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专案组的证据分析室里,空调的冷风带着文件油墨的气息在空气中流动。江澈推门而入时,作战靴的鞋底敲击着地面,发出沉稳的回响。他脱下沾着东南亚潮湿气息的外套,露出里面深色的作战服,腰间的战术腰带还未卸下,上面挂着的手铐、多功能军刀与录音笔,都还残留着卧底生涯的紧张余温。桌面上,他刚摊开的物证层层叠叠,从加密U盘、纸质交易记录副本到微型存储卡,每一件都像一块拼图,正等待被组合成揭露黑暗的完整图景。
“这不是零散的交易碎片,而是一套覆盖‘货源-生产-分销-终端-结算’的全链条证据。”江澈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那是长期在黑市交易中刻意压低嗓音、伪装身份留下的痕迹。他拿起一枚外壳磨损严重的加密U盘,上面用激光刻着极小的“东南亚区3号”字样,“我以‘中东军火商代理人’的身份渗透,花了整整三个月才摸到‘血色黎明’的核心交易圈。从陈景明的海外生产基地到终端买家的手中,每一个环节的规则、利益分配、安全协议,都在这里面。”
技术人员接过U盘,插入专用的加密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一份色彩标注的交易流程图跃入眼帘。江澈走到屏幕前,指尖划过那些代表物流节点、资金流向的箭头:“源头是陈景明分散在全球的三个秘密生产基地——非洲加蓬的雨林工厂、巴西亚马逊的地下溶洞、挪威北部的废弃煤矿。这三个基地分工明确:加蓬基地生产基础版Y-327,巴西基地负责进阶版的毒性优化,挪威基地则专注‘深渊变种’的研发与样本储备。”
他点击鼠标,调出加蓬基地的物流记录:“所有试剂生产完成后,会被装入特制的防辐射、防扫描金属容器,表面伪装成‘工业催化剂’,通过无国籍商船运至东南亚的三个中转仓储点——泰国曼谷港的隐秘货柜区、马来西亚槟城的私人码头、印尼雅加达的废弃仓库。这三个仓储点由‘血色黎明’直接指派专人看管,代号分别是‘鹰’‘蛇’‘狐’,都是陈景明早年在瀚海重工的旧部,忠诚度极高。”
江澈顿了顿,补充道:“我在曼谷仓储点潜伏时,亲眼见过他们的交接流程。商船靠港后,不会走正规清关通道,而是由‘鹰’带着武装人员在深夜接驳,用改装过的冷链货车运至仓储点。货车的车厢内壁装有铅板,能屏蔽试剂的生物信号,躲避海关的辐射检测。这三个仓储点已经被我们联合当地警方捣毁,共缴获基础版Y-327试剂427支、进阶版89支,还有12套未组装完成的试剂生产设备。”
屏幕切换到资金流页面,密密麻麻的比特币转账地址让在场众人咋舌。“一级分销商的拿货价有严格标准:基础版Y-327每支3万美元,进阶版10万美元,‘深渊变种’样本不对外零售,仅对核心买家定向供应,单支报价50万美元。”江澈调出一份标注着“机密”的价格表,“但要成为一级分销商,门槛极高:首先得向‘血色黎明’平台缴纳50万美元的保证金,证明资金实力;其次要提供‘无警方背景’的第三方担保,这个担保方必须是黑市上有一定声望的犯罪集团;最后还要通过平台的‘忠诚度测试’——通常是完成一笔涉及1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且不被警方察觉。”
他指向其中一串被红笔圈出的转账地址:“这些分销商的货款,不会直接转给陈景明,而是先进入‘血色黎明’的匿名资金池。平台会抽取20%的交易佣金,剩下的80%再按比例分配:陈景明团队拿60%,负责仓储、物流的‘血色黎明’区域负责人拿15%,剩下的5%作为‘安全基金’,用于支付‘清理队’的灭口费用、销毁证据的成本。我在交易时,悄悄在转账钱包里植入了追踪程序,这些资金最终都指向了陈景明在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以及一个代号‘灯塔’的加密钱包——这与我们之前在核心硬盘中发现的‘灯塔’组织资金池完全匹配。”
说着,江澈从战术腰带的内侧口袋里掏出一支银色录音笔,外壳上还留着一道划痕。“这是最关键的直接证据。”他按下播放键,录音笔里传出嘈杂的环境音,夹杂着海浪声和远处的轮船鸣笛——那是在泰国芭堤雅的一艘私人游艇上录制的,是江澈与一级分销商“刀疤李”(李伟)的谈判现场。
“每笔交易必须线下对接,地点选在无监控、易撤离的地方——码头、废弃工厂、跨境货车的车厢,或者像这样的游艇上。”录音笔里传出“刀疤李”粗哑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试剂用双层密封容器装,外面裹上铅箔,过安检绝对查不出来。交易完成后,你得在24小时内更换所有通讯设备,手机、卫星电话全扔海里,以后咱们只通过平台的加密频道联系,谁也别问谁的真实身份,问了就是死路一条。”
江澈的声音在录音中响起,刻意伪装得带着中东口音:“我要的货量很大,基础版50支,进阶版20支,能不能便宜点?另外,我的客户需要试剂能通过皮肤接触传播,潜伏期至少72小时,能不能做?”
“便宜不可能,平台有统一价,谁敢降价,‘清理队’第一个找他麻烦。”“刀疤李”的声音顿了顿,“不过你要的定制化服务可以做,加30%的费用,陈先生那边会安排技术人员调整配方。但你得提供目标人物的基因检测报告,确保试剂能精准起效。还有,买家必须提供‘用途证明’——地下诊所的患者病历、犯罪集团的行动计划书都行,平台要备案,避免卖给条子卧底。”
录音中还传来“刀疤李”的抱怨:“最近货太紧了,加蓬基地那边好像出了点问题,产能下降了一半。好几个分销商都在抢货,上周‘蛇’和‘狐’还因为争夺一批进阶版的货,在槟城火并了一场,死了三个人。”
江澈按下暂停键,解释道:“这印证了我们的判断,陈景明的生产基地受限于原料供应和技术瓶颈,产能一直不稳定,这也导致一级分销商之间矛盾尖锐。我利用这一点,故意向‘蛇’透露‘狐’私藏了一批货源,引发他们的内讧,最终协助警方将两人全部抓获。另外,‘刀疤李’提到的‘清理队’,就是‘血色黎明’专门的灭口小组,由前特种部队成员组成,装备精良,行动狠辣。之前李伟在曼谷港被灭口,就是因为他暴露了,‘清理队’奉命销毁证据。”
为了让证据链更完整,江澈还带来了他的卧底日志。那是一本黑色的皮质笔记本,每页都用密码记录着交易细节,如今已被翻译成中文,打印成册。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文字:“这是我跟随‘刀疤李’参与的一次终端交易记录,买家是南美‘洛斯哲塔斯’贩毒集团的代表。交易地点在芭堤雅的一艘游艇上,现场戒备森严,有12名武装保镖,都配备了全自动步枪和防弹衣。”
日志中详细记录了交易过程:“买家携带了专业的试剂检测设备,包括基因测序仪、毒性检测仪,花了整整两个小时验证试剂纯度和效果。他们拿出了三份目标人物的基因检测报告,要求试剂针对这些人的特定基因序列起效,确保不会误伤其他人。交易完成后,买家通过加密钱包转账750万美元,这笔钱最终流向了‘灯塔’组织的资金池。”
江澈合上日志,拿起一份扫描件:“这是从‘刀疤李’的仓库中找到的‘授权委托书’,上面有陈景明的电子签名和‘血色黎明’的平台印章,是整个交易链的核心书证。”扫描件上的文字清晰可见:“授权乙方(李伟)为东南亚区一级分销商,在指定区域内独家销售Y-327系列产品;甲方(陈景明团队)提供技术支持、货源保障及安全保护;乙方需按销售额的20%向甲方支付分成,按月通过加密渠道结算;乙方不得私自抬价、跨区域销售,否则视为违约,甲方有权终止授权并追究责任。”
“这份委托书与我们从陈景明瑞士账户中查到的资金流水完全吻合。”江澈调出资金流水记录,“李伟每个月都会向陈景明的账户转账,金额正好是他当月销售额的20%。比如去年10月,他的销售额是1200万美元,就向陈景明的账户转账240万美元。这足以证明,陈景明不仅是Y-327的研发者、生产者,更是黑市交易的核心组织者和最大受益者。”
除了交易流程和资金证据,江澈还带来了终端买家的详细名单。那是一份加密文档,解密后显示,终端买家共有22个,分布在亚洲、欧洲、南美洲的11个国家,包括12家地下诊所、7个跨国犯罪集团、3个非正规武装组织。“这些地下诊所主要分布在东欧和非洲,以‘新型抗癌疗法’为幌子,将Y-327卖给绝望的癌症患者,单疗程收费高达20万-50万美元,实际上根本没有治疗效果,只会加速患者死亡。”江澈的语气带着一丝愤怒,“而那些犯罪集团和非正规武装,则将Y-327用作暗杀、制造恐慌的工具。比如欧洲的‘埃塔’组织,就曾用Y-327毒杀了一名西班牙政客,死因一度被伪装成自然死亡,直到我们找到相关交易记录,才揭开真相。”
最令人震惊的,是一段隐蔽拍摄的视频。江澈将视频文件导入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模糊的画面——那是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一座私人别墅里,“血色黎明”东南亚区负责人“夜莺”(苏曼丽)正与一名神秘男子会面。男子穿着黑色西装,胸前佩戴着一枚由鹰徽与基因链组成的徽章,面部被模糊处理,但身形特征清晰可见。
“这名男子是‘灯塔’组织派来的联络员,代号‘乌鸦’。”江澈解释道,“他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东南亚地区的交易流程,向陈景明传递‘灯塔’的需求,并接收实验数据和样本。视频中他们提到了‘净化计划’,初步定在明年三月启动,地点可能在欧洲某国的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目标是利用气溶胶化的‘深渊变种’,在人群密集区域传播。”
技术人员对视频进行了增强处理,清晰还原了两人的对话片段:“‘乌鸦’要求陈景明在明年二月底前,完成100支‘深渊变种’的生产,并运至欧洲的指定地点。‘灯塔’会提供目标区域的人群基因数据,确保试剂能精准起效。同时,‘乌鸦’还提到,‘灯塔’组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20名顶尖的基因科学家,一旦陈景明的计划成功,他们将接手后续的研发工作,扩大‘净化计划’的规模。”
江澈补充道:“我们通过比对数据库发现,‘乌鸦’胸前的徽章,与十年前欧洲瑞士的一起神秘生物袭击事件现场留下的标志完全一致。当时有三名科学家在实验室被不明生物毒素杀害,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发现了这枚徽章的碎片。这说明‘灯塔’组织至少在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且一直从事与基因武器相关的犯罪活动。”
为了进一步夯实证据链,江澈还带来了Y-327的生产原料供应链证据。“陈景明的生产原料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获取:基因片段载体来自被盗的生物实验室库存,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失窃过一批基因载体,最终通过黑市流入了加蓬基地;病毒培养基由地下化工坊违规生产,主要供应商在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化学催化剂则通过伪造的‘工业原料’报关文件,从德国和日本的化工企业购买。”他调出一份原料采购合同,“这是我们从加蓬基地缴获的,上面有供应商的名称、联系方式和交易记录,目前这些供应商已经被国际刑警组织列为通缉对象。”
证据分析室里一片寂静,江澈带来的这些证据,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陈景明、“血色黎明”暗网平台、“灯塔”组织以及整个Y-327黑市交易网络紧紧缠绕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闭环。从生产原料的采购,到试剂的研发、生产、物流,再到终端交易的结算,每一个环节都有书证、物证、录音、视频、交易记录相互印证,无可辩驳。
林砚看着屏幕上的证据链,感慨道:“没有你的卧底,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摸清这条链条的核心环节,更不可能掌握‘净化计划’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这些证据,足以让陈景明及其同伙受到法律的严惩,也为我们追查‘灯塔’组织提供了关键线索。”
江澈摇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凝重:“但‘乌鸦’还在逃,他是‘灯塔’组织与陈景明之间的关键联络人,掌握着‘灯塔’组织的核心秘密。而且,我在卧底期间发现,已有部分终端买家开始寻找新的货源,不排除‘灯塔’组织会重启类似的研发项目。另外,‘血色黎明’的核心服务器虽然被我们关闭,但平台的创始人还未抓获,这个人极其神秘,从未露面,只通过加密频道发布指令,代号‘幽灵’。”
专案组组长拿起这份厚厚的证据材料,沉声道:“这些证据已经足够对陈景明、苏曼丽、李伟等核心涉案人员发起公诉。接下来,我们将以这份证据链为基础,联合全球司法部门,对‘血色黎明’的残余势力、‘灯塔’组织以及所有终端买家展开全面追查。江澈,你辛苦了,先回去休整几天,后续的审讯和追查工作,还需要你参与。”
江澈点点头,目光落在桌面上的录音笔和卧底日志上。卧底期间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过:在曼谷的黑市交易市场,他伪装成军火商,与犯罪分子周旋;在槟城的私人码头,他冒着生命危险,暗中标记仓储点的位置;在芭堤雅的游艇上,他强忍内心的愤怒,看着犯罪分子将致命的试剂卖给贩毒集团。那些紧张的时刻、危险的瞬间,此刻都化作了手中的证据,支撑着他继续前行。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灯塔”组织的真实目的、“净化计划”的具体细节、“幽灵”的真实身份,还有无数的秘密等待被揭开。但他有信心,只要有这些完整的证据,只要有他和林砚这样的战友携手并肩,就一定能将所有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守护好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照在证据分析室的桌面上,为这些冰冷的物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江澈拿起外套,转身向门口走去。他的步伐坚定,每一步都像是在踏碎黑暗,走向光明。而那些被他带回的证据,将成为刺破Y-327黑市交易黑暗的利剑,让正义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被罪恶笼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