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阁内,何健旺正翘着二郎腿,有一搭没一搭地晃着摇椅,脑子里还在为诗会的“文抄”大业搜肠刮肚。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似乎人还不少。
他疑惑地坐起身,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就见秋娘快步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色,禀报道:“仙师,临川公主殿下...带着孔祭酒、虞秘监、褚谏议几位夫子来了。”
“啊?”
何健旺一愣,孟姜来了?还带着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这几位可是大唐文坛的泰山北斗,平日里跟他这“仙师”可没什么交集,今天怎么凑一块儿来了?还是孟姜带来的?
他心里正嘀咕着,人已经进了院子。
只见李孟姜走在最前面,一张俏脸绯红,眼神躲闪,几乎不敢看他。
而她身后,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则是个个面色激动,眼神灼热。
这奇特的组合让何健旺一下子有点懵圈,但他反应极快,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脸颊绯红的李孟姜身上。佳人主动来访,不管是因为什么,总是令人开心的!
他立刻从摇椅上弹了起来,脸上堆起笑容,迎上前去:“哎呀,公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请进,快请进!孔公、虞公、褚公,几位老先生也快快请进!”
他热情地将一行人让进暖阁,吩咐秋娘赶紧上茶。
李孟姜被他那毫不掩饰的欢喜目光看得更加不好意思,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声若蚊蚋:“仙师,是父皇...让孟姜带孔师他们过来的。”
她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孔颖达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抢先一步,对着何健旺就是深深一揖,语气急切地说道:
“仙师!老朽等人冒昧前来,实是因听闻公主殿下诵及仙师所授蒙学奇文《三字经》,其文虽只片段,然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实乃老朽平生未见之蒙学宝典!
心中震撼,难以言表,故特来恳请仙师,不吝赐教,授予全文,以惠及天下学子,功德无量啊!”
虞世南和褚遂良也连忙跟着躬身附和:“恳请仙师成全!”
何健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三字经》的事儿!肯定是兕子那几个小丫头在弘文馆说漏嘴了。
他不由得失笑,摇了摇头,这几个小祖宗,还真是他的“宣传委员”。
他看了一眼旁边因为被抢了话、更加窘迫的李孟姜,心中更是柔软。既然是孟姜亲自带来的,又是为了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他哪有拒绝的道理?
“我当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个。”
何健旺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轻松,
“不过是些教孩子启蒙的顺口溜罢了,几位老先生太过誉了。既然诸位觉得有用,我将其补全便是。”
几位老臣一听何健旺如此爽快地答应了,顿时喜出望外,连连道谢:“仙师胸怀天下,老朽等代天下读书人,谢过仙师!”
何健旺被他们谢得有点不好意思,嘿嘿一笑,随即想到一个关键问题,脸上露出几分尴尬:“那个口述没问题,不过我这笔字嘛!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写出来怕是污了几位的眼。”
他目光在室内一扫,落在了安静侍立在角落的武媚身上,眼睛一亮:“武媚,你过来。我记得你字写得不错,过来帮我记录。”
武媚没想到仙师会点名自己,微微一怔,随即敛衽应道:“是,仙师。”
她快步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研墨润笔,动作流畅而沉稳。
何健旺看着武媚准备好,便清了清嗓子,开始凭借记忆,将完整的《三字经》娓娓道来。
从“人之初”到“宜勉力”,他念一句,武媚便用工整清秀的小楷记录一句。
孔颖达、虞世南、褚遂良三人则围在书案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武媚笔下的字迹,每当何健旺念出一句新的,他们便低声重复,细细品味,脸上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时而击节赞叹,激动不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妙啊!”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此乃为学次第!”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竟将经史子集之要义皆囊括其中!”
看到几位文坛巨擘如此失态,李孟姜初始的羞涩也渐渐被眼前这奇异的景象所冲淡,她忍不住悄悄抬眼,看向那个侃侃而谈的“仙师”。
只见他此刻神情专注,虽依旧是那副随意的坐姿,但口中吐露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与平日里逗弄兕子、甚至在自己面前有些笨拙的模样判若两人。
她只觉得那股莫名的悸动此刻在她心中再次蔓延增长。
而武媚更是越写越是心惊。她自幼聪慧,也读过些书,深知手中所录的这篇《三字经》是何等的不凡。
能将艰深的道理化为如此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韵文,其背后蕴含的智慧与苦心,堪称浩如烟海。她偷偷瞥了一眼何健旺,心中对这位行事跳脱、却总能拿出惊世之物的仙师,敬畏之情更深了一层。
待到何健旺将最后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念完,武媚也恰好落下最后一笔。
一篇完整的《三字经》跃然纸上。
孔颖达颤抖着双手,几乎想要去抚摸那墨迹未干的纸张,激动得老泪纵横:“天佑大唐!得此蒙学圣典,天下蒙童幸甚!文教幸甚!”
虞世南和褚遂良也是感慨万千,对着何健旺再次深深一拜。
这时,孔颖达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仙师!老朽...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能否让老朽也亲手抄录一份?如此宝典,若能亲手誊写,细细揣摩,实乃平生快事!”
虞世南和褚遂良也立刻眼巴巴地望过来,显然抱有同样的想法。
何健旺看着这几位求知若渴的老夫子,心中也有些触动,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笑道:“几位老先生既然有此雅兴,尽管抄录便是。笔墨纸砚管够!”
三位老臣顿时喜笑颜开,也顾不得身份和年纪了,纷纷围到书案前,武媚连忙又铺开几张纸,为他们研墨。一时间,清晖阁内只剩下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几位老夫子偶尔低声探讨经义的嗡嗡声。
何健旺看着这“学术氛围”浓厚的场面,感觉有点好笑。
他悄悄挪到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李孟姜身边,压低声音,带着点戏谑又讨好的语气说道:“那个孟姜啊,你看,我这算是为大唐文教事业做贡献了吧?没给你和陛下丢脸吧?”
李孟姜没想到他会突然凑过来说这个,刚刚平复些许的脸颊又腾地红了,她飞快地瞥了他一眼,见他眼神亮晶晶的,带着点期待,心中那点羞意莫名散去不少,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她微微侧过脸,抿唇低声道:“仙师大才,孟姜佩服。”
得到佳人一句软语的“佩服”,何健旺顿时觉得浑身舒坦,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