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落针可闻。狄仁杰“宫中之人”的指控,如同惊雷,震得群臣心神摇曳,皆屏息凝神,等待着女皇的反应。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武则天端坐龙椅,凤目微阖,看不清其中情绪,唯有轻轻敲击扶手的手指,显露出她内心的波澜。良久,她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冰刃般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狄仁杰身上。
“狄卿,”武则天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方才所言,牵扯宫闱,干系重大。朕且问你,你指证宫中之人,可有确凿证据?所指又是何人?”
这是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也是狄仁杰必须面对的难关。他若直接点出某位“贵人”或具体内侍,而无铁证,便是诬告,后果不堪设想。他若含糊其辞,则之前的指控便立不住脚。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从容奏道:“陛下明鉴。臣目前所获证据,皆指向凶手与宫廷密切相关,但具体何人,尚需进一步核查。龙涎香乃御用之物,流向外间必有记录;手背带疤之内侍,宫中名册应有记载;官靴样式,亦可供比对。臣恳请陛下,允臣查阅相关宫籍档案,并询问可能知情之内侍宫人,必能水落石出。”
他并未指名道姓,而是提出了合情合理的调查请求,将皮球又巧妙地踢回给武则天,同时表明了自己并非无的放矢。
武则天凝视着狄仁杰,眼神深邃难测。她深知狄仁杰的老成持重,若无相当把握,绝不会在朝会上如此直言。此案背后,恐怕真藏着不愿为人知的龌龊。而狄仁杰选择公开奏报,或许正是想借朝堂舆论,迫使此事无法被轻易压下。
“淮阳王遗孀横死,确需查明真相,以安宗室之心。”武则天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冷意,“然,宫闱重地,岂可因风闻而轻易惊扰?狄仁杰!”
“臣在!”狄仁杰躬身。
“朕命你,会同内侍省、殿中监,在三日内,就龙涎香流向、疤面内侍、官靴样式等线索,进行秘密核查。一应档案人员,皆需配合。但切记,不可扩大事态,不可惊扰后宫,若有结果,需先密奏于朕!”武则天的旨意,既给了狄仁杰调查的权力,又划定了严格的界限,更保留了最终处置权。
“臣,领旨谢恩!”狄仁杰心中稍定,这已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三日时间,虽紧,但足够他进行关键性的查证。
“至于柳氏,”武则天语气稍缓,“按制安葬,追封褒奖,以示朝廷抚恤。”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道。
至此,朝会关于鬼市新娘案的奏对暂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明白,风波才刚刚开始。狄仁杰的三日之限,如同悬在宫廷上方的利剑,不知最终会斩向何人。
退朝之后,狄仁杰立刻行动起来。他手持皇帝口谕,在内侍省和殿中监的配合下(这种配合带着明显的谨慎与疏离),开始查阅相关记录。过程并不顺利,宫中的档案管理错综复杂,且似乎总有无形的手在暗中阻碍,一些关键的记录“恰好”缺失或模糊不清。
然而,狄仁杰早有准备。他明面上按部就班调查,暗地里则通过李元芳掌控的内卫渠道,以及一些忠于李唐的旧臣暗中提供的线索,进行交叉印证。
第一日,关于龙涎香的记录被核实,确实有一批香料被含糊地拨付给了一位“宫中贵人”,但具体名目被刻意隐去。取香内侍的特征,与手背带疤的描述吻合。
第二日,通过暗中比对宫内多名内侍的排班记录和身形特征,逐渐缩小了范围,锁定了几名可疑人选。其中一人,在柳氏出事当晚,恰巧告假外出,且其右手手背,确实有一道陈年刀疤!此人在一位权势显赫的武氏亲王宫中当差!
线索越来越清晰,指向了武氏集团的核心圈层!那位“贵人”的身份,几乎呼之欲出!
第三日,狄仁杰并未急于抓人,而是将所有证据链仔细梳理,形成了一份逻辑严密、证据扎实的密奏。他深知,此案查到此处,已不仅是简单的刑事案,更是一场政治较量。如何呈报,至关重要。
傍晚,狄仁杰请求单独觐见武则天。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只有君臣二人。狄仁杰将密奏呈上,然后垂首肃立。
武则天仔细阅看着密奏,脸色越来越阴沉。密奏中,狄仁杰详细陈述了调查结果:凶手确为某武氏亲王宫中的管事内侍,因得知柳氏藏有涉及前朝旧事和太子隐秘的玉佩,遂起歹意,企图夺宝灭口,在鬼市以恐怖手段逼问柳氏,致其惊厥身亡。证据链完整,人证物证俱在。
然而,密奏的结尾,狄仁杰笔锋一转,并未直接要求严惩那位武氏亲王(尽管其纵容或指使的嫌疑极大),而是强调此乃该内侍个人贪念作祟,胆大妄为,并建议以此为由,整顿宫闱,肃清不法,同时厚恤柳氏,安抚宗室。
武则天看完,久久不语。她何等聪明,岂会不知狄仁杰的良苦用心?狄仁杰查清了真相,却给了她一个最大限度维护皇家体面、避免政局剧烈动荡的处置方案。他只追究直接行凶的内侍,而将可能涉及的最高层人物轻轻放过,这是臣子的智慧,也是对朝廷稳定的维护。
“狄卿,”武则天放下密奏,语气复杂,“你辛苦了。此案……就依你所奏办理吧。将那恶奴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至于其他……朕自有考量。”
“陛下圣明。”狄仁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知道,武则天接受了这个处理方式。那位武氏亲王或许会受到暗中训诫或权力制约,但不会因此案而被公开打击,这避免了武氏内部的激烈反弹和李武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至于那块完整的“龙凤呈祥”玉佩和紫檀木盒中的密信,狄仁杰在密奏中只字未提。那是另一个层面的秘密,或许永远埋藏于历史尘埃中,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安排。
退出紫宸殿,夜色已深。狄仁杰仰望星空,长舒一口气。鬼市新娘案,至此终于了结。柳氏得以伸冤,真凶伏法,而一场可能引发的政治风暴,也被消弭于无形。
然而,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丝淡淡的疲惫与沉重。在这权力的巅峰,真相往往需要让步于平衡,正义的伸张,也需要讲究策略与时机。
回到府中,李元芳与曾泰迎上前来,关切地望着他。狄仁杰微微一笑,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案子,结了。”
他没有多说,但两人都从狄仁杰的神情中明白了结果。三人默默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神都的夜,依旧繁华。一桩离奇的命案悄然落幕,但其背后揭示出的权力暗流与人性的复杂,却永远留在了狄仁杰的心中。他知道,只要这皇权依旧,这神都的暗夜之下,便永远不会缺少新的谜团与挑战。而他的使命,便是守护这朗朗乾坤,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迷雾等待他去驱散。
(鬼市新娘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