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案组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季洁刚放下一个听筒,另一个又急促地响起。“喂,您好,雷霆反诈专案组……什么?您的银行卡被盗刷了五万块?对方说是网购平台的客服,说您的订单异常需要‘验证’?”
挂了电话,季洁揉着太阳穴,对郑一民说:“这是今天第19个报案了,全是同一个套路——冒充网购平台客服,以‘订单异常’‘商品质量有问题’为由,发链接让下载‘官方验证App’,结果银行卡信息被窃取,钱被转走了。”
李少成举着一张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您看这个,骗子连受害人买的什么东西、什么时候下的单都说得一清二楚,受害人觉得‘信息这么准,肯定是真客服’,想都没想就点了链接。”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运行着那个所谓的“官方验证App”。“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早已看穿了它的真面目,屏幕边缘弹出红色警告:“该App为恶意软件,具备窃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的功能;安装后会自动隐藏图标,在后台静默运行;开发者信息伪造,与正规网购平台无任何关联。”
“这些骗子不仅会演戏,技术还挺‘到位’。”周志斌看着App的界面,“做得跟真的官方软件一模一样,连图标都仿得分毫不差,估计不少人都会中招。”
王勇翻着受害人的银行流水:“被盗刷的金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有个刚毕业的女生,准备用来交房租的钱全没了,急得在电话里哭。骗子转走钱后,还会把银行卡里的余额查得一干二净,连几块钱的零钱都不放过。”
“信息精准是他们得手的关键。”李阳启动“追踪之瞳”,顺着恶意App的下载链接追查,“骗子手里有大量的网购订单信息——商品名称、收货地址、联系电话,甚至连支付方式都知道,这才能精准冒充客服,降低受害人的警惕性。”
屏幕上,一个隐藏在境外的服务器被“黑客超高技术”攻破,里面储存着上万条网购订单数据,每条都标注着“已诈骗”“待诈骗”“不适合诈骗”的标签。“这些信息是从哪来的?”李少成看得心惊,“这相当于把咱们的购物记录全给骗子递过去了。”
“罪恶功能系统”快速分析出信息泄露途径:“1. 钓鱼网站伪装成‘优惠券领取平台’,骗取用户登录的网购账号信息;2. 黑产市场购买的快递面单照片(包含收件人信息和订单内容);3. 部分小型电商平台的数据库被黑客攻破,信息外泄。”
“必须先切断信息泄露的源头。”郑一民当机立断,“佟林,你带队对接市监局和各大网购平台,督促他们加强用户信息保护,排查系统漏洞;李阳,用技术追踪信息贩卖的链条,给网安支队提供打击线索;周志斌、王勇,去走访受害群众,收集更多诈骗细节和恶意App的样本。”
李阳的“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此时有了新发现。他将几段骗子的通话录音(受害人留存)声纹特征输入系统,结合信息库里的模糊头像,生成了主犯的模拟画像:“男性,25岁左右,左手食指有疤痕,说话时喜欢说‘您放心’——这些特征和去年因‘电信诈骗’被取保候审的‘小疤’高度吻合。”
“是他?”季洁眼神一沉,“这小子当时因为是从犯,判得轻,看来是贼心不死,又拉了伙人干起了老本行。”
“追踪之瞳”锁定了“小疤”(真实姓名:疤)的藏身地——一个位于城中村的出租屋。他经常在凌晨登录暗网贩卖信息,虽然每次都用虚拟Ip,但“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他登录时,窗外有一盏独特的红色霓虹灯,通过街景地图比对,很快确定了具体位置。
抓捕行动在凌晨4点展开。当周志斌踹开出租屋的门时,疤正和三个同伙围在电脑前,给新的“恶意App”添加窃取功能。桌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快递面单,墙上贴着“诈骗话术手册”,上面用红笔标注着“重点:强调‘订单异常会影响征信’,逼受害人快点操作”。
“别装了,疤。”王勇一把夺过他手里的U盘,“去年没蹲够,今年想把牢底坐穿?”
疤看着突然出现的警察,脸色瞬间惨白,嘴里嘟囔着:“我就是……就是做个App玩玩,没想着害人……”
审讯室里,疤看着李阳电脑上的证据链——恶意App的代码分析、信息贩卖的聊天记录、受害人的被盗刷记录,终于低下了头:“我知道大家网购后都怕订单出问题,就想着钻这个空子……那些信息是我从一个‘快递哥’手里买的,500块钱一万条……”
他交代,团伙一共四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编写恶意App,有人负责购买和筛选订单信息,有人负责冒充客服打电话,他则负责统筹和分赃。“那个App是我找网上的‘黑客’定制的,能自动识别银行卡信息,连短信验证码都能拦截……”
根据他的供述,专案组抓获了贩卖快递信息的“快递哥”和编写恶意App的“黑客”,冻结了涉案资金80余万元。李阳还开发了“恶意App识别工具”,嵌入手机应用商店,用户下载App时,工具会自动检测是否为恶意软件,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弹出警告并阻止安装。
各大网购平台也在专案组的督促下,升级了客服验证方式——客服不会通过短信、微信发送链接让下载App,如需验证,会引导用户在官方App内操作,还会提供专属的“验证暗号”。
一个被盗刷了3万块的阿姨,领回退款时拉着李阳的手说:“以后接到客服电话,我先在官方App上查订单,再也不乱点链接了。你们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专案组办公室里,周志斌看着不断下降的盗刷报案量,感慨道:“这些骗子真是无孔不入,连咱们网购这点事都能盯上。”
“只要有利益的地方,他们就敢钻空子。”郑一民看着窗外,“但咱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有新套路,咱们就有新办法。这场仗,咱们奉陪到底。”
李阳的电脑此时弹出新的预警:“检测到有团伙冒充‘中介’,以‘低价租房’‘高价卖房’为由,骗取‘中介费’‘定金’,已有十余人受骗。”
“又是冒充类骗局。”王勇摩拳擦掌,“看来得让他们知道,冒充谁都没用。”
“走,去会会他们。”郑一民站起身,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敢骗人,咱们就敢端!”
夜色渐浓,专案组的灯光却愈发明亮。李阳看着屏幕上依旧高效运转的“雷霆反诈系统”,知道这场与诈骗分子的较量还在继续。但他坚信,只要技术不辍、脚步不停,就一定能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安心生活,远离骗局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