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州的天空,因为两位主要领导的理念之争,仿佛总是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霾。高育良与李达康之间的矛盾,在经过数次或明或暗的交锋后,终于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开始喷发出灼人的岩浆,再也无法掩饰。
矛盾的公开化,始于一次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正是祁同伟那份经过修改的老旧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方案。虽然祁同伟竭力在其中寻找平衡,试图弥合分歧,但在高育良和李达康眼中,这份方案依然带着过于浓重的对方色彩。
李达康率先开火,他指着方案中试点先行、分期三年的规划,语气冷峻:育良书记,同伟同志,我还是认为这个节奏太慢了!三年?吕州等不起三年!周边地市都在大步前进,我们这样小步慢跑,只会被越甩越远!这个片区必须作为整体,一年内完成搬迁和土地平整,为新城建设腾出空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高育良端着茶杯,慢条斯理地吹了吹浮叶,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达康市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改革要蹄疾,但更要步稳。三千多职工的生计,不是一句就能轻轻带过的。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冒进带来的风险,我们谁都承担不起。我认为同伟同志这个的思路就很好,既体现了担当,也控制了风险。
风险?李达康毫不客气地打断,最大的风险就是无所作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这才是对吕州人民最大的不负责任!育良书记,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
达康同志!高育良的脸色沉了下来,放下了茶杯,声音也提高了些许,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是尊重不尊重客观规律的问题!脱离实际的高速度,就是蛮干!是要栽大跟头的!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其他常委们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两位一把手如此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在吕州市委常委会的历史上实属罕见。祁同伟坐在那里,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意识到,自己精心打磨的方案已经不再是重点,自己只是导火索,两位领导积压已久的矛盾终于借题爆发,摊到了桌面上。
这次不欢而散的常委会,如同一颗炸雷,迅速传遍了吕州乃至汉东的官场。高育良与李达康失和的消息,再也捂不住了。
而就在吕州矛盾公开化的同时,林城的李为民也遇到了新的麻烦。在四省联动项目的一个关键标段招标过程中,李洋——这位一直与李为民明争暗斗的市委副书记,再次出手了。
李洋指使亲信,在资格预审环节设置特殊条款,试图将一家与李洋关系密切但实力不足的公司塞进来。同时,他还暗中授意几个部门,在项目审批环节故意拖延,制造障碍。
书记,李洋副书记这次的做法很巧妙,秘书向李为民汇报时面色凝重,所有程序表面上都合规,但明显是在给项目使绊子。他还在下面散布言论,说四省联动项目摊子铺得太大,会拖垮林城财政。
李为民面色冷峻。他料到李洋等人会反扑,却没想到对方如此不择手段。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权力斗争范畴,这是在损害林城的发展大局。
通知招标办,所有条款必须公平公正,不允许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李为民斩钉截铁,至于那些故意拖延的部门,让纪委去查,看看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
就在李为民准备对李洋的阻挠进行反击时,汉东省委,古建明书记的办公室内,气氛同样凝重。
办公桌上,放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一份是吕州市委关于老旧工业区改造的请示,附带着高育良和李达康意见相左的情况说明;另一份是林城市委关于四省联动项目推进中遇到人为障碍的汇报。
赵立春坐在古建明对面,眉头紧锁:古书记,吕州高育良和李达康再这么闹下去,不是办法啊。一个求稳,一个求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工作没法开展!已经影响到吕州的整体发展态势了。还有林城那边,为民同志压力很大,李洋这些人明里暗里地使绊子。
古建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脸色不太好看。他对于高育良和李达康的矛盾早有耳闻,但发展到如此公开化的地步,甚至需要省委来出面协调,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这显得他这个省委书记掌控力不足。
班子不团结,是最大的内耗!古建明语气严肃,立春同志,你亲自找高育良和李达康谈一次话,代表省委给他们敲敲警钟!吕州的工作不能停,更不能乱!让他们必须找到合作的方式,如果实在磨合不了,省委就要考虑调整班子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林城的李洋,你也要适当敲打。四省联动是省委的重大决策,任何人都不允许从中作梗!告诉李洋,要摆正位置,服从大局!
赵立春点头称是,但心中另有盘算。他既不愿看到高育良或李达康任何一方坐大,也不希望李为民在林城过于顺利。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他想要的。
消息很快传到了吕州和林城。
高育良在接到赵立春的电话后,脸色阴沉。他知道,省委已经对他们的矛盾感到不满,这对他这个市委书记相当不利。
李达康则是不以为然,在办公室对秘书说:古书记和赵省长太过谨慎了!改革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
而在林城,李洋在接到赵立春的后,虽然表面上收敛了一些,但暗地里的小动作依然不断。他对手下说:赵省长这是在做姿态给古书记看。我们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祁同伟在吕州的处境越发艰难。高育良和李达康的矛盾公开化后,他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地在两人之间周旋。每天都要面对两位领导截然不同的工作指示,让他身心俱疲。
深夜,祁同伟再次给李为民打电话求助:学长,我现在真是左右为难。高老师要我稳妥,李市长要我快速,我该怎么办?
李为民沉思片刻,说:同伟,既然两位领导意见相左,你就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把你调研的情况、群众的意见、专家的建议,都摆到桌面上。记住,你不是任何一方的传声筒,你是吕州的常务副市长,要对吕州的发展负责。
这番话让祁同伟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简单地在高育良和李达康之间做选择,而应该立足于吕州的实际,找到最适合的发展路径。
裂痕已经难以掩盖,汉东政坛的暗流正在加速涌动。无论是吕州的高育良与李达康,还是林城的李为民与李洋,都在进行着一场关乎前途命运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汉东省未来的政治格局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