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的树木渐渐变得稀疏,空气也变得开阔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一座巨大的石台突然出现在眼前 —— 这就是星象台!沈砚之停下脚步,惊叹地看着眼前的景象:星象台足有十几米高,由巨大的青灰色石块砌成,石块之间的缝隙严丝合缝,像是用胶水粘在一起似的,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和搭建的。
石台的形状呈圆形,分为三层,每层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星象纹 —— 第一层刻着二十八宿的图案,每个星宿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与《青囊经》“星象篇” 里的记载完全一致;第二层刻着北斗七星的纹路,斗柄指向石台的中心;第三层,也就是石台的顶端,刻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天枢完全契合,显然是用来放置天枢的。
沈砚之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石台上的星象纹。纹路刻画得极为细致,每一道线条都清晰流畅,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日晒,却依旧没有模糊,反而因为岁月的沉淀,透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他能感觉到,石台上残留着淡淡的地脉气息,与天枢的气息相互呼应,让怀里的天枢和鹿骨符变得更加滚烫,光芒也更亮了。
“天枢的另一半就在星象台的中心。” 沈砚之转过身,对众人说,语气里带着肯定,“石台上的星象纹与天枢、鹿骨符的星纹完全一致,顶端的凹槽也正好能放下天枢,这里一定就是天枢合一的地方。我们上去看看,说不定天枢的另一半就在凹槽里。”
沈竹礽点点头,抬头看向星象台的顶端:“石台的侧面有石阶,我们沿着石阶上去。大家小心些,沈从义先祖可能在石台上设置了机关,避免天枢被坏人拿走。” 众人应了一声,跟着沈竹礽走上石阶。
石阶沿着石台的侧面蜿蜒而上,每一级石阶都很宽,足够两人并排行走。石阶上也刻着星象纹,与石台上的纹路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星象图。走到第二层时,乌林答氏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石阶上的一道纹路:“你们看,这道纹路与其他的不一样,像是一个机关的开关。”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那道纹路比其他的更深,边缘还留有细微的缝隙,像是可以转动。沈砚之掏出鹿骨符,放在纹路旁边,符身的光芒立刻与纹路呼应,纹路里透出淡淡的金光。“这应该是一道守护机关,需要用鹿骨符才能打开。” 沈砚之说道,将鹿骨符嵌入纹路的缝隙里,轻轻转动。
“咔嗒” 一声,纹路转动,石台内部传来轻微的齿轮转动声。紧接着,第三层的石阶缓缓展开,原本被挡住的路,现在可以通行了。“成功了!” 阿妹兴奋地说,“看来先祖设置的机关,都是用圣物才能破解,就是为了确保只有守护地脉的人,才能拿到天枢。”
众人继续往上走,很快就来到了星象台的顶端。顶端的圆形凹槽就在中央,凹槽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一个小小的盒子 —— 盒子是紫檀木做的,表面刻着与天枢一致的星纹,显然里面装着的,就是天枢的另一半!
沈砚之走到凹槽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盒子里铺着黄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一块宝石 —— 那是天枢的另一半!它与沈砚之怀里的天枢大小相同,形状互补,表面同样刻着星象纹,泛着淡淡的蓝光,与沈砚之怀里的天枢相互呼应,像是一对久别重逢的伙伴。
“终于找到了!” 沈砚之激动地说,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天枢,将两半放在一起。两半天枢刚一接触,就爆发出耀眼的蓝光,光芒笼罩了整个星象台,石台上的星象纹也跟着亮起,与天枢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光罩。
众人看着眼前的景象,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找到天枢的另一半,只是守护地脉的一部分,接下来,他们还要让天枢彻底合一,集齐《青囊经》,才能真正完成先祖的遗愿,守护好南方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