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静养中悄然流逝。
陈阳留在欧阳华这处灵气充裕的居所内。
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那近乎枯竭的灵力,正如同久旱的春土,贪婪而缓慢地汲取着周遭浓郁的天地灵气,一点点重新汇聚、滋生。
虽然速度远不如正常打坐。
但总算看到了恢复的希望。
成为掌门亲传弟子,即便是在这般重伤卧床的情况下,也免不了一些人情往来。
几日间。
陆续有长老前来探望。
有些是全然陌生的面孔。
带着客套的笑容与审视的目光,送上些不算贵重却也拿得出手的贺礼。
言语间多是勉励与对掌门眼光的恭维。
有些则是旧识。
带来的关怀则真切许多。
这日。
静室的门被轻轻叩响,随后,玉竹峰的宋佳玉长老带着柳依依和小春花走了进来。
宋佳玉依旧是一副清冷模样,只是看向陈阳空荡荡左臂衣袖时,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
而她身后的柳依依和小春花,在看清陈阳那空荡的肩头时,眼圈瞬间就红了。
“陈大哥……”
柳依依声音哽咽,强忍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小春花更是直接抽泣起来,跑到床边,看着陈阳,泪珠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陈师兄,你的手……呜……”
陈阳见状,心中亦是感慨。
却不愿气氛如此悲伤,反而挤出笑容,温声安慰道:
“哭什么?不过是一条手臂而已,人没事就是万幸。将来修为高了,总有办法的。”
他说着,用完好的右手,有些笨拙地替小春花擦去脸上的泪水。
小春花被他这举动弄得一愣。
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带着哭腔,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道:
“可是……可是少了一只手,将来还怎么左拥右抱,同时搂着我和柳姐姐嘛!”
此言一出,静室内瞬间一静。
柳依依原本悲伤的表情瞬间僵住。
紧接着“唰”地一下满脸通红,连耳根都染上了绯色,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她下意识地跺脚嗔道:
“小春!你……你胡说什么呢!”
陈阳也是被这虎狼之词惊得愣了一下。
随即哭笑不得。
这丫头,还是一向口无遮拦。
一旁的宋佳玉长老,太阳穴更是忍不住跳了跳,清冷的面容上浮现一丝无奈,低声呵斥道:
“宋春心!慎言!此地非比寻常,万一被……旁人听了去……”
她本想训斥得更严厉些,但看到小春花那哭得梨花带雨又一脸天真的模样,终究是狠不下心,只是道:
“原本你们修为尚浅,该安心修行才是,是为师拗不过你们苦苦哀求,才带你们来看望你们陈师兄。莫要再胡言乱语了。”
陈阳也连忙打圆场,带着几分歉意对宋佳玉道:
“宋长老勿怪,小春花她就是这般心直口快的性子,并无恶意。”
见陈阳开口,宋佳玉的脸色才稍稍缓和,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几人又絮叨了一阵近况。
多是柳依依和小春花关切地询问陈阳伤势恢复如何,需要些什么。
待到她们准备离去时,宋佳玉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盒,放在陈阳床边,语气平淡道:
“这是一株三百年雪参,于你伤势或有些许助益,算是贺你成为掌门亲传之礼,望你早日康复,勤勉修行。”
“多谢宋长老。”
陈阳没有推辞,点头收下。
这几日,前来探望的长老们或多或少都送了赠礼。
既是人情,也是对他这新晋亲传弟子身份的认可。
他自然一一收下。
心中默默记下这份份人情。
送走宋佳玉三人不久,静室再次迎来访客。
这一次是沈红梅。
她并非独自前来。
身后还跟随着她的两位亲传弟子。
成功筑基,气质愈发沉稳的宋书凡。
以及那位白发苍苍,眼神精烁的老者冯子坤。
此时的沈红梅,在弟子面前,已然恢复了往日灵剑峰长老那清冷孤高的模样。
面容平静,眼神淡然。
与几日前在陈阳床前流露出的脆弱与自责判若两人。
陈阳见到宋书凡,脸上露出真诚的笑意,主动开口道:
“宋师兄,多谢了。”
宋书凡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拱手还礼道:
“陈师弟客气了,只是……你我似乎是初次正式见面,这‘谢’字从何说起?”
他确实对陈阳没有太多印象。
一旁的沈红梅轻轻咳嗽一声,代为解释道:
“书凡,你之前在齐国皇宫闭关筑基时,我曾带陈阳前去观摩,借你筑基之气象,助他感悟修行。他也在皇宫内院潜修了数月,算是承了你的情,只是当时你心神沉浸,不知外界之事。”
宋书凡这才恍然大悟,连忙摆手,语气温和道:
“原来如此。区区小事,陈师弟不必挂怀。能对师弟修行有所助益,亦是缘分。”
陈阳却摇了摇头,认真道:
“在宋师兄看来或许是举手之劳,但于我而言,那数月的观摩感悟,意义非凡。此情陈阳铭记于心。”
若非那段时间的积累,与对筑基过程的深刻体会。
他后续突破炼气境界,绝不会那般顺利。
沈红梅见两人客套完毕,便示意宋书凡和冯子坤。
两人会意,各自取出一个锦盒递给陈阳。
冯子坤笑道:“陈师弟,恭喜成为掌门亲传。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陈阳愣了一下,看向沈红梅。
沈红梅淡淡道:
“收下吧。这是惯例,你既为掌门亲传,我等同门长老及其弟子,送上贺礼乃是应有之义。”
听闻是惯例,陈阳这才道谢接过。
这时,陈阳忽然想起在宋国皇宫所见,便随口说道:
“说起来也是巧合,方才玉竹峰的宋佳玉长老前来,也赠了贺礼。”
“我这接连收了宋长老和宋师兄,两位宋家人的礼物,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日若宋家有何需要帮忙之处,陈某定当尽力。”
他本是随口一言,以示亲近。
然而。
宋书凡听闻后,脸上却露出了些许古怪之色。
并未立刻接话。
沈红梅看了宋书凡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陈阳,你或许有所不知。我师姐宋佳玉,她……早已脱离宋家,不算宋家之人了。”
“啊?”
陈阳一怔,大为不解:
“可我分明在宋国皇宫,见到了宋长老的玉石雕塑,国君宋坚也称她为老祖……”
宋书凡见状,无奈地笑了笑,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复杂,解释道:
“陈师弟,你有所不知。实际上,宋家原本只是凡俗间一个普通家族,并无修士。而宋长老的母亲……当年出身不算……清白,生下宋长老后便难产而逝。因此,宋长老幼时在家族中,过得颇为艰难。”
“不算清白?”
陈阳一时没反应过来。
沈红梅见他茫然,便用更直白的话语低声道:
“便是……出身风尘之意。”
陈阳这才恍然大悟,心中顿时明了。
原来如此!
怪不得宋佳玉长老会对柳依依,小春花这等出身低微的女弟子格外照拂,屡次出手相助!
这分明是感同身受。
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幼年的影子!
宋书凡叹了口气,继续道:
“宋长老虽在六七岁时便被路过的仙师发现带上山修行,但幼年那段孤苦受欺的经历,恐怕始终难以释怀。
“后来她修为有成,曾返回宋家一次,也确实点拨了一些后辈,让我宋家得以立国,有了今日光景。”
“但……”
“也仅此一次而已。”
“此后百余年,她再未与宋家有过多往来,形同陌路。”
陈阳默然。
修行者寿元悠长,动辄以百年计。
然而年少时刻骨铭心的伤痛与阴影,却并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轻易消散。
反而可能因为漫长的生命而被放大,沉淀。
宋佳玉长老便是如此。
两百年的修行,依旧未能完全抚平幼年的伤痕。
“这便是修行者啊……”
宋书凡感慨道:
“纵然修为日渐高深,有时却也难逃心中执念。还望陈师弟,日后莫要在宋长老面前提及此事,免得惹她伤怀。”
陈阳郑重地点了点头:
“宋师兄放心,陈某明白。至于那皇宫雕塑……”
他想起宋坚那自豪的模样。
宋书凡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带着几分看透世情的淡然:
“不过是凡俗帝王家,想借先祖之名,沾些仙缘光耀门楣罢了,算不得什么真正的情分,陈师弟不必放在心上。”
“我明白了。”
陈阳应道。
心中对宋佳玉长老更多了几分敬意与理解。
就在几人交谈之际。
静室外又传来通报声。
竟是丹霞峰的朱大友前来探望。
陈阳心中微动。
之前昏迷时,他隐约感知到朱大友曾在耳边低语,后来询问沈红梅,得知朱大友当时是以宗门内医术最高明的炼丹师身份,被请来参与救治的。
陈阳倒不认为朱大友敢在欧阳华眼皮底下动什么歪心思。
况且如今自己亲传弟子的身份已定,更添一层保障。
最重要的是,他早已凭借蚯蚓功将体内,所有吞服妖兽内丹残留的气息,炼化得一干二净。
如今……
根本不惧朱大友探查。
果然。
朱大友进来后,依旧是那副略带憔悴却强打精神的模样,说了几句场面上的慰问之语。
随后。
他便看似关切地提出:
“陈师侄伤势不轻,气海经脉或有暗伤未愈,不如让老夫再为你仔细探查一番,以免留下隐患。”
陈阳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主动伸出了完好的右手腕,坦然道:
“那便有劳朱长老费心了。”
陈阳这般配合的态度,反而让朱大友愣了一下。
他依言将手指搭在陈阳腕脉,一缕精纯而温和的丹师灵力小心翼翼地探入其体内,沿着经脉细细游走,探查气海。
结果,与他之前数次探查,乃至陈阳昏迷时检查的结果一般无二。
经脉虽然因透支和伤势显得有些脆弱。
但内里纯净,灵力正在缓慢恢复,根本感知不到半点同源妖丹的残留气息!
至于陈阳那惊人的修炼速度。
在通窍……这件有滋润经脉奇效的祖师之宝,现世之后。
似乎也有了完美的,无可指摘的解释!
朱大友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也动摇了。
难道……
自己真的找错了人?
此子并非那个大量售卖同源妖丹的神秘修士?
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与机缘?
他收回手,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堪称温和的笑容,对陈阳道:
“陈师侄根基扎实,虽伤势颇重,但并未损及根本,好生调养便可。这瓶乃是‘大培元丹’,效力远胜普通小培元丹,于你恢复有益,按时服用即可。”
只是那笑容深处,难免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不甘。
说完,并送上了一瓶标注为固本培元的丹药。
“多谢朱长老。”
陈阳笑着接过丹药,表现得毫无芥蒂。
又寒暄几句后,朱大友便告辞离去。
沈红梅见时辰不早,也带着宋书凡和冯子坤离开了。
静室重新恢复安静。
陈阳盘算了一下这几日的收获。
各色丹药、材料、灵石乃至一些法器,倒是收了不少。
算是这亲传弟子身份带来的第一波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对于朱大友赠送的那瓶“大培元丹”,陈阳却多了个心眼,并未打算服用,而是将其单独放在了储物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防人之心不可无,他对丹道了解不深,难保其中不会被动什么手脚。
眼下最重要的……
是尽快恢复灵力,尝试修炼欧阳华所说的那门《乙木长生功》中的断肢再生秘法!
虽然连欧阳华自己都未曾修炼过此法。
但陈阳心中依旧充满了期待。
……
就在陈阳于青云峰上静心休养,逐步恢复之际。
遥远的东域天空之上,一艘巨大的战船正破开云层,以一种睥睨的姿态航行。
战船造型古朴,船身铭刻着复杂的符文,散发着强大的灵力波动。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高悬在船首的一面旗帜!
旗帜之上。
一条青龙盘旋咆哮。
活灵活现,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严!
青龙旗!
但凡有些见识的修士,见到这面旗帜,无不脸色微变,纷纷驱使脚下法器或飞舟远远避让,不敢有丝毫靠近。
这面旗帜代表着一个屹立于修真界顶端的庞大家族。
南天杨家!
而此时。
这艘悬挂着青龙旗的杨家战船,正缓缓驶向一片云雾缭绕,气象万千的仙山福地。
福地入口处。
一座巍峨的山门耸立。
山门前,已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东域各方的修士或势力,皆在此耐心等候,神色间带着恭敬与期盼。
队伍的最前方。
那巨大的山门牌匾之上。
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三个蕴含着无尽道韵,仿佛与天地共鸣的大字……
天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