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时光,弹指而过。新郑的枫叶已红过两遍,来自秦国的消息,通过紫兰轩隐秘的渠道,断断续续地传回。
甘月(弄玉)从紫女姐姐日渐舒展的眉宇间,从卫庄偶尔提及秦国局势时那不易察觉的缓和语气中,知道韩非在咸阳,初步站稳了脚跟。
“月月,根据情报反馈分析,韩非成功利用我们提供的预警,在‘八玲珑’刺杀中化险为夷。卫庄精准找到了玄翦真身,战斗虽激烈,但韩非毫发无伤。韩非已凭借其才学,在秦国朝堂初步打开局面,获得了秦王一定程度的赏识。” 2333的汇报带着一丝成就感。
然而,甘月的心并未完全放下。她深知,比明刀明枪的刺杀更危险的,是来自同窗李斯那隐藏在谦恭笑容下的妒火与杀机。她必须将这份担忧,以合乎情理的方式,再次传递给远在咸阳的韩非。
机会很快到来。一批来自秦国的丝绸和竹简运抵紫兰轩,其中夹杂着韩非写给紫女和张良的密信。在给紫女的信中,除了谈及公务,韩非还略带兴奋地描述了他与秦王嬴政的几次论政,言辞间虽保持克制,但那股遇到明主的知遇之感,以及施展抱负的畅快,依旧透过竹简传递出来。
甘月协助紫女整理这些物品时,状似无意地轻声感叹:“李斯大人与韩非公子师出同门,如今同在秦廷为臣,能相互照应,真是幸事。”
紫女闻言,却轻轻摇头,美眸中闪过一丝洞察世事的冷光:“同门之谊,在权力面前,有时反而更为脆弱。李斯此人,心思缜密,功利心极重。非公子才华过于耀眼,对他而言,恐非福气。”
甘月心中一动,立刻顺着话头,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姐姐说的是……妾身曾听市井游侠闲谈,说有一种珍禽,羽毛过于艳丽,容易招来同类嫉妒,甚至引来杀身之祸。若这只鸟懂得偶尔收敛光华,或与其他羽毛平常的鸟儿稍显亲近,是否更能安稳度日?”
紫女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刻听出了甘月的弦外之音。她深深看了甘月一眼,眼中带着赞许:“妹妹此言,颇有道理。” 在随后给韩非的回信中,紫女除了例行情报和关切之语,特意加入了甘月这番“珍禽之喻”,并以自己的口吻加以强调,提醒韩非注意木秀于林之风,尤其要留意同僚,特别是那位“同门”的心思。
“信息已通过紫女渠道加密传递!预计韩非收到后,会结合月月之前的‘藏锋’之论,加深对李斯的警惕。” 2333分析道。
数月后,新的密信传回。信中,韩非的语气明显沉稳了许多。他提到,秦王虽欣赏他的学说,但秦廷律法森严,派系错综复杂,行事需格外谨慎。在描述一次与李斯共同主持的律法修订事宜时,韩非的笔触耐人寻味:
“……斯兄才思敏捷,于秦律精要处见解独到,吾多有请教。然每论及《孤愤》、《五蠹》之深意,斯兄常顾左右而言他,或言‘此皆理想之论,于秦之实务恐难契合’。吾深以为然,秦地务实,空谈无用,故近日多与斯兄探讨律令条文之细则,于实务处下功夫。秦王亦赞吾等脚踏实地。”
甘月读到此处,心中稍安。韩非听懂了她的警示。他不再一味在秦王面前展现那些惊世骇俗的宏大理论,而是巧妙地“藏锋”,将才华倾注到具体的律法实务中,并且主动将李斯拉入合作,至少在表面上营造出“同门协力”的景象。这既满足了秦王对实效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李斯可能产生的“被超越”的焦虑,至少暂时避免了李斯的激烈反弹。
“策略生效!韩非正在调整在秦国的生存策略,从‘锋芒毕露’转向‘藏锋务实’,并尝试与李斯建立表面上的工作同盟。生存概率提升15%!” 2333给出了积极的数据反馈。
然而,甘月明白,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李斯的妒忌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韩非的才华和潜力依旧存在,就像悬在李斯头顶的利剑,这根刺就永远拔不掉。咸阳的月光,注定清冷而孤寂,韩非的秦国之行,依然如履薄冰。
但至少,在她的干预下,历史的车轮似乎微微偏转了一个小小的角度。深潜的知更鸟,其鸣声虽微,却已悄然荡开了几圈涟漪,影响着千里之外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