个都不能放过。”
门被推开,季洁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军绿色的风衣下摆还沾着露水。“支队长,我来了。”她的眼神锐利如旧,只是眼角的细纹里,藏着更多与罪恶周旋的沉淀。作为重案六组的“铁娘子”,她刚结束一个连环杀人案的审讯,连轴转了四十个小时,接到电话就直接赶了过来。
紧随其后的是佟林,他穿着深色夹克,手里拎着个保温杯,脸上带着惯有的沉稳:“郑队,吩咐吧。”作为经验丰富的组长,他对毒品案件并不陌生,几年前曾带队捣毁过一个横跨三省的贩毒团伙,手段狠辣,思路缜密。
周志斌和王勇勾着肩进来,两人刚从训练场过来,迷彩服上还带着汗味。“郑队,有硬仗打?”周志斌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手里转着的钢笔突然停住,“是毒品案子?”王勇没说话,只是拍了拍腰间的配枪,眼神里的兴奋藏不住——对他们来说,越是棘手的案件,越能点燃斗志。
李少成抱着一摞卷宗走进来,鼻梁上的眼镜滑到鼻尖,他推了推眼镜,把卷宗放在桌上:“郑队,这是近半年全市涉毒案件的汇总,有三起过量致死案,线索都断了,还有十七起零星的贩毒被捕案,背后好像有联系,但串不起来。”
韩丽踩着高跟鞋进来,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手里拿着最新的毒情分析报告:“根据线人消息,最近有一批新型毒品流入市场,伪装成‘奶茶’‘巧克力’,目标是学生群体,隐蔽性极强。”她擅长情报分析和心理侧写,总能从看似无关的信息里找到突破口。
杨震和丁箭几乎同时进门,两人多年搭档,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郑队,需要我们打先锋?”杨震叼着没点燃的烟,语气里带着桀骜,他最擅长的就是突袭和抓捕,当年亲手抓获的毒贩,能从公安局排到城郊。丁箭点点头,手里的战术手电亮了一下,光柱在墙上划出一道亮线:“只要定位准确,保证一锅端。”
陶非和孟佳最后进来,陶非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上面是他连夜整理的贩毒高危人群名单;孟佳则捧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种毒品的特性和辨别方法。“郑队,我们整理了近五年有涉毒前科的人员资料,共147人,其中32人目前处于失联状态。”陶非的声音低沉,孟佳补充道:“新型毒品的检测方法我们也查了,需要专业设备支持。”
所有人都到齐了,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毒品案件,但这次的指令之严、目标之明确,显然意味着对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狡猾、更危险。
“好了,人到齐了。”郑一民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写下“雷霆扫毒专案组”七个大字,“从今天起,我们重案六组原班人马,再加调过来的几位,组成专案组,佟林任组长,季洁、杨震任副组长,周志斌、王勇负责抓捕行动,李少成、韩丽负责情报汇总和分析,陶非、孟佳跟进技术支持和前科人员排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个人:“毒品案件不同其他,毒贩心狠手辣,制毒窝点往往藏在深山老林或者废弃工厂,而且他们的反侦察能力极强,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甚至造成伤亡。所以,这次我们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分工明确,步步为营。”
正说着,门被轻轻推开,李阳抱着他的“宝贝电脑”走进来,屏幕还亮着,上面滚动着复杂的代码。“郑队,我来了。”他推了推黑框眼镜,脸上带着腼腆的笑,但提到自己的技术,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次我给电脑升级了,保证能帮上忙。”
“哦?说说看,升级了什么‘黑科技’?”郑一民饶有兴致地问。李阳的技术在之前的案件中多次发挥关键作用,从追踪Ip到恢复删除数据,堪称“重案六组的千里眼”。
李阳清了清嗓子,打开电脑上的文件夹,一项项介绍:“首先是‘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以前只能扫描可见痕迹,现在能穿透灰尘、血迹,甚至墙壁涂层,发现隐藏的指纹、毛发、纤维,还能自动比对数据库,几秒钟就能出结果。”
他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模拟案发现场:“然后是‘罪恶功能系统’和‘罪恶克星功能系统’,前者能分析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资金流向,预测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后者能自动匹配过往案例,给出最优抓捕方案和审讯策略。”
“这个‘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是重点,”李阳的语气带着自豪,“能通过案发现场的照片、视频、甚至目击者的描述,构建3d虚拟现场,我们就像真的站在那里一样,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漏掉的细节。上次那个碎尸案,要是有这个技术,能少走很多弯路。”
周志斌凑过去看:“这跟VR眼镜似的?够酷啊!”
李阳笑着点头,继续介绍:“还有‘超高模拟画像技术’,这次彻底完善了。不管是只有人体骨骼、腐烂的尸体、白骨,还是只有一张模糊的相片,甚至通过dNA和头发样本,都能还原出最接近本人的相貌。脸型比对、五官特征预测,误差不超过1%。之前那个‘幽灵毒贩’,只有一个模糊的监控侧脸,现在用这个技术,就能画出清晰的正脸。”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能自动识别现场的微小痕迹,比如脚印的深浅、血迹的喷溅角度,用字幕标注出来,方便我们分析作案过程。”李阳切换页面,“追踪之瞳更厉害了,只要嫌犯留下一点线索,比如一个烟头、一滴血迹,就能结合监控、交通记录,追踪他的行踪轨迹,哪怕他换了衣服、改了发型,也能锁定。”
杨震挑眉:“这么神?那抓毒贩不就跟抓小鸡似的?”
“还没完,”李阳又调出两个程序,“‘证物扫描系统’能自动扫描现场所有物品,快速分辨哪些是有用证物,比如藏在茶叶里的毒品、伪装成口红的注射器,还能当场进行初步分析,确定毒品类型和纯度。‘超动态视力技术’专门对付高速移动的目标,比如毒贩驾车逃窜、扔出窗外的毒品包裹,能捕捉到清晰的画面,锁定位置。”
他合上电脑,推了推眼镜:“当然,我的黑客技术也升级了,能破解更高级的加密通讯,入侵贩毒团伙的内部网络,获取他们的交易时间和地点,还能屏蔽他们的信号,让他们无法通风报信。”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被李阳的“黑科技”震撼了。季洁率先反应过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有这些技术,我们如虎添翼。”
佟林点头:“技术是辅助,关键还是人。但这些技术,能让我们少流血,多抓毒贩。”
郑一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好了,装备齐了,人也齐了。从现在起,‘雷霆扫毒’专案组正式启动。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这座城市,彻底摆脱毒品的阴影。”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季洁,你带韩丽、孟佳,去跟进那批新型毒品,从学校和娱乐场所入手,找到源头;佟林,你和李少成、陶非,梳理那十七起贩毒案的线索,看看能不能串出一条线;杨震、丁箭,你俩带周志斌、王勇,排查涉毒前科人员,尤其是那32个失联的,动静要小,别打草惊蛇;李阳,你的技术是关键,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支援。”
“是!”所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郑一民看着眼前这些并肩作战多年的伙伴,他们的脸上有疲惫,有伤痕,但更多的是面对罪恶时的无畏。他知道,接下来的三个月,注定是一场硬仗,毒贩的狡猾、制毒窝点的隐蔽、毒品的泛滥,都是他们要攻克的难关。
但他更相信,只要这把由忠诚、智慧和勇气铸成的利剑出鞘,就没有斩不断的毒链,没有捣不毁的毒窝。
“散会,各就各位,随时汇报进展。”
随着郑一民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脚步声、翻卷宗声、敲击键盘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雷霆扫毒的序曲。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重案六组”的门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那是正义的光芒,即将驱散所有毒品带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