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探索与融入
肖正堂的宿舍在军校生活区的二楼尽头。
推开漆成军绿色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樟脑和肥皂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朝北,十一月的南京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爸爸,你的床是这张吗?肖镇踮起脚尖,指着靠窗的下铺。床单洗得发白,但熨烫得一丝不苟,军被叠成标准的豆腐块,棱角分明。
肖正堂有些局促地站在门边,看着儿子像个小侦探般在房间里转悠。
肖镇先是在书桌前驻足,小手轻轻抚过桌面上那本翻毛了边的《孙子兵法》,然后又走到墙上的军事地图前。爸爸,这个等高线图标得不够细,
他歪着头说,我在香港书房里那张1:的战术地图,连小路和溪流都标出来了。
肖正堂终于忍不住笑出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臭小子,你这是来检查爸爸的工作来了?
去食堂的路上,肖正堂刻意放慢脚步。正是下课时间,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制式冬常服的学员。
不少人好奇地打量着这对组合——高大英武的学员抱着个打扮精致得像年画娃娃的孩子。
老肖,这就是你儿子?一个粗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肖正堂回头,见是战术教研室的王教官。
王伯伯好!没等肖正堂介绍,肖镇已经乖巧地打招呼,爸爸经常在信里提到您,说您是全军最好的爆破专家。
王教官愣了一下,随即开怀大笑:好小子!比你爸会说话!
食堂里人声鼎沸。肖正堂给儿子找了个位置,又拿来一个小板凳垫高。
肖镇好奇地打量着餐盘里的食物:黄澄澄的小米粥,白胖胖的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
爸爸,这个要怎么吃?他拿起比自己手还大的馒头,有些无从下手。
肖正堂示范着掰了一块蘸粥吃,肖镇学着他的样子,动作略显笨拙却很认真。几个年轻学员凑过来,好奇地问东问西。
小弟弟,香港是不是到处都是小汽车?
肖镇放下馒头,认真地说:哥哥,香港的汽车密度确实很高,但交通拥堵也很严重。
我做过测算,尖沙咀到中环的通行效率,还不如南京新街口呢。
另一个学员逗他:那你会唱《霍元甲》吗?电视里正在放。
肖镇摇摇头,突然站起来,用清脆的童声唱起了《我的中国心》。
他唱得字正腔圆,情感充沛,食堂渐渐安静下来,不少正在吃饭的老教授都放下筷子,眼泛泪光。
唱完,他看向肖正堂,小声说:爸爸,妈妈说你每次想家的时候,都会哼这首歌。
肖正堂这个在敌后潜伏都能面不改色的硬汉,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湿了眼眶,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下午,肖正堂在训练场指导同级学员格斗技巧。
肖镇就坐在场边的石阶上,双手托腮,看得入神。当有个学员动作不够标准时,他突然开口:
叔叔,你的重心太靠前了。应该像我爸示范的那样,重心在后脚,前脚虚点地。说着他还跳下来比划了两下,动作竟有模有样。
你小子从哪学的?肖正堂惊讶地问。
刘建林叔叔教的呀!肖镇得意地说,他说这是爸爸你改良的惊鸿一式,专门用于近身制敌!
第二天:学术交流与
今天肖正堂有节战术推演课,原本打算把儿子托付给另一个班的学员照看,没想到肖镇坚持要旁听。
爸爸,我保证乖乖的。他抱着肖正堂的腿,眼睛眨啊眨的。
教室里,肖镇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当教官在沙盘上提出一个复杂的山地作战情境时,学员们都在埋头计算,肖镇却突然举手。
老师,我觉得可以从这个85度陡坡用多段式索降,他指着沙盘上一个几乎垂直的断面,配合在这个隘口制造假象声东击西,预计伤亡率能降低30%。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教官扶了扶眼镜:小朋友,这个战术思路很特别,是谁教你的?
肖镇眨眨眼:我爸爸写的《不对称战争》第89页提到过类似案例,我结合地形做了优化。
下课后,系主任特意找到肖正堂:老肖,你儿子是个天才啊!要不要考虑将来送到国防大学少年班?
晚上,肖正堂在宿舍给儿子洗脚。看着儿子白嫩的小脚丫在自己粗糙的手掌中,他突然有些恍惚——这就是他从未尽过抚养责任的孩子。
爸爸,你书里第127页那个心理战案例,我觉得可以加上现代传媒的元素。肖镇突然说,大表哥在香港投资成立了一家卫星电视台,以后可以帮你做这方面的实战测试。
肖正堂手一抖,肥皂掉进盆里。他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个儿子,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不简单。
第三天:城市探险
今天肖正堂特意请了假,带儿子游览南京城。第一站是中山陵。
爸爸,我要自己爬!肖镇看着眼前的392级台阶,小脸写满坚定。
每爬到一个平台,他都要停下来认真阅读碑文。
在牌坊前,他仰头问:爸爸,孙中山先生说天下为公,我们现在做的算不算?
肖正堂把儿子扛在肩上,让他看得更远: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
在夫子庙,肖镇对每样小吃都充满好奇。他左手拿着梅花糕,右手举着糖芋苗,吃得满嘴都是。
在一个老字号茶馆歇脚时,他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了一个平安符。
爸爸,这个你带着,他认真地把符塞进肖正堂的口袋,妈妈说你是做危险工作的,要平平安安的。
傍晚,他们沿着秦淮河散步。华灯初上,河面上画舫穿梭,丝竹声隐隐传来。
爸爸,这里真美。肖镇靠在栏杆上,要是妈妈也在就好了。
“……”肖正堂无言以对
第四天:军营生活体验
今天肖正堂破例带儿子参观了非保密区域的训练设施。在射击场,肖镇戴着大大的耳罩,看着战士们进行实弹射击。
爸爸,这个81式的后坐力对新手不太友好,他评论道,我在香港的安保公司测试过改良版,在枪托加了缓冲装置后,精度提升了15%。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格斗训练场。当教官讲解一个复杂的擒拿技巧时,肖镇突然说:
叔叔,这个锁技如果对方体重比你重30公斤以上,很容易被反制。我有个改进方案...
他比划着讲解如何利用杠杆原理化解力量差距,连教官都听得频频点头。
训练间隙,肖镇还给学员们表演了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神意兼备,完全不像个五岁孩子。
这是跟谁学的?肖正堂惊讶地问。
外公教的。肖镇抹了把汗,外公说,文家的孩子都要会这个。
晚上,肖正堂在日记本上写道:今日带镇儿参观训练,其见识之广,思虑之深,令人震惊。此子将来,必非池中之物。
第五天:分别时刻
最后一天,肖镇起得特别早,自己把被子叠好,还把父子俩这几天的袜子都洗了。
爸爸,我会洗袜子哦。他踮着脚把袜子晾在窗边,在香港都是我自己洗的。
早饭后,他拉着爸爸的手在校园里散步。梧桐树的叶子已经掉光,阳光透过枝桠洒在地上。
爸爸,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当兵。肖镇突然说。
为什么?
因为你要保护像妈妈和我这样的人,能安心过日子。肖镇仰起小脸,我在香港赚很多钱,也是为了这个。我们要让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对不对?
肖正堂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对,爸爸在前线保家卫国,妈妈、大舅他们在后方建设祖国,我们分工不同,目标一致。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来。肖镇没有哭,只是紧紧抱着爸爸的脖子,在他耳边轻声说:
爸爸,你要好好的。明年我可能要开始忙了,要帮国家做点大事。但你永远是我的超级英雄。
望着路虎远去的身影,肖正堂在军校门口站了很久。
警卫连的战士看见,这个以冷酷着称的学员兼特战教官,抬手抹了好几次眼角。
回到宿舍,枕头上放着一幅画。画上是三个手牵手的人,背景是香港的摩天大楼和南京的紫金山。
下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爸爸、妈妈、小镇娃,永远在一起。
肖正堂小心地把画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
窗外,金陵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一如这个国家正在开启的崭新明天。
而这对特别的父子,也将在各自的战场上,为了同一个梦想继续奋斗。
肖镇没有坐绿皮车,选择乘坐江轮顺江而上,当然更没有选择开防弹路虎收拾一路的车匪路霸。
小镇娃儿心里难受着呢,没那心情去收拾车匪路霸,他怕忍不住,他还在父子离别情绪里没有拉出来。
每天都在游轮高级客房里看着他在南京“进货”的线装古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