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遇见宝钗从王夫人上房过来。晨光透过茜纱窗,在她月白色的裙裾上投下斑驳的花影。
宝姑娘来了。探春忙从矮板榻上起身,眼角还带着未拭净的泪痕。李纨也起身相迎,案上的账本被风掀起一页,哗啦作响。
未及寒暄,一个穿着青缎比甲的媳妇莽撞地闯进来,正要回话,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三四个小丫鬟捧着沐盆、巾帕、靶镜等物鱼贯而入,在探春面前依次跪下。
捧盆的小丫鬟双膝及地,将沐盆高高举过头顶。另外两个屈膝捧着巾帕脂粉,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平儿见侍书不在,忙上前为探春挽起袖口,卸下镯子,又取过一条大手巾仔细掩在探春衣襟前。
探春这才伸手向盆中盥沐。水声淅沥中,她微微仰起脸,晨光映照着她犹带泪痕的面容。平儿侍立在一旁,连衣料的摩擦声都几不可闻。
那媳妇看得呆了,竟忘了退下。宝钗轻声道:先出去候着吧,等姑娘梳洗好了再回话。
平儿适时递上一盏温茶,低声道:姑娘润润喉。
窗外,海棠花开得正盛。几片花瓣随风飘进厅来,落在沐盆边。一个小丫鬟悄悄伸手想拾起,被平儿用眼神止住了。
那媳妇不识趣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回奶奶姑娘:家学里支环爷和兰哥儿的一年公费。
平儿立时沉下脸来,声音虽不高却带着寒意:你忙什么!睁着眼看见姑娘洗脸,不出去伺候着,倒先说话来。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
那媳妇这才看清厅内情形,吓得脸色发白,连连赔笑:我粗心了,这就退下。
探春对着靶镜匀脸,镜中映出她冷笑的唇角:你迟来了一步,没瞧见方才更可笑的。连吴新登家那样办老了事的,也敢拿着糊涂账来混我们。
平儿忙接过小丫鬟手中的梳子,亲自为探春整理鬓发:这样的事再不会有了。方才我已经传话下去,谁再敢怠慢,直接撵出去。
探春从镜中看着平儿:哦?你倒是比往日更雷厉风行了。
姑娘说笑了。平儿手法轻柔地绾着发髻,我们奶奶常说,三姑娘理家最是明察秋毫。如今既托了姑娘,自然该按姑娘的规矩来。
宝钗静静品茶,忽然开口:我方才过来时,看见吴新登家的在抱厦外转悠,想必是后悔了。
阳光从窗格斜斜照入,在探春衣襟的绣纹上跳跃。我望着她挺直的背影,忽然想起凤姐往日的话:这府里啊,有时候奴才比主子还会摆谱。
他有这一次,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平儿话音轻柔,却让门外偷听的几个媳妇都缩了脖子,姑娘别信他们,那是他们瞅着大奶奶仁慈,姑娘又是腼腆小姐,故意托懒来混。
说着她转向门外,声音陡然转厉:你们只管撒野!等奶奶大安了,咱们再说!
门外的媳妇们忙赔笑:姑娘明鉴,我们万万不敢欺瞒。如今小姐是娇客,若认真惹恼了,死无葬身之地。
平儿冷笑一声,又转身对探春陪笑:姑娘知道二奶奶事多,难免疏忽。俗话说‘旁观者清’......她有意顿了顿,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哪里有该添该减的,竟可放手施为。
宝钗和李纨闻言都笑起来,李纨指着平儿道:好个伶俐丫头,真怨不得凤丫头偏疼你。本来觉得事事妥帖,听你这么一说,倒真要找出几件来斟酌斟酌。
宝钗也含笑点头:正是这个理。这些年咱们只管按旧例行事,竟忘了时常检点。
探春这时气已消了大半,笑道:我原憋着一肚子气要寻二嫂子理论,偏这丫头会说话,倒叫我没了主意。说着便唤进方才那媳妇,你细说说,环哥儿和兰哥儿家学里这八两银子,究竟作何用途?
那媳妇垂手回道:回姑娘,是给爷们买点心、纸笔的使费。
探春蹙眉:各屋月钱里本就有这项,环哥儿是姨娘领二两,宝玉是袭人领二两,兰哥儿是大奶奶领——怎么学里又多了八两?她转向平儿,传我的话,从今日起蠲了这一项。
平儿忙应道:早该免了。旧年二奶奶原说要免,因年下事忙就忘了。
那媳妇不敢多言,诺诺退下。这时大观园的媳妇们捧着乌木嵌螺钿饭盒进来,侍书和素云抬来一张紫檀小饭桌。平儿亲自上前布菜,动作娴熟利落。
探春笑道:你说完话自去忙吧,何苦在这里伺候。
平儿一边将一碟糟鹌鹑放在探春面前,一边笑道:我原没事。二奶奶打发我来,一则传话,二则怕这里人手不够,特意叫我帮着妹妹们服侍奶奶姑娘的。
我站在一旁,见平儿布菜时连筷箸摆放的角度都一丝不苟,心下暗叹她的周全。宝钗忽然问道:平姑娘可用过饭了?
平儿笑道:宝姑娘别操心我,我在二奶奶那儿用过点心了。
李纨叹道:难为你这般尽心。等凤丫头大好了,定要好好赏你。
阳光渐渐移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花影。我看着这和睦景象,忽然想起凤姐抱病在床的憔悴模样。这府里的人事更迭,就像这流转的光阴,从不肯为谁停留。
平儿替探春盛了一碗火腿鲜笋汤,轻声道:姑娘尝尝,这是厨房新来的江南厨子的手艺。
探春刚拿起筷箸,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宝姐姐的饭怎么不端来一处用?
侍书忙回道:宝姑娘的饭一向是在蘅芜苑用的,奴婢这就去吩咐......
糊涂!探春放下筷箺,声音清亮,宝姑娘既在厅里理事,自然该在这里用饭。只是——她目光扫过侍书,那些都是办大事的管家娘子,岂是你们能随意支使的?
厅内一时寂静,连宝钗都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探春转向平儿,语气缓和了些:平儿,劳你走一趟。
平儿立即会意,躬身道:姑娘考虑得是,原该如此。说着便转身出去,步履轻快却不失稳重。
我站在屏风旁,看见几个小丫鬟面面相觑。李纨轻声对探春道:何须这般郑重......
探春正色道:大嫂子不知,这些管家娘子最重体面。若让小丫头去传话,难免觉得被轻慢了。
这时平儿已走到廊下,对着候在那里的几个媳妇笑道:有劳几位妈妈,宝姑娘今日在厅里用饭,烦请把饭菜送到这里来。
为首的媳妇忙赔笑:平姑娘太客气了,原是我们疏忽了。说着立即吩咐小丫鬟去准备。
宝钗微微颔首:三妹妹想得周到。
不多时,两个媳妇亲自捧着朱漆食盒进来,后面跟着的小丫鬟还端着一个海棠式小几。平儿指挥着将碗碟一一摆好,特意将一碟宝钗爱吃的胭脂鹅脯放在她面前。
阳光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花影。我看着这井然有序的场面,忽然想起凤姐往日理事时的雷厉风行。探春今日这般行事,既不失身份,又懂得体恤下人,倒比凤姐更多了几分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