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上午,京城笼罩在节日的宁静与祥和中。李为民跟随爷爷,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穿过戒备森严的岗哨,驶入一处环境清幽、看似寻常却意义非凡的院落。
与想象中奢华威严不同,南巡老人的会客室十分简朴,甚至有些陈旧。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映照在老人慈祥而睿智的脸上。他穿着一身普通的中山装,正戴着老花镜看报,见爷孙二人进来,便放下报纸,笑容和煦地站起身。
“太行同志,过年好啊!这位就是为民吧?快请坐,快请坐!”老人声音洪亮,态度亲切得像一位邻家老者,瞬间化解了李为民心中大部分的紧张。
“首长过年好!”爷爷恭敬地问候,并示意李为民。
李为民上前一步,微微躬身,不卑不亢:“首长好,我是李为民。”
“好,好!果然是一表人才,精气神十足!”南巡老人上下打量着李为民,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坐,都坐,到了我这里,就不用拘束了。”
工作人员奉上清茶后便悄然退下。南巡老人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看似随意地开启了话题:“为民同志,你在金山镇干得很好啊!搞合作社,盘活老厂子,思路活,办法实,让一个贫困镇子旧貌换新颜,很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老人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向李为民,“你那份关于北方老大哥家里的‘分析报告’,可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也高兴得睡不着觉啊!你这是立了大功,为国家抢占了战略先机!”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从这位决定着国家航向的老人口中听到如此直白的肯定,李为民还是感到一股热流涌遍全身。他稳住心神,谦逊地答道:“首长过奖了。我只是尽了一个党员、一个干部的本分。能看到国家因此受益,我就心满意足了。”
“不居功,不自傲,好!”南巡老人赞许地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过,功劳先放一边。今天叫你来,一是想见见你这个小诸葛,二是想听听你这个在基层和机关都历练过的年轻人,对我们国家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有什么看法?随便聊,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有负担。”
真正的考验来了!李为民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在最高层心目中分量的关键时刻。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快速在脑海中梳理着前世记忆与今世实践的融合思考。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开始陈述:“首长,那我就结合在基层和市里工作的一些体会,大胆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我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两种主义的本质区别。我们的改革,胆子应该再大一点,步子应该再快一点,更加旗帜鲜明地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做的,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运行,而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比如在金山镇,我们搭建产业平台、推行服务专员,就是尝试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和引导功能,而不是代替企业去决策、去经营。”
南巡老人听得极其专注,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着,眼中精光闪烁。
李为民继续道:“第二,关于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我们现在强调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这是正确的战略。但我认为,也要未雨绸缪,开始考虑如何带动内陆地区,尤其是像我们林城这样的中部地区发展。可以借鉴沿海经验,但有不能照搬,必须找到符合内陆实际的发展路径。同时,对外开放要更加深入,不仅要引进资金和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规则,倒逼我们内部的改革。甚至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比如一些沿江、沿边地区,进行更大胆的开放试点。”
“第三,关于科技和人才。”李为民语气加重,“这次北方巨变,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掌握。国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起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对于像这次引进的专家人才,不仅要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更要给他们创造能够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事业平台。”
他还谈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金融体系的风险与机遇等一系列问题。他的论述,既有宏观的战略高度,又穿插着来自金山镇和市发改委的具体案例,逻辑清晰,见解深刻,许多想法甚至超越了当前的主流认知,直指改革深化面临的核心难题与未来方向。
他没有引用任何超越时代的知识,而是将前世的经验智慧,完美地融入到了对当前国情和实践的深刻剖析之中,使得他的观点既具有前瞻性,又显得合情合理,源于实践。
整个过程中,南巡老人几乎没有打断他,只是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细节,目光中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
当李为民结束陈述,谦逊地表示“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想法,请首长批评指正”时,南巡老人缓缓靠回沙发背,沉默了片刻,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说得好啊!”老人猛地一拍沙发扶手,声音中气十足,脸上洋溢着发现瑰宝般的喜悦,“思路清晰,眼光长远,脚踏实地,又敢想敢言!为民同志,你不只是一个能干事的好镇长,更是一个有战略思维、有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
“国之栋梁”四个字,从南巡老人口中说出,其分量之重,让一旁的李太行老爷子都为之动容!
南巡老人越看李为民越是欣赏,感慨道:“我们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打仗,搞建设也是摸索着来。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有实践,更有我们当年不具备的全球视野和理论深度!看到你,我就看到了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
他站起身,走到李为民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沉下心来,在基层继续磨练,把学问做得再扎实些,把本事练得再过硬些!将来,国家需要你扛更重的担子!”
“请首长放心!李为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身!”李为民挺直腰板,庄严承诺。
离开那座简朴而意义非凡的院落,坐进车里,李为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这次“拜年”,不仅彻底赢得了最高层的认可和期许,更为他未来的道路,铺就了无比坚实的基石。
潜龙已得真龙赏识,风云际会,只待其时!而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金山镇,投向了那片他将要用汗水和智慧,继续书写传奇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