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的隐身屏障在深海中泛起微弱的能量波纹,麦小青指尖捏着的罗斯威尔残骸碎片突然发烫,与掌心的罗盘形成一道细密的能量流 —— 这道熟悉的共振,像一把钥匙撬开了尘封二十余年的记忆闸门。
再次醒来......
1947 年 7 月,他刚加入龙组的考古分队不久,沈北还在科学院负责能量物理研究,两人因 “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 第一次并肩行动,也第一次与暗星会的早期势力正面交锋,那场发生在荒漠深处的残骸争夺,至今仍清晰得如同昨日。
记忆中的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沙漠,七月的阳光毒辣得能晒裂岩石。麦小青跟着考古队的车辙,踩着滚烫的沙粒走向坠毁现场 —— 一片被警戒线围起的荒漠区域,地面上散落着银白色的金属碎片,碎片边缘泛着幽蓝的光,与他后来见过的所有地球金属都不同。不远处,几名美军士兵正围着一个半埋在沙土中的碟形残骸主体,神色紧张地交谈,而在警戒线外围的沙丘后,几道黑影正鬼鬼祟祟地观察,那是暗星会早期成员的标志性装束。
“小心点,那些碎片有辐射,” 考古队队长老周将一副特制手套递给麦小青,“刚接到消息,暗星会的人已经在附近活动了,他们想抢在我们之前拿到完整残骸。” 麦小青戴上手套,捡起一块巴掌大的碎片,碎片入手冰凉,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 —— 这纹路,与他后来在百慕大新闻里看到的洞穴金属壁、“圣坛” 纹路如出一辙。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沈北坐着科学院的越野车赶来,车后座堆满了能量探测设备。“老周队长,我奉命来协助检测残骸能量属性,” 沈北跳下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目光立刻被地面的碎片吸引,“这些碎片的能量波动很特殊,既不是核能也不是化学能,更像是…… 外星文明的能量载体。” 他蹲下身,将探测仪贴在碎片上,屏幕瞬间跳出一组异常数据:“能量频率稳定在 4.7 赫兹,和百慕大海域监测到的低频脉冲有相似性!”
麦小青心中一动 ——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 “能量枢纽” 系统的基础频率,罗斯威尔残骸与百慕大 “圣坛” 从一开始就存在能量关联。但当时的他们,只知道必须守住这些碎片,不能让暗星会抢走。
午后的风沙突然变大,警戒线外围的黑影开始行动。三名暗星会成员趁着风沙掩护,翻过警戒线朝着残骸主体冲去,手中的能量枪对准了看守的美军士兵。“不好!他们动手了!” 老周大喊一声,考古队成员立刻掏出武器反击。麦小青握紧手中的碎片,将其按在旁边的金属探测仪上 —— 碎片的能量瞬间激活了探测仪,发出一道强光,暂时晃瞎了暗星会成员的眼睛。
沈北趁机扛起能量炮,对准冲在最前面的暗星会成员,“轰” 的一声,能量弹击中对方的能量护盾,护盾瞬间破裂。“别让他们靠近残骸主体!” 沈北朝着麦小青喊道,“那里面可能有更重要的核心部件!” 麦小青点头,朝着另一名暗星会成员冲去,两人在沙地上扭打起来,对方的匕首划破了他的手臂,但他死死抓住对方的手腕,将罗斯威尔碎片按在对方的能量护腕上 —— 护腕瞬间失效,麦小青趁机一拳将其打倒。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暗星会成员见无法突破防线,只能撤退,但他们在离开前,用能量炸弹炸毁了部分残骸碎片,只留下主体部分和散落的小块碎片。“这些人太狠了,拿不到就毁掉,” 老周看着被炸毁的碎片,心疼地叹气,“我们得尽快把剩下的残骸运走,送到龙组的秘密研究基地。”
沈北蹲在残骸主体旁,用探测仪扫描内部:“里面有一个核心舱,能量反应很强,应该是飞碟的动力核心。但舱门被锁死了,需要特殊的能量钥匙才能打开。” 他顿了顿,看向麦小青手中的碎片,“这些小块碎片的纹路,可能是打开核心舱的关键 —— 它们的纹路能组成完整的解锁图案。”
接下来的三天,麦小青和沈北跟着考古队,在坠毁现场进行细致勘察。他们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碎片,发现每块碎片的纹路都能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组类似 “能量引导图” 的图案。麦小青将碎片按纹路排列在沙地上,图案中央恰好对应着残骸主体核心舱的位置,而图案的延伸方向,竟指向大西洋 —— 也就是后来的百慕大三角区域。
“这图案像是一张地图,” 沈北看着排列好的碎片,“指向的方向有强烈的能量共鸣,说不定那里还有其他外星文明的遗迹。” 麦小青点头,将一块碎片贴在核心舱的舱门上,碎片的纹路与舱门凹槽完美契合,舱门传来轻微的 “咔哒” 声,却没有完全打开。“还需要更多碎片,” 老周在一旁说道,“暗星会炸毁的那些碎片里,肯定有关键部分。”
就在他们准备将残骸主体运走时,美军突然派人来接管现场,声称 “这只是一起气象气球坠毁事件”,要求考古队立刻撤离。“他们想掩盖真相,” 沈北小声对麦小青说,“但这些碎片和能量数据不会骗人,罗斯威尔事件绝对不是简单的气象气球。” 麦小青握紧手中的碎片,将其藏进贴身的口袋 —— 这几块碎片,后来成为他们研究 “能量枢纽” 系统的重要起点,也是连接罗斯威尔与百慕大的第一把钥匙。
幻觉破碎......
回忆到这里,飞船的通讯器突然响起,龙组支援飞船的信号出现在雷达屏幕上。沈北调整好通讯频道:“支援已到,准备突破西侧防御节点。” 麦小青将手中的罗斯威尔碎片收好,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1947 年罗斯威尔的相遇与博弈,仿佛是命运的伏笔,让他们一步步走向百慕大 “圣坛”,走向 “能量枢纽” 的核心秘密。
而关于当年美军 “气象气球” 的解释,以及民间目击者看到的 “碟形飞行器”“外星生物” 等证词,将成为记忆中的关键线索 —— 这些被掩盖的细节,不仅能还原罗斯威尔事件和霍尔教授阐述的完整真相,更能揭示暗星会早期势力如何从事件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为他们后来在百慕大的行动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