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博的审讯进入关键阶段,但其对非洲秘密据点的核心坐标、“夜莺”白玲的具体藏匿地始终含糊其辞,只反复提及“张诚知道最终密钥”。技术组重新梳理张诚的遗物——此前被忽略的一本老旧工作手册,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手册内页边缘浮现出一串密密麻麻的微缩数字与符号,正是张诚预留的死前留言,暗藏着未被发现的终极实验室地址。
“这些符号并非随机组合,而是张诚自制的加密体系。”技术组负责人将数字与符号放大投射在屏幕上,“左侧的数字序列(731-15-23-47)与核心实验室的实验体编号规则一致,中间的几何符号(三角形+圆形+横线)曾出现在张诚办公桌的隐秘涂鸦中,右侧的字母组合(R-x-Y-9)疑似与瀚海重工的军需仓库编号相关。”
林砚结合张诚的工作经历与性格特征分析:“张诚长期负责疗养院地下区域的管理,做事谨慎且擅长留后手,这套加密体系必然是基于他熟悉的信息构建——实验体编号、工作场景标记、旧属单位代码,三者结合才能破解。”
技术组先从左侧数字序列入手。731是核心实验室的隐秘代号(对应手术台编号),15、23、47分别对应三名关键实验体的编号(S-15、S-23、S-47),其中S-47正是苏晚晴。“提取这三名实验体的基因序列关键位点,或许能得到数字密钥。”技术人员将三人的基因序列片段转化为数字编码,与手册中的数字组合比对,最终筛选出重叠的四组数字:28、56、79、103。
中间的几何符号则指向张诚的工作场景。三角形对应疗养院的了望塔(顶部呈三角形),圆形对应废弃锅炉房的烟囱(横截面为圆形),横线对应地下一层入口的防滑条(横向排列)。技术组按“三角形→圆形→横线”的顺序,在卫星地图上标注三点并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而三角形的重心位置,恰好是此前未深入勘查的疗养院后山区域。
右侧的字母组合R-x-Y-9,通过瀚海重工的旧档案核实,是十年前废弃的军需物资仓库编号(R代表“储备”,x-Y代表区域,9为仓库序号)。该仓库位于疗养院后山3公里处,早已被标注为“危房”封存,从未出现在此前的排查名单中。
将三组线索整合后,技术组得到初步结论:终极实验室的地址与瀚海重工废弃军需仓库相关,而四组数字密钥(28、56、79、103)可能对应仓库内的具体位置。江澈立刻带队前往废弃军需仓库,仓库外观破败不堪,墙体布满青苔,大门被铁链锁住,表面无任何异常,但通过超声波探测,发现仓库地下存在大面积中空结构。
“这不是普通的军需仓库,而是伪装的地下入口。”江澈下令破拆大门,仓库内部堆满废弃的军用物资,灰尘厚达数厘米,地面散落着锈蚀的金属零件。技术人员按数字密钥28、56、79、103,在仓库地面测量定位,发现这四个数字对应的位置,地砖颜色与周边存在细微差异。
撬开地砖后,露出一个隐藏的金属暗门,暗门表面刻有与张诚手册中一致的几何符号。“密钥应该是四组数字的组合排列。”技术人员尝试多种排列方式,最终以“28(S-15基因位点)+56(S-23基因位点)+79(S-47基因位点)+103(核心实验室代号衍生数)”的顺序输入密码锁,暗门应声开启。
暗门下方是一条狭窄的地下通道,墙壁上布满电缆和通风管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试剂气味。通道两侧的墙壁上,每隔10米就有一个编号标记,与张诚手册中的数字序列一一对应。行走约500米后,通道尽头出现一扇厚重的金属门,门上刻着巨大的六芒星符号,下方标注着“终极实验区”字样——这正是张诚留言指向的终极实验室。
江澈带领侦查小组谨慎进入实验室,内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分为实验操作区、试剂储存区、数据中心三个区域。实验操作区的金属台面上,残留着新鲜的实验痕迹,试管中还装有未凝固的Y-327增强型试剂;试剂储存区的保险柜被打开,部分高纯度原料和纳米芯片不翼而飞;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仍在运转,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监控画面,画面内容竟是苏晚晴所在的安全屋。
“张诚的死前留言不仅暴露了终极实验室的位置,还暗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余党早已通过这里的监控,锁定了苏晚晴的位置。”江澈立刻联系榕城安全屋的守卫,“加强警戒,余党可能通过终极实验室的监控掌握了安全屋的布局,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技术组对终极实验室的服务器进行紧急排查,发现里面存储着比核心实验室更完整的实验数据,包括“基因改造士兵计划”的第三阶段详细方案、3名成功改造实验体的完整训练记录,以及“夜莺”白玲与海外据点的加密通讯日志。更关键的是,服务器中还存有一份“终极清理计划”,标注着“若据点暴露,销毁所有数据并转移核心原料至非洲据点”,执行时间就在三天后。
“张诚应该是发现了这份‘终极清理计划’,才预留了死前留言。”林砚分析道,“他知道自己迟早会被灭口,所以将终极实验室的地址加密隐藏,希望有人能发现这里的秘密,阻止余党的计划。”
实验室的试剂储存区还发现了一个隐秘的U盘,里面是张诚的私人记录。记录显示,终极实验室是顾维安的“最后堡垒”,负责Y-327的终极优化和纳米芯片的升级改造,张诚因掌握这里的核心机密,一直被顾维安视为“必须控制的棋子”,而他之所以背叛,是因为发现顾维安计划在实验成功后,将所有知情者(包括他自己)全部灭口。
“U盘里还有白玲的一段录音,是张诚偷偷录制的。”技术人员播放录音,里面传来白玲的声音:“非洲据点的坐标藏在‘灯塔’机构的数据库里,密钥是S-03的基因序列片段……我已经安排好了退路,一旦计划败露,就带着核心数据前往南美。”
S-03正是林砚的实验编号。这个线索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林砚的基因序列不仅是解毒剂研发的关键,更是锁定非洲据点最终坐标的密钥。
江澈立刻将终极实验室的发现同步给林砚:“已找到张诚加密留言指向的终极实验室,获取了‘终极清理计划’、3名改造实验体的训练记录和白玲的录音线索。实验室服务器正在监控苏晚晴的安全屋,余党可能即将发动袭击,且核心原料有被转移的风险。”
林砚的回复迅速传来:“立刻查封终极实验室,封存所有数据和残留试剂,加强安全屋的守卫力量。我会提取自己的基因序列片段,配合技术组破解非洲据点的最终坐标。白玲的录音显示她计划前往南美,通知国际刑警重点排查南美地区的机场和港口,务必在她转移核心数据前将其抓获。”
终极实验室的发现,让案件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张诚的死前留言,不仅揭露了顾维安的最后堡垒,更提供了锁定非洲据点和“夜莺”白玲的关键线索。但余党的“终极清理计划”已进入倒计时,核心原料的转移、苏晚晴的安全、白玲的追捕,以及非洲据点的打击,都迫在眉睫。
江澈站在终极实验室的数据中心,看着屏幕上苏晚晴安全屋的实时画面,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他知道,接下来的72小时,将是决定这场正义之战胜负的关键,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让此前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而林砚的基因序列,将成为破解最终谜题的核心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