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田间地头也褪去了萧瑟,满是生机勃勃。对于农民而言,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耕。
春耕是全年农事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一年的收成。这一份收成,一半靠着农民的辛勤劳作,一半要看老天爷是否赏脸。
风调雨顺才能为五谷丰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春耕讲究“抢时间”,耕种不等人,一旦延误了最佳耕种时机,粮食减产已经成了定局。
白靖渊稳稳坐在堂屋主位上,身子微微后倾,右手拿着烟袋锅,烟杆斜斜搭在膝盖上。
点燃旱烟后,白靖渊缓缓吸了一口,烟丝燃烧的细微声响里,白雾顺着嘴角溢出,烟圈轻轻散开,眼角眉梢都染上笑意,一副格外享受片刻悠闲的模样。
白靖渊声音带着刚抽过旱烟的微哑,他开口道:“青山,青峰,农具都弄好了吗?明天所有人,都要下地春耕了。”
作坊工地一派热闹无比的景象,请来的匠人们,人数众多,分工明确,有的人搭木架子,有的人和泥,有的人搬青砖,有的人砌墙,众人都各司其职,效率极高。
没过多久,崭新的作坊顺利建成,此时恰逢春耕时节,因为作坊建的又快又好,并未占用春耕时间,农民们转身拿起农具下地,一点都不耽误耕种的关键日子。
白青山一抬眼,看向主位上的白靖渊,他语气十分笃定,清晰的回话道:“爹,您放心,我和青峰已经把农具检修好了,明天春耕用着,不会有一点问题。”
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春耕就是跟时间赛跑,也是收成好不好的关键时刻,手里的农具,是最重要的“帮手”。
如果这些农具不好用时,翻地,播种,就要一遍遍返工,活干的又慢又费劲。原本能赶在节气里种完田地,也有可能被耽误,收成也会跟着受到影响。
白青青望着白靖渊,她眼中透着孩子气的认真,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苹果,一大口咬下去,果肉含在嘴里嚼着,含糊不清的开口道:“爷爷,家里还剩下不少银子,要不要买一些田地呀!”
前几天白青青青拉着白月月一起去云台镇上的陌上花开绣坊,把绣好的帕子与荷包,全部都买了。
此刻白青青手里吃的苹果,她嘴上跟家人说,是从云台镇买回来,只有她最清楚,其实是从 qq 农场仓库里拿出来的苹果。
整个冬天,qq 农场里的苹果熟了一茬又一茬,幸亏仓库足够,能放很多东西,拿进去是啥样,拿出来也是啥样,也没有时间限制,有保鲜,防腐坏的作用。
白青青忍不住偷吃了不少苹果,她一直没有跟家人,提过有 qq 农场的事,更没有把苹果拿出来分着吃,完全是自己吃了独食。
如今白青青吃着脆甜的苹果,她心中有那么一点点心虚,也有没跟家人分享水果的愧疚,让她莫名有一些良心不安。
一听白青青这话,周华当即点头,脸上露出一抹赞同的神色,语气里满是认同,话语说的实在,又恳切的说道:“靖渊,买田地好,咱们家的田地,本就不算多,如今手里还剩下不少银子。用那些银子买一些田地,正好能多种一些粮食,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现在家里的田地,收成也只够一家人吃饱饭,没有一点富余。在农民眼中,田地从来都不怕多,多一块田地,就能多一份收成的盼头,谁也不会嫌手里的田地多,当然是越多越好。
让三个儿媳妇听见要买田地,更是齐齐点头,她们没有一点反对意见。
对于三个儿媳妇来说,田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手里田地越多越好,心里就越踏实,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云霜,秋月,周诗妯娌三人,谁也不想再回到从前,被婆婆控制着吃食,每一顿饭,只能吃个半饱,肚子总是感觉好饿,只想吃饱饭,连干活都没有一丝力气。
如今家里能多买田地,就能多打粮食,以后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再也不用饿肚子了。这件事,她们打心底里赞同。
听着大家说的话,白靖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向白青青时,眼中满是疼爱与宠溺,他夸赞道:“还是乖孙女聪明伶俐,之前没有想着买田地,是怕作坊开起来,还要用银子。如今看来预留一些后,还能剩下不少银子。不知春耕时节,有没有人卖田地,这会儿怕是不好买,我这就去马村张家问问吧!”
白靖渊对于田地的热爱,早已刻进骨子里,根本不是别人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他见到上好的田地,就移不开眼,走不动道。
白靖渊摸着田地里的泥土,他就觉得很踏实与安心,心里总是期盼着,能多买一些田地,紧紧攥在手。
只是先前白靖渊不敢随意动那一笔银子,也是真有顾虑,是第一次开酱油作坊,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这银子若是全买了田地,万一酱油作坊后续要花银子,却拿不出来的话,到时候的损失,可不是几亩田地,能补回来的。
哪怕白靖渊心里热爱着田地,也只能先按耐住买田地的念头,他想把银子的用处,盘算的再周全一些。
白靖渊心里非常清楚,买田地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若是晚一点,指不定上好的田地,早就被人抢走了。
白靖渊立刻从家里找出一个布兜子,装上十斤猪肉,一坛杜康酒,两盒云片糕与山楂糕,白靖渊脚步匆匆往马村长家走去。
堂屋里,周华坐在主位上,时不时朝着院门口张望;三个儿子凑在一起,说着买了田地,打算种什么;
三个儿媳妇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做着针线活,还要留意着院门口的动静;
就连五个孙子,五个孙女都没有嬉戏打闹,都乖乖坐着,一大家子人都安安静静的等待着,盼着白靖渊能带回来好消息。
马村长一看,白靖渊手里提着一布兜子东西,他当即心中有数,这是来打听买田地的事。
马村长一点都不奇怪,他笑着招呼道:“靖渊,你来了,快进屋坐吧!”
白靖渊刚坐下,还没有来得及喝茶,就没有绕弯子,直截了当的开口道:“马村长,我想要买田地。”
马村长像是早就料到,白靖渊会来买田地,听这话没有一丝意外,只是笑着说道:“我猜你就是为这件事来的,正好建业家卖田地。”
在马村长看来,如今白靖渊想要买田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先前他一出手,就买了二十亩地,建作坊,那可是大手笔,现在手里有了银子,再买一些田地,种粮食,本就是农民过日子的实在打算,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马村长看着白靖渊手中的厚礼,又想起他买地建作坊的阔绰大方,心中暗自咂舌,这白家怕是真的发了大财,日子过得越来越富有,想来腐竹生意,定能赚到银子。
马村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心中有一些羡慕,自家可没有 这样的发财路子,只能守着几亩田地过日子。
马村长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一点羡慕,只是一闪而过,没有一点嫉妒,眼红的心思,更不会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他盼着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马村长没有多为难白靖渊,他反而笑着说道:“真是巧了,还真有人卖田地,就是数量不算太多,只有十亩上等田地,还有十亩中等田地。”
马村长解释着,这田地是建业一家人搬到白水县时,托付他帮忙处理。
先前马村长琢磨着,春耕时节,怕是很难把田地卖出去,他正打算自家租过来种,没想到白靖渊正好来买田地。
这事很凑巧,马村长干脆做主,把田地卖给了白靖渊,白家运气太好了,没有大费周章,就把二十亩田地,全部都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