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举着报纸的男人声音洪亮,一嗓子就把所有食客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大堂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他质问的声音在回荡。
后厨门口,刚刚还心神不定的几个老师傅,脸色“唰”地一下,又白了几分。
姜晓荷捏着那份报纸,指节泛白,但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她迎着所有人的目光,一步步走到那个男人面前。
“这位同志,你先别激动。”她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有一种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男人见她过来,气势更足了。
“怎么能不激动?报纸上都登了!说你们这儿吃坏了肚子,工商都上门了!我们是相信陆家的老牌子才来的,你们这不是砸自己招牌吗?”
他这一番话,又引得周围一阵窃窃私语。
“是啊,报纸还能有假?”
“刚开业就出这事,这菜还敢吃吗?”
姜晓荷没理会周围的议论,只是看着那个男人,忽然问了一句:“同志,这报纸多少钱一份?”
男人愣住了,“五分钱啊,怎么了?”
“五分钱,就能买一个不清不楚的传闻。”姜晓荷把手里的报纸递过去。
“那你愿不愿意,花一分钟时间,来听一个分文不取的事实?”
她没等男人回答,转身面向整个大堂的客人,微微提高了声音。
“各位街坊邻居,各位来捧场的朋友,报纸上的事,是真的。”
一句话,满堂哗然。
连陆铮的眉头都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
刘厨子在后面急得直跺脚,不明白少奶奶为什么要承认。
姜晓荷抬手,轻轻往下压了压,嘈杂声渐渐平息。
“昨天,确实有位大姐的孩子闹肚子,也确实有卫生所和工商所的同志上门。”
“但结果是,卫生所的同志当场证明,孩子的肠胃问题与我们菜馆的菜无关。工商所的同志检查后,也确认我们经营手续齐全,后厨卫生过关。”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报纸只写了开头,却没告诉你们结尾。这种只说一半的话,安的是什么心,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那个带头的男人被她问得有些语塞,“那……那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我的人格。”
姜晓荷的声音掷地有声。
“还有,”她忽然转身,指向后厨的方向,“我身后这些老师傅的人格。”
她走到后厨门口,看着孙师傅,李师傅,那些脸上写满不安的老人。
“各位师傅,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我知道了。赵家送了什么,许了什么,我也一清二楚。”
这话一出口,几个老师傅的身体都僵住了,像是被人当众扒光了衣裳,羞愧得抬不起头。
孙师傅的嘴唇哆嗦着,几乎要站不稳。
“我今天不问大家是怎么想的,我只想当着所有人的面,替各位师傅问赵家一句。”
姜晓荷的声音陡然拔高,语气里带着质问的意味。
“你们赵家,凭什么看不起我们厨子!”
“凭什么觉得给点白面,给个不清不楚的工作,就能收买我们一辈子的手艺和良心!”
“我们厨子,凭的是一把炒勺,一口热灶吃饭!不是靠谁的施舍过日子!”
“赵家能给你们一时的好处,可他们给不了你们尊严!给不了你们凭手艺吃饭的底气!”
她的话,像一记记重锤,砸在每个老师傅的心上。
孙师傅的眼圈瞬间红了,他想起赵家人昨天那副施舍般的嘴脸,再看看眼前这个为他们挺身而出的小姑娘,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少奶奶!”他猛地喊了一声,声音沙哑。
姜晓荷回头看他。
“我们不走!”孙师傅往前迈了一步,看着大堂里所有的客人,大声说:“我孙大海,做了一辈子点心,从没做过一个昧良心的!陆家菜馆的后厨,干净得很!谁要是不信,现在就跟我进去看!”
“对!进去看!”李师傅也站了出来。
“我们陆家的菜,经得起查!”
几个老师傅像是被点燃了心里的火,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杆。
姜晓荷看着他们,笑了。
她转过身,对着所有客人。
“各位,听见了吗?这就是我们陆家菜馆的底气。”
“报纸上的文章,不过是某些人见不得我们陆家重新开张,使的下三滥手段罢了。”
她看向那个最先发难的男人。“同志,现在,你还觉得我们这菜,有问题吗?”
男人涨红了脸,看看报纸,又看看那几个义愤填膺的老师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就在这时,陆铮拄着拐杖,慢慢走了过来。
他没说话,只是站在姜晓荷身边,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那股子不怒自威的气场,让整个大堂的议论声都小了下去。
“各位……”姜晓荷的声音再次响起。
“为了感谢大家对陆家菜馆的信任,也为了让我们的师傅们能安安心心地做好菜。我今天,就在这里宣布一件事。”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了每个角落。
“从今天起,陆家菜馆每个月利润的一成,将作为分红,分给后厨所有的师傅们!饭馆挣得越多,师傅们分得越多!”
“另外,今天所有在座的客人,你们的账单,全部打八折!”
整个大堂,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老板娘敞亮!”
“这才是正经做生意的样子!”
“冲你这句话,以后我就认准你们陆家菜馆了!”
那个带头的男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在众人的叫好声中,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后厨门口,孙师傅看着姜晓荷的背影,浑浊的老眼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动。
他用力地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刘厨子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后厨这口气,就再也散不了了。
赵家那点小恩小惠,跟少奶奶给的这份前程和尊重比起来,算个屁!
危机,似乎就这么被姜晓荷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化解了。
姜晓荷心里松了口气,转身正要安抚几位师傅,门口的光线却被一道身影挡住了。
那个叫张记者的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
他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手里还拿着笔和本子。
“姜老板,真是好手段。”他一边说,一边走了进来,“看来我今天没白来,这又是一条大新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