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振邦的电话,如同在迷雾中投射下一道刺目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前路,却也让人看清了脚下遍布的荆棘与陷阱。沙瑞金的空降,不仅仅是人事调整,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目标明确的权力布局。李为民深知,自己这个“赵立春旧部”的标签,在这场权力更迭中显得尤为刺眼。
在沙瑞金预定到任日期的前一周,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炸响了整个汉东官场——
新任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在未提前通报省委常委会的情况下,经请示沙瑞金并获授权后,直接指挥省纪委办案人员,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为由,对赵立春在任时的大秘书、现任省发改委副主任的刘新建,采取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刘新建!这个名字在汉东官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是赵立春的绝对心腹,更是赵立春在任后期许多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的实际操盘手,掌握着赵立春时期最核心的机密和利益输送网络。动刘新建,无异于直接斩向赵立春势力的中枢神经,其象征意义和实际冲击力,远超之前任何一次反腐动作。
这一记重拳,来得如此迅猛、精准,且完全绕过了汉东原有的权力运行轨道,由沙瑞金带来的新任纪委书记直接操刀,其威慑力不言而喻。这明确无误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沙瑞金人未到,刀已出鞘,而且这把刀锋利无比,直接对准了赵立春时代的核心圈层,毫不留情。这是新班子在立威,在宣示:旧有的规则和庇护已经失效,一个新的时代以铁腕的方式开启了。
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李为民正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听取关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秘书匆匆进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纵然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李为民,在听到“刘新建被田国富带走了”这几个字时,心脏也是猛地一缩,握着钢笔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指节微微泛白。但他脸上的表情依旧控制得极好,只是眼神瞬间变得格外深邃。他微微颔首,示意秘书出去,然后目光扫过会场,声音平稳地请汇报的同志继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而,会场内细微的骚动和诸多官员眼中难以掩饰的惊惶,却暴露了这条消息带来的巨大震撼。每个人的心中都在翻江倒海,猜测着下一个会轮到谁。
会议一结束,李为民立刻回到办公室,反手锁上了门。他需要独处,需要冷静地消化这个极具冲击力的信息。刘新建的被查,意味着沙瑞金和田国富手里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指向赵立春本人或其核心圈子的确凿证据。这绝不是孤立案件,而是一场系统性清算的开始。赵立春时代积累下来的种种问题和关系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拷问。
他站在窗前,望着省委大院的方向,眉头紧锁。田国富这一手,既是敲山震虎,也是在逼蛇出洞。他们在观察,在汉东这片盘根错节的土地上,哪些人会因为刘新建的落马而惊慌失措,露出马脚;哪些势力会因此产生裂痕,甚至主动投诚。
李为民迅速在脑海中梳理着自己与刘新建的交集。作为常务副省长,他与刘新建在工作上必然有接触,尤其是在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上。但他始终恪守底线,所有往来均严格遵循程序和规则,没有任何超越界限的私人交情和经济往来。这是他多年来谨守的原则,此刻成了他最重要的护身符。然而,政治的复杂性在于,有时候无需实质问题,仅仅是“关联”和“怀疑”,就足以让一个人陷入困境。
他意识到,沙瑞金和田国富的的组合,远比想象中更具攻击性。田国富作为纪律检查机关的首脑,负责“拔钉子”、“清障碍”,而沙瑞金则坐镇中枢,掌控全局。他们的配合默契,手段老辣,第一把火就烧得如此之旺,显然是有备而来,决心极大。
此刻,任何轻举妄动都是危险的。他不能表现出过度的关注,更不能试图去打探什么,那只会引火烧身。他也不能显得过于沉默,那可能被解读为心虚。他必须表现得一如既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用绝对的冷静和无可指摘的工作状态来应对。
他拿起内线电话,平静地吩咐秘书:“通知下去,原定下午的调研行程不变。另外,请发改委把下半年重点项目清单和资金需求再细化一下,明天上班前放到我桌上。”
他必须让所有人看到,他李为民,依然是那个沉稳干练、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常务副省长,汉东省政府的“大管家”。外面的惊涛骇浪,不能影响他履行职责,推动发展。
然而,在他内心最深处,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已然升起。刘新建的倒下,只是一个开始。这场由沙瑞金主导、田国富执刀的暴风雨,才刚刚拉开序幕。下一个被卷入风暴眼的会是谁?李为民不知道,但他清楚,自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更猛烈的冲击。汉东的天,已经彻底变了颜色,而他,必须在这变幻莫测的天色下,找到自己新的航向和立足之地。惊雷已响,暴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