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之心”稳定而有力地搏动着,推动淡金色的“生命源液”在日益精密的灵络网络中奔流不息。灵躯内部,一个充满活力的能量循环系统已然成型,赋予了这具躯壳前所未有的“生机”。然而,江流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具灵躯仍缺少一种坚实的支撑,一种能够承载这澎湃力量、定鼎整体形态的根基。
就像一座华美的宫殿,纵然雕梁画栋、机能完善,若无坚实的梁柱与框架,终是空中楼阁。他需要一副“骨架”。
意识沉入对前世知识的追溯,骨骼的主要成分——钙质,清晰地浮现。在这个修真世界,普通的钙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他需要的是蕴含灵机、结构稳定、能够与能量良好兼容,甚至能强化能量传导的“灵钙”或者说,更具神异的骨骼材料。
“金石之属,蕴含大地精粹,不乏坚固且导灵之物。”江流将目光投向了墨云为他准备的那一堆材料上。那里有散发着微弱星辉的“星纹钢”,有沉重如山的“玄重铁”,有温润如玉的“暖阳玉”,也有寒气森森的“幽魄石”……种类繁多,皆是墨家多年收集或打造的珍品。
他首先尝试最直接的思路——提取岩石中的钙质。选择了一块质地相对纯粹、蕴含土系灵气的“厚土岩”,江流以神识仔细剖析其结构,同时引动一丝精纯的水元力,试图像前世化学溶解那般,将其中的钙离子分离出来。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这个世界的岩石,尤其是蕴含灵气的岩石,其结构异常稳固,分子间的联系仿佛被某种力量加固。普通的水元力根本无法有效渗透和分解。他转而调动阴火之力的腐蚀特性,配合水元力进行侵蚀。
“嗤……”
厚土岩表面被蚀刻出一个小坑,一丝极其微量的、混合着土灵气的物质被剥离出来。但这团物质驳杂不纯,充满了岩石本身的其他杂质和稳固的土系能量,根本无法形成纯净的、可供塑形的钙质基础。而且,这个过程效率极低,消耗却极大。
“不行。”江流果断放弃了这条路,“此界物质结构稳固,蕴含能量,简单提纯凡俗概念中的‘钙’不仅效率低下,得到的材料也过于低级,无法承载灵躯之力。”
他需要转换思路。既然无法从普通岩石中高效提取,何不直接寻找本身就具备“骨骼”特性,或能模拟骨骼功能的灵材?
他的神识扫过那堆材料,最终停留在几块颜色各异、但都散发着独特能量波动的矿石上。
“星纹钢,坚不可摧,内含星辉,可引动一丝星辰之力,但其性过刚,缺乏韧性,与血肉的融合性是问题。”
“暖阳玉,性温和,导灵性佳,能滋养生机,但硬度稍欠,作为主骨架支撑力不足。”
“幽魄石,极寒极坚,能稳固神魂,镇压能量躁动,但其寒气可能与‘水火之心’的雷火之种产生冲突……”
每一种材料都有其优势,也有明显的缺陷。直接使用任何一种,似乎都无法完美满足需求。
江流陷入沉思。他回想起创造岁白时,以太岁为基础,融合能量核心的成功经验。骨架,是否也可以是一种“复合结构”?
一个构想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或许……不必拘泥于单一材料。可以以一种主体材料构筑骨架的基本形态,再融入其他特性相辅。”
他的目光在“暖阳玉”和些许“星纹钢”粉末之间徘徊。
“以‘暖阳玉’为基,取其导灵、滋养之性,易于与太岁灵躯融合。但需强化其硬度和支撑力……”
他看向那闪烁着星辉的钢粉,“将‘星纹钢’炼化为极其细微的粉末或纤维,如同钢筋一般,嵌入‘暖阳玉’塑造的骨络内部或表面?如此,能否兼具韧性、导灵性与足够的强度?”
这个想法让他精神一振。但这涉及到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的完美融合,需要对能量和物质结构有极其精妙的掌控。暖阳玉的温和与星纹钢的刚烈,如何使之共存而非排斥?
他想起了那枚蓝色宝珠。宝珠内蕴的极致寒气,或许能作为一种“调和剂”与“淬炼之火”?在极寒环境下,或许能抑制星纹钢的过于刚烈的星辉之力,使其更好地与暖阳玉结合?
还有《血元经》中提及的,一种以自身精血为引,淬炼材料、提升其与自身契合度的偏门法诀——“血炼术”。虽然其原版邪恶,但剔除血祭部分,其核心的“以自身本源气息浸润炼材”的思路,或许可以借鉴,用生命源液来温养、沟通这些材料,增加亲和度。
思路渐渐明朗,但依旧充满挑战。
江流没有急于动手。他先是取来一小块暖阳玉和少量星纹钢粉,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试验。他小心翼翼地将星纹钢粉均匀撒在暖阳玉表面,然后引动一丝蓝色宝珠的寒气将其笼罩,同时催动一滴生命源液,包裹住这复合体,以自身神识细细感知两者在极寒与生命气息作用下的变化。
起初,两者能量依旧排斥,但在寒气的中和下,以及生命源液坚持不懈的浸润下,那层排斥的壁垒似乎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星纹钢的星辉不再那么刺眼,暖阳玉的温润也更加内敛,两者之间出现了一种微弱的、能量交织的迹象。
“有戏!”江流心中一定。虽然距离完美融合还差得远,但这证明他的复合思路是可行的。
他决定,主骨架的构建,就采用以“暖阳玉”为基,嵌入“星纹钢”纤维增强,并以自身生命源液长期温养、蓝色宝珠寒气辅助塑形的方案。
这是一个浩大而精细的工程。他需要先为自己全身设计出完整的骨骼结构图,每一块骨骼的形状、大小、内部能量脉络的走向,都需要精确计算。然后,再一块块地、如同最高明的工匠般,将这复合灵骨塑造出来,并逐一与已经成型的肌肉、灵络、生命源液循环系统对接。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水磨的功夫和极大的耐心。
江流深吸一口气,眼中却燃烧着创造者的光芒。他铺开一张巨大的兽皮纸,以神识为笔,开始勾勒第一幅骨骼结构图——脊柱,这支撑躯干的龙骨。
密室内,只剩下笔尖神识划过皮纸的细微沙沙声,以及那稳定搏动的“水火之心”的韵律。一场关于“金石为骨”的生命造化,在这与世隔绝的工坊中,缓缓拉开了序幕。外界风云变幻,而此间,唯有对至道的追求,寂静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