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周边地区。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时,红警军团的士兵们已经整装待发。
指挥所内,林骁指着墙上的军事地图,对集结的军官们说道:“日军东路主力已被我们歼灭,西路敌人暂时不敢轻举妄动。这正是我们扩大控制区的最佳时机。”
他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过,落在距离河口镇约十五公里的两个标记点上。
“这里,和这里,”林骁的声音铿锵有力,“是日军控制下的两座小型火车站。根据侦察,驻守的日军已经在昨夜仓皇撤离。”
赵铁柱眼前一亮:“指挥官的意思是,兵不血刃,拿下这两个战略要点?”
“正是。”林骁点头,“刘顺。”
“在!”已经颇具指挥官气质的刘顺应声出列。
“你带领民兵队伍,负责接收和管理这两个车站。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车站内的铁轨和配套设施,这些都是宝贵的金属资源。”
“明白!”刘顺敬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骁又转向赵铁柱:“一团抽调两个连,配合步战车排,负责沿途警戒和车站的防御部署。记住,速度要快,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控制。”
“是!”
命令下达后,河口镇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迅速集结,步战车轰鸣着驶出驻地,民兵队伍则准备好各种工具和设备,准备对车站进行改造。
王磊指挥的步战车排作为先头部队,率先驶向第一个目标——位于河口镇西北方向的白石滩车站。
行驶途中,王磊通过车载无线电与各车保持联络:“各车注意,保持战斗队形,注意观察沿途情况。虽然情报显示日军已撤离,但不可掉以轻心。”
四辆步战车呈菱形队形前进,车上的30毫米炮随时准备开火。然而一路上,除了几个在田间劳作、看见军队后慌忙躲避的农民外,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一小时后,白石滩车站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
“排长,车站看起来确实空了。”头车报告道。
王磊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车站内静悄悄的,月台上散落着一些行李和杂物,显然日军和车站工作人员撤离得十分匆忙。几节货运车厢还停在侧线上,其中一节车厢的门半开着,露出里面黑乎乎的煤炭。
“一班、二班占领制高点,三班随我进站搜索。”王磊下达命令。
步战车在车站外围展开,士兵们迅速下车,交替掩护着进入车站区域。经过仔细搜查,确认车站内确实空无一人。
“安全!”
“安全!”
搜索小组的报告陆续传来。
王磊这才走进车站站房,里面的情形让他不禁摇头。日军撤离时显然进行了破坏,通讯设备被砸烂,文件散落一地,墙上还用日语写着“必归”之类的标语。
“死要面子。”王磊冷笑一声,随即接通了与河口镇的联络,“指挥官,白石滩车站已确认安全,未发现敌军。请求后续部队进场。”
“收到。工程队一小时后抵达,做好警戒工作。”
就在王磊部署防御的同时,另一路部队也顺利抵达了第二个目标——位于河口镇东北方向的青石岩车站。情况与白石滩车站如出一辙,驻守的日军早已逃之夭夭,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车站。
当刘顺带领的民兵队伍抵达时,两个车站的接收工作立即展开。
“快,先把这些铁轨拆了!”刘顺指挥着民兵,“注意安全,拆下来的铁轨统一堆放,等待工程师处理。”
民兵们挥舞着各种工具,开始拆卸车站内外的铁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车站上空回荡,伴随着民兵们兴奋的交谈声。
“这下可好了,有了这么多铁轨,咱们能造更多武器了!” “可不是嘛,昨天那一仗打得真解气,小鬼子看见咱们的步战车,魂都吓飞了!”
与此同时,红警工程师们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在车站内建立了临时的金属转化站,将拆解下来的铁轨和其他金属制品转化为系统所需的金属单位。
“报告,白石滩车站预计可提供八千单位金属。” “青石岩车站预计可提供七千五百单位金属。”
听着不断传来的汇报,林骁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些资源,将为他下一步的扩军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就在红警军团紧锣密鼓地接收两个车站的同时,日军方面却是另一番景象。
关东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废物!全都是废物!”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狠狠地将战报摔在桌上,“一个精锐联队,竟然在一天之内就被全歼!这是什么部队?难道是苏联人插手了?”
参谋长官中村谦卑地低着头:“阁下,根据幸存者的描述,这支部队装备了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战车,火力凶猛,机动性极强。而且他们的步兵武器也十分先进,全是自动火器。”
“自动火器?新式战车?”梅津眯起眼睛,“查!一定要查清楚这支部队的来历!同时,命令第五、第七师团向该区域靠拢,务必在月底前消灭这股敌人!”
“可是阁下,”中村谨慎地提醒,“这两个师团原本是准备南下参加武汉会战的...”
“顾不了那么多了!”梅津打断他,“如果让这支敌军在东北站稳脚跟,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大本营的直接命令!”
“嗨依!”中村连忙立正敬礼。
在另一个方向,重庆方面也收到了相关情报。
“东北境内出现一支神秘部队,重创日军?”蒋介石看着手中的电报,眉头紧锁,“查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还没有确切消息,”戴笠恭敬地回答,“只知道这支部队火力强大,作战勇猛,使用的都是前所未见的武器装备。日军已经暂时停止了对华北的增援,调集重兵准备围剿。”
蒋介石沉思片刻:“继续关注。如果真是抗日力量,或许可以尝试接触。”
同样的情报也摆在了延安的案头。
“有意思,”毛泽东吸着烟,仔细研究着地图上标注的战况,“能在东北打开局面,这支部队不简单啊。通知我们在东北的同志,想办法与这支部队取得联系,但要谨慎,不要暴露自己。”
各方势力的目光,在这一刻都聚焦到了东北这片黑土地上。而处于风暴中心的红警军团,却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发展。
傍晚时分,林骁亲自视察了刚刚接收的两个车站。看着忙碌的士兵和民兵,以及堆积如山的铁轨,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指挥官,按照现在的进度,明天早上就能完成两个车站的铁轨拆解工作。”刘顺汇报道,“另外,我们在车站仓库里发现了一些日军来不及运走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和被服。”
“很好,”林骁点头,“粮食分发给参与工作的民兵和当地百姓,被服留给部队使用。”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资源储备更新:金属单位达到,石油单位320。】 【控制区扩展:新增两个战略节点,后勤保障能力提升20%。】 【警告:侦测到日军大规模调动迹象,预计新的进攻将在五至七日内发起。】
林骁眼神一凛。日军的反应速度比他预计的还要快,看来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
“通知各部队指挥官,一小时后回河口镇开会。”林骁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我们要在日军完成合围之前,先发制人!”
夕阳的余晖中,林骁站在车站的月台上,远望着蜿蜒伸向远方的铁路线。这条钢铁巨龙曾经是日军掠夺中国资源的工具,而现在,它将成为红警军团壮大的养料。
更激烈的战斗即将来临,但他的心中没有畏惧,只有期待。因为在他的身后,是一支正在快速成长的钢铁洪流,是一群忠诚无畏的红警战士。
下一次,当日军的重兵集团来袭时,他将给敌人准备一个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