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平撇撇嘴,小声道:“一个月十五块钱呢,我也不嫌弃它少啊,至少能买几只烧鸡吃。”
谢主任佯怒道:“你可滚犊子吧,赶紧走人,别在我这里气我。”
“滚就滚!”
沈国平学着大傻春的语气,低声吼着,然后脸上笑呵呵的走了。
“臭小子,说话可真气人。”
谢主任起身,去关上沈国平离开时没有关的办公室门。
开车回到乡里,正好是中学放学的时间,沈国威和沈美玲回家后,立刻收拾东西,他们知道,放假要回家的事。
“娘还有悦姐陪着颖姐去市里的医院待产了,这几天在家,你得帮着喂牛啥的。”
“行啊,我也不是没有喂过牛,这活儿交给我,哥你就放心吧。”
沈国威信心满满的说道。
这时候,沈美玲主动开口道:“哥,我能帮忙做饭的。”
沈美玲跟沈国平学习过做饭,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炒菜和炖菜,但是味道也不是太差,平时沈国平不让她动手,是因为不想耽误她学习的时间。
因为一直跟着沈国威一起学习,沈美玲的成绩已经有了稳步提升,现在看来,她要上高中也没问题,不过肯定是去不了重点高中。
她也有自己的打算,沈美玲并不打算上高中,为了尽早的参加工作挣钱,她的计划是上中专,毕业后直接工作。
这也是沈国平按照她以前的学习成绩所规划的路线,沈美玲听进去然后记在心里,决定就走这条路。
当时是是因为成绩,现在她学习成绩变好了,但是依然坚持想要走这条路。
“行!这两天你都过来帮忙做饭。”
沈国平并不拒绝妹妹的好心帮忙,平时她也会在学习之余,收拾乡里房子的卫生,甚至还要洗衣服,不过后来洗衣服被沈国平叫停了,因为耽误时间。
有了洗衣机之后,这洗衣服的活儿,都是沈国平来干,因为简单。
回到家,正好沈连宝翻地刚回来,沈国平立马做饭。
“爹,晚上我开车去灭柞子吧。”
“拉倒吧你,你都不知道去那块地,还是我去吧,我今天也不累,就是在地里溜达了一天而已。”
沈连宝之所以感觉不累,还是因为身体素质提升了不少,换成前两年,家里吃的一般,油水不多,凡是春种秋收的时候,人都要瘦一圈。
吃得好,加上有生命之水的滋养,所以沈家人的身体素质都提升很多,这点活儿,对沈连宝来说,还真的不算什么。
“哦,我这不是怕你太累么。”
沈连宝根本不领情,道:“你还是歇着吧,我还能干动活儿,等我啥时候干不动了,这活儿你再来。”
“嗯,我知道了!”沈国平也不好反对,其实,这对他来说,已经完全用不着种地,不过家里的地他不想随意租给其他人。
既然父母想要留着,那就留着自己种吧,就算不能赚多少钱,多少也是个营生。
隔天,沈国平接到母亲从医院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一切都很正常,问他家里的情况。
这样平静的过了两天。
第三天早晨,沈连宝被电话声吵醒,接起电话后,便听到电话那边的叶淑玲着急忙慌的说道:“小颖快生了,让老大开车和大喜过来。”
“好,我知道了!”
沈连宝挂断电话后赶紧起床,准备去西屋叫沈国平,可沈国平已经起床,此时正在院子里站桩练拳。
他也听到了电话声音,不过没有在意
“国平,你娘来电话了,说是关颖快生了,让你赶紧去找大喜,带着他去医院。”
“好!我这就去。”
沈国平收功起身,然后去找赵喜。
赵喜还在睡觉,他昨天累了一天,此时睡得正香,直到被沈国平的敲门声吵醒。
“喜哥,喜哥,赶紧起来,你媳妇快生了!喜哥!”
咚咚咚,沈国平大力敲门,发现屋子里的赵喜没反应,这次他走过去敲窗子。
砰砰砰!窗子的响声更刺耳,赵喜猛地一个激灵,直接从被窝里坐起来。
“啊?咋了?啥事?”
迷迷糊糊,半睡半醒之间的赵喜发问。
沈国平道:“你先起来,洗洗脸,我娘来电话,说是颖姐羊水破了,快生了,让咱们过去。”
“要,要生了?真的吗?”
赵喜被这个好消息冲昏了头脑,整个人坐在炕上,一时之间,竟然满脑子都是空白,完全没有反应。
“喜哥,赶紧起来啊,咱们可得早点去,你难道不想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孩子么?”
“对对,咱们得早点去。”
赵喜在沈国平的提醒下反应过来,赶紧穿衣服下地,然后匆匆的用凉水洗了一把脸,接着出门,跟沈国平一起回到沈家。
“爹,我和喜哥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回来,家里有啥事,你让老二帮忙就行。”
“我知道,你们去吧,别着急,慢点开啊!”
沈连宝叮嘱着大儿子。
沈国平点点头,跟赵喜上车,桑塔纳驶出金岗村,虽然有父亲的叮嘱,让他慢点开,可沈国平知道身边的赵喜心里着急,所以车速还是被他提了起来。
往常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这一次仅仅只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桑塔纳停在医院的停车场里。
“走!”
沈国平带着赵喜来到妇产科,疗区门口,赵悦正站在这里,满脸焦急的等待着沈国平和自己大哥到来。
她一直在注视着楼梯口这边,等到沈国平和赵喜的身影出现后,她立刻向着这边跑了两步,然后忽然停下,对两个人招手,示意他们过去。
两人毫不犹豫的走过去。
沈国平问:“咋了?”
“嫂子在手术室那边呢,玲婶在那边门口,我在这等着你们过来,好带你们过去。”
赵悦考虑的很周全,沈国平和赵喜可不熟悉医院里的房间布局。
所以她专门在这里等着。
“那还说什么?赶紧走吧!”
赵喜催促着妹妹,赵悦立刻转身带着两人去手术室那边。
三个人脚步匆匆走在医院的走廊里,不少病人和家属看到,都纷纷让开道路,他们很理解这个情况,肯定是有亲友在手术室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