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殿内,鎏金柱耸立,百官依序而立,肃穆无声。殿外,细碎的雪花悄然飘落,为朱红宫墙与琉璃瓦覆上一层薄薄的素白,殿内虽燃着众多炭盆,却似乎仍透着一丝来自外面的寒意。
隆裕帝高踞御座,面色沉静,目光如常扫视群臣,看不出喜怒。但熟悉陛下的老臣都能感受到,那平静目光下蕴含的冰冷风暴。
朝会伊始,依旧是各部例行奏事,气氛看似平稳。然而,当鸿胪卿奏报高句丽使团再次请求觐见时,隆裕帝只是淡淡一句“朕已知晓,容后再议”,便将话题轻轻带过。
就在众人以为今日朝会又将波澜不惊地结束时——
御史台监察御史陶雍(以刚直敢言着称),率先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而带着激愤:
“陛下!臣有本奏!”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压抑着巨大的愤怒,“臣闻日前,陛下遣玄鸦、暗卫雷霆出击,扫荡前朝余孽‘幽皇’巢穴,毙伤逆匪无数,扬我朝威,臣等欢欣鼓舞!然,清查逆匪遗落文书时,发现诸多疑点,涉及朝堂官员,臣……寝食难安!”
殿内气氛瞬间紧绷!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陶雍身上。二皇子周昱眼皮猛地一跳,心中升起不祥预感。
陶雍继续道:“据查,有巨额不明资金,经多层周转,最终流向……竟与某位皇室宗亲之外戚家族密切相关!更有甚者,逆匪巢穴中竟发现制式手弩!其工艺与将作监存档惊人相似!而掌管相关库房之官员,据悉……与某位殿下往来甚密!”他虽未直接点名,但目光却有意无意地扫过二皇子方向,其意指已然明确无比!
“陛下!”陶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泣道,“前朝余孽,乃国之大患!若其与我朝中贵人有所牵连,则后患无穷!臣恳请陛下,彻查资金流向!彻查军械管理!无论涉及何人,均应一查到底,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陶雍话音未落,另一位御史(三皇子阵营) 立刻出列附议:“陛下!陶御史所言极是!逆匪能得资金、能获军械,必有朝中蠹虫为其张目!此等蠹虫,比逆匪更为可恨!臣亦恳请陛下,严查不贷!”
紧接着,数名官员(分属太子、三皇子阵营,或真心忧国者) 纷纷出列,言辞或激烈或恳切,核心皆指向一点:要求彻查“幽皇”案中暴露出的朝廷内部问题,尤其是资金与军械两条线!
周昱脸色渐渐发白,额角渗出细汗。他急欲出列辩解,却被一道眼神死死制止。此时出头,无异于不打自招。
隆裕帝高坐御台,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待众人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尽威压:“众卿所奏,朕已知晓。玄鸦确有所获,案情复杂,朕已命有司严加核查。凡有作奸犯科者,朕……绝不姑息。”他的目光冷冷地扫过周昱,让后者如坠冰窖。
就在众人以为陛下会就此打住时,兵部左侍郎潘茂(非二皇子党,但属兵部实权派) 出列,他并非攻讦,而是奏事,却无形中又给了周昱一记重击:
“陛下!臣亦有本奏!日前北疆押运粮草之车队遇袭一案,经查,匪类所用弓弩箭矢,其中部分……亦与将作监工艺相符!臣恳请陛下,并案查处!以绝后患!”
北疆之事与京城逆案武器来源竟有重合?这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再次在朝堂炸响!众人议论纷纷,看向二皇子的目光更加复杂。
周昱只觉得浑身冰冷,如芒在背。他感觉自己仿佛落入一张正在不断收紧的大网之中。
就在这针对二皇子的攻讦浪潮达到顶峰,朝堂气氛极度压抑凝重之际——
一个清朗而略显温和的声音,从大殿靠后的位置响起:
“陛下,臣……汉王景昭,有本奏。”
众人一愣,纷纷侧目。只见周景昭出列,手持玉笏,面色恭谨,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他并未看向任何一位皇子,而是面向御座,深深一揖。
隆裕帝目光微转,落在这个存在感一直不高的五子身上:“讲。”
周景昭的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近日长安初雪,天寒地冻。臣遥念汉中封地,地处秦岭南,虽较北疆温暖,然山地众多,百姓贫瘠,恐亦难耐酷寒。臣忧心,若今冬雪灾严重,恐致春耕延误,民生艰难。”
他抬起头,目光恳切:“臣……恳请陛下天恩!若今冬汉中封地果遭雪灾,乞请陛下……酌情减免汉中封地来年部分赋税,或允许以工代赈,以使臣封地子民,能得喘息之机,感沐陛下圣德!”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方才还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政斗攻讦,瞬间被拉回到了关乎民生疾苦的现实问题。周景昭的请求合情合理,姿态放得极低,完全是一副为封地百姓请命的忠孝藩王模样,与眼前的朝堂争斗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莫名地缓和了那剑拔弩张的气氛。
隆裕帝深邃的目光在周景昭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他自然知道周景昭此举或有暂离旋涡、博取声名之嫌,但其理由正当,言辞恳切,无可指摘。
“准奏。”隆裕帝的声音恢复了一丝温度,“着户部记录在案。若汉中今冬果有雪灾,其赋税减免事宜,由户部依例勘验后议定。”
“臣,代汉中百姓,谢陛下隆恩!”周景昭再次深深一揖,退回了班列之中,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刚才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经此一打岔,方才那汹涌的攻讦浪潮气势稍缓。隆裕帝环视群臣,最终将目光定格在脸色惨白的二皇子周昱身上,冷冷道:“周昱。”
周昱浑身一颤,连忙出列跪倒:“儿臣在!”
“众卿所奏,你可听清了?”隆裕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儿臣……儿臣……”周昱冷汗涔涔,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朕希望你,好自为之。”隆裕帝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便不再看他,转而道,“若无其他要事,退朝吧。”
“退朝——”内侍尖细的声音响起。
百官山呼万岁,心思各异地缓缓退出太极殿。殿外,雪花依旧无声飘落,覆盖了宫殿的轮廓,却掩盖不住这皇城深处,愈演愈烈的暗流与杀机。
二皇子周昱失魂落魄地走在雪中,仿佛能感受到身后无数道或讥讽、或怜悯、或冷漠的目光。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汉王周景昭,则在一众复杂的目光中,默默走向宫门,身影渐渐消失在越来越密的雪幕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