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国冷声说道:
“我的朋友,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将要放弃熊猫集团的利益?”
劳德赶紧打断道:
“不不不,我亲爱的朋友,我们在国会有大批的同情和支持者,我们支持熊猫集团的正义行为!”
党建国心里冷笑,什么行为是正义行为呢?那还不是你们说了算……继续冷说道:
“劳德,熊猫集团将以自己的方式,扞卫自己的利益。”
劳德轻声安抚道:
“党,我最最亲爱的朋友,我很抱歉,这次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需要往前看,我们将在未来给予你充分等的补偿!”
党建国呵呵冷笑两声,说道:
“劳德,你是不是忘记了,现在在安南,是谁支援的谁?!”
说罢直接挂断电话。
听到电话被挂断的忙音,劳德气的站起来,破口大骂:
“狗娘养的弗朗西斯,这个只会惹麻烦的家伙!
他难道不知道,我们将来要损失多大的利益吗?!”
劳德与弗朗西斯的斗争,已经超越了个人恩怨,上升为鹰酱国内,代表不同战略思路和利益集团的地缘博弈。
弗朗西斯集团更看重爪哇的反西伯利亚寒流属性,及其巨大的战略位置和资源潜力,认为一个强势且依赖美国的爪哇军方政权符合美国利益,至于其内部行为,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劳德集团,则更看重与熊猫集团(千岛王国)深度捆绑,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战争后勤、商业贸易),以及这个新兴实体所带来的地缘格局新变化,战略上可能带来的机遇。
两者在华盛顿的走廊里、在智库报告中、在媒体的版面上,斗得不可开交。
这种高层分歧,客观上为熊猫集团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一个无人干扰的“窗口期”。
就在国际视线被美苏争霸、安南战争升级、以及其他地区热点所吸引时,熊猫集团的军事机器,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部署。
至1965年10月10日,行动迅速的中部熊猫保安团,已沿着交通线。攻占了婆罗洲所有主要城池。
这里的爪哇守军兵力薄弱、士气低落,在经历过保安大比拼锤炼、装备精良,且复仇心切的熊猫保安队面前,几乎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望风而降。
婆罗洲全岛落入千岛王国之手,保安团也开始按计划向港口集结,后备保安队则接手当地治安,并开始进入全面清扫阶段,这里成为了进攻爪哇稳固的前进基地。
与此同时,庞大的中部攻击集群主力舰队,在征用了大批民用船只支援下,搭载着超过12万陆军和他们的重型装备,已经悄然航行在爪哇海上。
并于10月13日夜间,运动到了距离爪哇岛以北,距离预定的登陆场仅数十海里,漆黑的海面上构筑了庞大的攻击发起阵位。
庞大的船队熄灭了所有灯火,实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如同漂浮在黑色海面上的巨大幽灵群。
为了达成攻击的突然性,熊猫集团总部,还实施了精心策划的战略欺骗:
在苏拉威西、马鲁古群岛方向,东部集群按照计划发起了攻势,飞机轰炸,舰炮轰击,小股部队登陆。
这一切行动都“恰好”地被爪哇方面侦知,使其误判,熊猫集团的主攻方向是资源丰富,但防御相对薄弱的东部岛屿,意在蚕食领土而非直捣心脏。
而部署在马六甲海峡方向的西部集群(目标苏门答腊),则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除了必要的巡逻和侦察,几乎没有大的动作,仿佛在担心国际航道反应,和马苏丹联邦的态度。
真正致命的中部主力舰队和登陆部队,则完全进入了“静默状态”。
除了极低功率的、跳跃频率的加密通讯外,整个集群仿佛从世界上消失了一般。
他们的航线精心规划,避开了主要商路,选择在夜间和不良天气下机动。
于是,在10月13日这个夜晚,呈现给外界的,特别是给爪哇当局的战场态势图景是:
东部有战事但规模似乎可控;
西部风平浪静;
中部爪哇海……一片“宁静”。
这种宁静,却蕴含着足以毁灭一个政权的恐怖力量。
而在主要攻击区域内上,夜晚依旧被恐怖氛围所笼罩,烧杀抢掠仍在一些地方持续。
将军们的电台里播放着胜利的歌曲,传来一群将军们强硬的宣言,宣传机构正在编造“击退熊猫集团雇佣兵进攻”的“捷报”。
他们并不知道,一支庞大的舰队已经近在咫尺,无数门火炮的炮口已经摇起;无数架轰炸机已经挂满弹药,待命起飞;无数名士兵,正在闷热的船舱里最后一次检查装备,等待着黎明时分那声将改变一切的进攻号令。
海面上,微风拂过,波浪轻轻拍打着钢铁舰身,发出有节奏的轻响。
夜空中没有月亮,只有稀疏的星光洒在漆黑的海面上,映照出一片无比宁静、却又无比压抑的死亡之幕。
大战,一触即发。
这战前的宁静,是暴风雨席卷天地前,最后一口沉闷的呼吸。千岛王国的利刃,已然悬于头顶,而猎物犹在梦中。
1965年10月中旬,四九城某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
就在南洋战云密布,千岛王国的战争机器悄然运转之际,万里之外的四九城,
一场同样激烈的风暴。正在一间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酝酿。
这是一次规格极高的扩大会议,与会者不仅包括决策层诸人,还扩大到了相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军队系统的大部分高级将领。
会议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定性对待,突然冒出来的千岛王国,以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党建国与熊猫集团。
会议室内的气氛凝重而微妙。
厚重的窗帘并未完全拉拢,午后的阳光透过缝隙,在空气中划出几道光柱,照亮了缓缓飘动的烟雾,和与会者们神色各异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