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上海的气温骤降,湿冷的寒意能钻进骨子里。
陆承渊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顶层的复式公寓,却恒温如春,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黄浦江与外滩的繁华景致,霓虹闪烁,车流如织,构成一幅永不落幕的流光画卷。
沐晚晴已经在这里“安静”地住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她像一个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精致玩偶。
每天的生活规律得近乎刻板:清晨在俯瞰江景的瑜伽垫上完成晨练,上午通过加密通讯与林叙深远程讨论“霁望咨询”借助苏黎世沙龙资源拓展欧洲市场的初步方案,
午餐后小憩,下午研读林叙深“推荐”来的、关于国际艺术基金运作和复杂股权结构的资料,
晚上则雷打不动地敷面膜、保养,维持着这具皮囊最美的状态。
她几乎足不出户。
一方面,是遵循陆承渊离开香港时的“命令”,更深层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蛰伏。
她知道上次触碰了陆承渊的逆鳞,需要时间来淡化他的怒气,也需要时间来暗中布局。
她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惹出任何可能引起他注意的是非。
陆承渊也仿佛真的遗忘了他。
一个月,没有任何只言片语。
起初,沐晚晴还能保持镇定,专注于自己的“秘密事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临近永基集团周年庆。
那个原定她要与他一同亮相、巩固地位的关键时刻。
这种死寂般的平静,开始让她感到不安。
她像一只敏感的蜘蛛,通过仅有的几根丝线,感知着外面世界的震动。
丝线之一是周助理。
他的例行电话依旧准时,语气依旧恭敬,但沐晚晴能从中听出一些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主动提及陆承渊的行程,对于沐晚晴旁敲侧击的问询,回答也变得更加谨慎和公式化。
这是一种信号,表明陆承渊可能对她关闭了部分信息通道。
丝线之二是温冉。
作为唯一知悉部分内情的好友,温冉偶尔会发来信息,语气带着担忧。
「晚晴,你和陆总还好吗?听说他最近……身边好像有女伴陪着出席了几次商务酒会。」
「淮泽说,那个女孩看起来……跟你有点像,也是温婉型的。」
「你别多想,可能就是工作需要。周年庆快到了,他肯定会带你去的。」
温冉的安慰,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沐晚晴心里激起了更大的涟漪。跟她有点像?温婉型?
起初,对于陆承渊身边出现新的女伴,沐晚晴并不十分在意。
像他这样的男人,身边从不缺投怀送抱的女人,偶尔有应酬需要的女伴再正常不过。
频繁更换,反而说明他并未认真,她“正牌女友”的地位暂时无虞。
但,一个类型相似、并且已经在他身边待了一周的女孩……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一周,对于陆承渊来说,已经不算“频繁更换”了。
这更像是一种……筛选,或者,替代。
沐晚晴坐在公寓宽敞的客厅里,面前平板电脑上还显示着未看完的项目资料,但她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
指尖冰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感攫住了她。
她想起伊莎贝拉·罗西的干练强势,想起秦羽薇的骄纵明艳。
她们都与她是不同的类型,构不成直接的威胁。
可一个温婉型、甚至可能更年轻、更讨好、更“懂事”的女孩出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陆承渊或许并非非她沐晚晴不可。他喜欢的,可能只是“温婉懂事”这个类型。
而她,不过是恰好符合了这个类型,并且前期表现“合格”的一个。
现在,出现了另一个可能更“合格”、更不会忤逆他、不会私下接触林叙深的替代品。
那她这个“女朋友”的位置,还有什么独特性?还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不过是他一句话而已。
说是,她就是风光无限的陆承渊女友;
说不是,她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因为知晓部分内情,而面临更糟糕的处境。
她不敢赌。
赌陆承渊对她还有多少旧情,赌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能重过一个新的、更听话的“菟丝花”。
“霁望咨询”借助林叙深资源的暗中发展,虽然顺利,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那是一个需要长期耕耘才能见效的布局,无法立刻转化为她此刻急需的、在陆承渊面前的底气和筹码。
一周后就是永基周年庆,圣诞夜。
那是她期待已久的、正式在顶级社交圈亮相、将“陆承渊女友”身份钉死的关键时刻。
如果到时候,站在陆承渊身边的是另一个温婉的女孩……
沐晚晴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穿衣镜前。
镜中的女人,依旧美丽,眉眼温顺,身段窈窕,是陆承渊喜欢的样子。
可这份美丽,此刻在她眼中却变得如此单薄和脆弱。
它可以被轻易复制,甚至被超越。
她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下去了!
等待陆承渊的宣判,等待可能到来的“下岗”通知。
她必须做点什么,在周年庆之前,重新抓住陆承渊的注意力,让他记起她的好,记起她与那些“替代品”的不同之处。
可是,怎么做?
直接去找他?
恐怕连他公司的门都进不去。
打电话?
他可能根本不会接。
通过周助理传话?
效果微乎其微。
沐晚晴在空旷的公寓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焦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她的心脏。
她必须想出一个办法,一个既能不着痕迹地提醒陆承渊她的存在,又能恰到好处地示弱、激发他怜惜或占有欲的办法。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客厅一角那架昂贵的**Steinway & Sons** 三角钢琴上。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亮起。
她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个极其冒险,但或许能破局的方法。
她走到钢琴边,打开琴盖,白皙的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黑白琴键。
然后,她拿出手机,调整好角度,按下了录像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