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指挥中心肃杀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种子计划”生物实验室的纯白与宁静。但这种宁静之下,同样涌动着焦灼与无力感。
实验室核心观察区内,光线被调节到适合精密监测的柔和亮度。妞妞穿着合身的浅蓝色防护服,坐在一个特制的、符合人体工学的软垫座椅上。一个布满纤细传感线的银色头环戴在她的小脑袋上,几条能量导管若隐若现地连接着她手腕和座椅基座,实时传输着她的脑波活动、生命体征以及那独特的“生命场”波动。
在她面前数米远的隔离力场中,悬浮着一小块约指甲盖大小、边缘不规则、通体散发着不祥幽绿色荧光的金属碎片。这是从上次硅基鼠潮战场深处回收的样本,上面附着的并非普通辐射,而是一种高度活跃的、带有微弱硅基生命特征的侵蚀性能量,对生物组织和精神力都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被视为测试净化能力的极限标靶之一。
季青瑶站在单向观察玻璃后,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块碎片散发出的“恶意”——那是一种尖锐、冰冷、如同无数细密针尖般企图刺穿一切生命力的躁动感。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为里面的小女孩担忧。
白栀站在控制台前,通过温和的引导音对妞妞说:“妞妞,放松,就像我们之前练习的那样。试着用你心里的那束光,慢慢地、温柔地去靠近它,包裹它,告诉它‘安静’下来,好吗?”
妞妞用力地点了点头,小脸绷得紧紧的,显示出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开始集中精神。那首空灵而无字的歌谣从她唇间轻轻流淌而出,音调比平时更加凝实。渐渐地,一层极其稀薄、肉眼难以察觉、仿佛晨曦微光般的柔和光晕,以她为中心弥漫开来,如同有生命的水母触手,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幽绿碎片。
高精度监测屏幕上,数十条数据曲线剧烈波动。代表碎片侵蚀能量的读数,在接触到那层光晕的瞬间,出现了明显的扰动,峰值下降了约百分之零点三,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实验室外的研究人员们屏住了呼吸。
然而,好景不长。能量的下降趋势在达到一个临界点后,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骤然停滞,并且开始剧烈地上下震荡,甚至隐隐有反弹的迹象!
妞妞的哼唱声开始带上吃力的颤抖,额头上迅速渗出细密的冷汗,顺着她苍白的小脸滑落。她更加努力地“想着”要让那片“坏东西”变干净,小小的身体因为用力而微微前倾,攥紧的拳头指节发白。她感觉自己像是在推一堵沉重无比、并且布满尖刺的墙壁,每前进一分,都伴随着精神上的刺痛和巨大的消耗。
突然,监测警报发出短促的尖鸣!代表妞妞生命场稳定度的曲线陡然下跌!她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推了一把,哼唱声戛然而止,那层艰难维持的净化光晕如同破碎的肥皂泡般瞬间溃散。她向后瘫倒在软垫上,胸口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像是离水的鱼儿,小脸上满是汗水、疲惫和浓浓的挫败感,大眼睛里迅速蓄满了泪水,却倔强地没有哭出声。
“能量反噬!切断连接!医疗组!”白栀立刻下令,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医护人员迅速上前,进行基础检查和能量安抚。楚望看着屏幕上那再次爬升回原点的污染读数,以及妞妞各项透支的生理指标,重重地叹了口气,摘下了眼镜,用力揉着眉心:“还是不行。目标的能量等级太高,妞妞的净化场强度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强行冲击,就像用脆弱的水流去冲刷坚硬的顽石,水流自身反而会溃散甚至被污染。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尝试了……每次失败,对她的精神负荷都是巨大的。”
季青瑶快步走进观察区,无视了周围的医护人员,径直走到妞妞身边,蹲下身,轻轻握住那只冰凉、还在微微发抖的小手,将自己一丝温和而纯粹的时砂能量,如同暖流般缓缓渡了过去。妞妞感受到那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暖意,紧绷的身体才稍稍放松,委屈和害怕涌上心头,将小脸埋进季青瑶的怀里,小声地、压抑地抽泣起来:“青瑶姐姐……我……我做不到……我又失败了……”
“不,你没有失败。”季青瑶的声音异常轻柔,她拍着妞妞的背,心中却如同压着一块巨石,“你已经非常勇敢了,我们慢慢来。”她抬起头,看向走过来的楚望和白栀,眼神锐利,“没有其他提升她能力阈值的方法了吗?”
白栀脸上带着无奈和心疼:“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能量引导、神经刺激和潜能激发方案,包括精确复现您之前那种共鸣频率。但能力的成长,尤其这种涉及生命本源的柔和力量,似乎遵循着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在规律。它更像是一棵需要阳光雨露耐心滋养的树苗,过度催熟,只会导致根系受损,甚至枯萎。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悖论:迫切需要更强的能力来应对更严峻的威胁,但能力的健康成长又需要时间和平和的积累,以及……一个我们还未找到的关键契机。”
这时,李芸从实验室外冲了进来,显然是听到了消息。她看到女儿虚弱地靠在季青瑶怀里,小脸惨白的模样,眼圈瞬间就红了。她强忍着情绪,从季青瑶怀中接过妞妞,紧紧抱住,然后转向楚望和白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够了!真的够了!你们看看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是你们实验室里没有感觉的仪器!如果这条路这么难走,这么危险,我们能不能换一条路?能不能不要再让她去碰那些可怕的东西了!”
楚望沉默了片刻,面对一位母亲充满痛苦和担忧的质问,任何冰冷的科研术语都显得苍白。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李女士,您的担忧,我们完全理解。你说得对,或许是我们太心急了。我们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一方面,继续寻找更温和、更符合妞妞自身成长节奏的能力引导方式;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分析她已展现出的净化能量的独特谐波特性,尝试进行人工模拟或制造能量放大器。同时,‘生命之泉’小组对繁衍障碍的攻关也需要同步加速,妞妞的基因数据和生命场特征,或许能提供我们意想不到的关键线索。”
研究,陷入了僵局。保护与利用,短期需求与长远发展,这些复杂的矛盾,聚焦在一个年仅五岁、拥有神灵般天赋却又脆弱无比的小女孩身上,让前路显得愈发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