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峰下,万籁俱寂。
数千道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尽数聚焦在那缓缓行来的一行人身上。空气凝滞,唯有山风穿过林梢,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序曲。
青冥子在林青阳与沈孤雁的小心搀扶下,步履略显蹒跚,那空荡荡的左袖在风中轻摆,刺目而悲怆。然而,他的脊梁依旧挺得笔直,头颅微微昂起,那双曾经映照天地、如今内敛了万千风云的眸子平静地扫过全场。无需言语,仅仅是他的存在,那属于“天人”的、即便重伤亦未完全消散的渊渟岳峙之气,便让躁动的人群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心中油然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期待。
林青阳与沈孤雁紧随其后,两人气息沉凝,虽年轻,但历经北疆血火、海外寻师、小半生潜修所磨砺出的气度,已卓然不凡。顾云帆、生死怪医灰鹄与素心,亦步亦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相同的凝重与决绝。
他们穿过自动分开的人群,走向那临时搭建、却仿佛承载着天下重量的木制高台。
顾云帆率先登台,这位一路背负血信、奔波万里、憔悴不堪的儒门宗师,此刻强行提振精神,目光灼灼地扫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清了清沙哑的喉咙,声音以内力送出,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天下英豪,各道同仁!今日我等汇聚于此,非为私怨,非为名利,实因社稷倾危,苍生倒悬,已至生死存亡之秋!”他声音悲怆,带着泣血般的控诉,“暴君无道,宠信妖邪,于京师重地,行那戕害幼童、屠戮百姓、以生灵为药引之禽兽暴行!其罪滔天,人神共愤!”
他猛地转身,对着青冥子深深一揖:“值此危难之际,天下不可无主,义师不可无首!顾某不才,与少林枯智神僧、太华长冲道长及各路豪杰共议,一致公推——天人青冥子前辈,为我等抗暴同盟总盟主! 唯青冥公之德望,唯天人之威仪,可凝聚天下之心,可引领我等斩妖除魔,还世间以朗朗乾坤!”
话音刚落,少林方丈枯智神僧高宣佛号,声如暮鼓:“阿弥陀佛,青冥公乃天下正道支柱,老衲与少林,唯青冥公马首是瞻。”
长冲道长拂尘一摆,剑气隐现:“太华山,附议!愿奉青冥公号令!”
台下,来自北莽、南璃、西域及各路江湖豪杰,无论此前心中有何计较,在此刻,面对那位即便重伤亦如定海神针般的身影,皆纷纷抱拳躬身,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应和:
“愿奉青冥公号令!”
“请青冥公主持大局!”
青冥子在沈孤雁的搀扶下,缓缓向前一步。他并未推辞,此刻亦容不得他推辞。他目光平和却深邃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愤怒、或期盼、或坚定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并不洪亮,甚至带着一丝伤后的虚弱,却奇异地压下了所有的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仿佛直接在心头响起:
“诸位道友,武林同仁。”他顿了顿,仿佛在积蓄力量,“今日之会,非为一门一派之兴衰,非为一族一地之存亡。暴君与妖道所为,已非寻常之恶,乃掘我人族之根基,断我文明之传承!彼等视万民如草芥,以同胞为资粮,此等行径,天人共戮!”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故此战,非私仇,乃公义!非叛乱,乃守护!守护的是生而为人的底线,守护的是这天下亿兆黎民生存之权利! 吾等今日在此,便是要告诉那倒行逆施者,这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人心不可欺,天道不可违!”
“盟主之位,青冥子愧领。然吾伤躯难愈,恐难亲临战阵。在此,吾有一议,亦是一命——”他目光转向身旁侍立的林青阳,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托付,“吾徒林青阳,虽年齿尚轻,然修为已至大宗师后期,心性坚韧,历经磨砺,更于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心系苍生。吾指定其为我之 ‘代盟主’ ,兼 ‘前军总指挥’ ,凡同盟一应具体战守事宜,皆由其临机决断,各方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此令,即日生效!”
此言一出,台下虽有细微骚动,但更多的是一片赞同之声。林青阳的名声、实力与在北疆和紫宸殿的表现,早已传遍天下,此刻由青冥子亲口指定,无人能提出异议。
林青阳上前一步,对着青冥子深深一拜,随即转身面向群雄,抱拳环揖,声音清越而坚定:“青阳年少德薄,蒙师尊与诸位前辈信任,委以重任,惶恐之至!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阳在此立誓,必竭尽所能,与众位同道并肩而战,不诛妖师,不弑暴君,绝不罢休!”
顾云帆适时高声道:“盟会第一议决:即刻以同盟之名,通告万知楼,将其相与罪证,公之于天下!让四海皆知京师暴行,让九州共讨无道昏君!”
顾云帆再次上前,从怀中郑重取出那封以油布包裹的血信。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平复翻涌的心绪,随即,用那饱含悲愤与沉痛的声音,一字一句,再次将张骏百户那字字泣血的绝笔,公之于众。
当他读到“剜取心脏”、“凿开眉心”、“尸骸填坑”时,台下已是一片死寂,唯有粗重的喘息声和压抑的抽气声。当读到“贫民窟为之一空”、“整村青壮失踪”时,那股死寂瞬间被点燃!
“畜生!”
“禽兽不如!”
“杀了那昏君!宰了那妖道!”
怒吼声、痛骂声、兵刃出鞘的铿锵声汇成一片,冲天的杀气与怒意几乎要掀翻接天峰的云盖!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之前或许还有各自的小算盘,但在此刻,这血淋淋的真相面前,所有的私心都被那滔天的义愤所淹没。
就在这时,一袭素雅锦袍的苏云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高台。她容颜清丽,此刻却面罩寒霜,眼中是压抑了数十年的仇恨与今日新添的滔天怒火。
“诸位英雄!”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金石之音,“我,江南桃花坞苏氏,苏云袖!想必有人还记得,数十年前,金陵桃花坞苏家满门七十三口,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为何?只因当年那昏君,为求一己私欲,构陷我苏家谋逆,杀人夺宝!”
她环视台下,眼中泪光与怒火交织:“旧恨未雪,新仇又添!如今,这昏君变本加厉,竟行此天人共愤之举!他视人命如草芥,视天下为私产!我苏家,世代商贾,虽无绝世武功,却知‘道义’二字!今日,我代表江南苏氏,在此立誓——”
她猛地提高声调,声音传遍四野:“我江南苏氏,愿倾尽百年积累之所有资财,散尽家业,以供义师粮草军械、抚恤伤亡、传递情报!直至乾坤朗朗,邪魔尽除,天下靖平!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紧随其后,苏会长也大步上台,苍老的面容上满是决绝:“老夫苏正风,以苏氏商会会长之名,附议云袖之言!苏家所有商路、仓库、人脉,从即日起,悉数听候同盟调遣!皇帝不仁,休怪我等商贾不义!这江山,不能再由这魔头坐下去!”
商贾巨富的全力支持,如同给熊熊燃烧的怒火又浇上了一桶热油!这意味着,义师将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后勤保障!士气瞬间攀升至顶峰!
激昂的情绪稍缓,现实的战略问题便摆上了台面。
丐帮一位九袋长老率先吼道:“还等什么!盟主也有了,钱粮也有了,真相大白了!咱们这里高手如云,直接杀上京师,宰了那狗皇帝和妖道,速战速决!免得夜长梦多!”
“对!直捣黄龙!”
“杀进京城去!”
许多江湖豪客纷纷附和,群情汹涌。
北莽右大汗孛儿只斤·乌维,眼神锐利,也沉声开口,带着草原特有的彪悍:“本王以为,诸位江湖好汉所言有理。当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若觉力量不足,我北莽铁骑可陈兵边境,甚至……若诸位同意,本王可遣一支精锐,借道边关,直扑京师,助诸位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静。引外兵入中原?这可是极其敏感的话题!
果然,太华长冲道长立刻拂尘一摆,断然反对:“不可!大汗好意心领,然引外兵入中原,千古禁忌!其间牵扯太多,后患无穷!此举万万不可!”
少林枯智神僧也缓缓摇头:“阿弥陀佛,乌维大汗,非是我等不信,实乃此例一开,恐引狼入室,神州板荡,非苍生之福。稳妥为上。”
左大汗察提·帖木儿也拉了拉乌维的衣角,低声道:“乌维,此议过激了。”
长冲道长继续阐述稳妥派的观点:“贫道以为,当以万知楼为先导,将暴行广传天下,使皇帝民心尽失。同时,我等联络各地尚有良知的官员将领,切断朝廷漕运钱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是万全之策。强攻京师,城高池深,悬镜司与京营兵马亦非虚设,恐伤亡惨重,正中对方下怀。”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目光都投向了高台之上的林青阳。
林青阳沉吟片刻,朗声道:“诸位,请听我一言。激进与稳妥,各有道理。然我以为,当 ‘奇正相合,文武并举’!”
他目光扫视全场,分析道:“文攻为正:即刻请万知楼及所有渠道,将血信内容与京师惨状,编成檄文、话本、歌谣,传遍大晋每一个角落!不仅要让百姓知道,也要让各地官员、边军将士知道!我们要让皇帝坐在那龙椅上,也能听到天下的骂声,让他众叛亲离,根基自毁!”
“武备为奇:我同盟主力,不必急于强攻京师,可先于南璃边境集结,练兵备战,震慑大晋朝廷。同时,需组建一支绝对精锐的 ‘斩邪’小队,由各派顶尖高手组成。”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待天下舆论沸腾,朝廷内部生变,时机成熟之时,这支小队将执行最关键的任务——潜入京师,刺杀国师,摧毁丹房,从根本上斩断这罪恶之源!”
他最后斩钉截铁地说道:“诛杀国师,摧毁邪法,便是断了皇帝长生的妄想,亦是瓦解其抵抗意志的关键!此战之核心,在于此!”
这个方案,既避免了盲目强攻的损失,又给出了明确而关键的打击目标,同时兼顾了舆论战和心理战,显得更为周全和老练。台下众人细细品味,多数人都缓缓点头,表示认可。即便是激进派,也觉得“斩邪”小队直取核心的提议,比漫无目的的强攻更有效率。
与此同时,南璃五圣教主带来好消息,凭借其与南璃王室的深厚旧谊,已说服南璃朝廷(虽未公开出兵支持),但将与晋国武威城遥相对峙的边境重镇“望北关” ,暂时移交义师使用,作为前进基地和战略支点。
就在盟会议事渐趋一致之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几个看似普通的江湖客,眼神闪烁,悄悄将林青阳提出的“文攻武备,奇兵斩首”的战略要点,以隐秘的方式记录并传递了出去。他们是悬镜司早已安插或收买的棋子。
几乎与此同时,一名风尘仆仆、作商旅打扮的男子,在苏家心腹的引领下,秘密来到了林青阳与顾云帆临时的营帐。他取出一枚二皇子朱靖淳的信物,低声道:“林宗师,顾山长,殿下命小人传来密信。陛下……已完全被国师操控,京城戒严,丹房守备增强了数倍,且……似乎对诸位可能的行动,早有预料,布下了陷阱。殿下愿提供京城最新布防图及悬镜司部分调动规律,助义师一臂之力……”
消息有好有坏。二皇子的内应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朝廷“早有预料”的迹象,也让林青阳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
盟会最终决议的前夜,青冥子将林青阳单独唤至峰顶一处僻静的岩石旁。夜色如水,繁星满天。
“青阳,”青冥子的声音比白日更显虚弱的同时又带有一丝愧疚,“为师能做的,不多了。前方之路,荆棘密布,强敌环伺,那国师……深浅难测。”
他让林青阳取出一直随身携带的那枚代表青冥子亲传弟子身份的非金非玉、刻有云纹与“青冥”二字的长方玉牌,此令随我多年,今日,便再予它一层意义。”
话音未落,青冥子并指如剑,指尖骤然亮起一点微弱却纯粹到极致、仿佛蕴含着一丝宇宙生灭奥秘的毫光!他脸色瞬间变得透明,所有残存的天人内气如同百川归海,疯狂地涌入那点毫光,随即被他缓缓按入令牌之中!
令牌轻轻一震,表面流光一闪而逝,恢复了古朴模样,但握在手中,却能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内敛到极致的浩瀚力量潜伏其中。
“此乃为师……最后所能给予。”青冥子做完这一切,身体晃了晃,几乎脱力,被林青阳急忙扶住。他气息萎靡,脸上再无一丝血色,仿佛烛火在风中摇曳,“关键时刻……或可护你一次……或可配合你……发出一击……慎用……”
“师尊!”林青阳接过令牌,感觉重如山岳,看着师尊为了自己几乎耗尽最后元气,眼眶瞬间红了。
“莫做儿女之态……”青冥子勉强笑了笑,“去吧……带领他们……走下去……”
翌日,朝阳喷薄而出,将接天峰染上一层金边。
经过最后的商议,同盟正式采纳了林青阳的战略。高台之上,顾云帆代表闭关静养的青冥子,主持誓师。
“诛邪卫道,就在今朝!”
“不除国贼,誓不还师!”
冲天的怒吼声震四野。
林青阳一身劲装,立于帅旗之下,目光扫过台下斗志昂扬的各方英豪,沉声下令:“传令!三军开拔,目标——南璃望北关!”
苏家的庞大机器早已开动,无数的粮草、军械、药材开始通过隐秘的商路,源源不断向望北关汇聚。
义师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向南璃边境涌动。林青阳最后望了一眼接天峰的方向,将那块蕴藏着青冥子最后力量的令牌紧紧握在手中,转身,汇入了滚滚洪流。一场席卷天下的正邪之战,终于进入了倒计时。而京师深处,那两双冰冷的眼睛,也正透过重重宫墙,望向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