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影视的记者会现场,镁光灯晃得人睁不开眼。
王辉煌穿着定制西装,站在台上意气风发,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西柏坡少女》的概念海报——这次倒是没了露脐装,换成了扎着红绸带的少女,眼神却透着股武侠片的凌厉。
“我们邀请到了国内顶级编剧团队,”王辉煌对着话筒微笑,“还特别聘请了历史学者李教授作为顾问,保证故事的‘艺术真实’。
李教授,您给大家讲讲二丫这个角色的创作灵感?”
被点名的李教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根据‘有限史料’,二丫的故事存在夸大成分。我们在剧本中进行了合理改编,比如增加了她与敌军少佐的‘智斗爱情线’,这样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
台下瞬间一片哗然。有记者忍不住发问:“这不是篡改历史吗?”
王辉煌立刻打断:“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年轻人关注红色题材,适当的改编无可厚非。哦对了,我们还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当年儿童团团长的孙子,他将为我们的‘真实性’背书。”
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年轻人走上台,对着镜头鞠躬:“我爷爷生前常说,二丫当年确实很勇敢,但没传说中那么神。辉煌影视的改编很到位,我很支持。”
这番话刚说完,会场后门突然传来一声怒喝:“放屁!你爷爷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众人回头,只见岳川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缓缓走了进来。老人胸前别着枚褪色的儿童团徽章,正是当年和二丫一起放哨的幸存者,91岁的赵老栓。
“赵爷爷!”台上的年轻人脸色瞬间惨白,腿肚子都在抖。
赵老栓举起拐杖,指着他骂:“你个小兔崽子!你爷爷临终前还嘱咐我,一定要护住二丫的名声,你竟敢拿着他的名头赚黑心钱!”
他转向记者,声音洪亮,“二丫当年为了掩护我们,连命都没了,这些人却要给她编什么‘爱情线’,天理难容!”
岳川适时掏出手机,播放了赵老栓的完整访谈:“……二丫藏信时被鬼子打了一枪,还硬撑着把萝卜塞进我手里,说‘赵叔,信比命金贵’……”
视频里,老人的眼泪混着皱纹里的沟壑,看得人心头发紧。
王辉煌慌了手脚,李教授想溜却被记者拦住。
岳川走到台前,举起一份泛黄的手稿:“这是1948年《晋察冀日报》的报道,清清楚楚写着二丫送鸡毛信的经过,还有当时军分区的嘉奖令。
李教授,您所谓的‘有限史料’,是不是漏看了这些?”
他又亮出辉煌影视给年轻人转账的记录:“至于这位‘背书人’,收了二十万改口费,大家觉得他的话可信吗?”
全场沸腾。记者们的提问像炮弹一样砸向王辉煌,保安想拦都拦不住。
有记者直接喊道:“王总,你们连烈士都敢消费,就不怕遭报应吗?”
王辉煌在一片唾骂中被架下台,李教授当场承认“没做过实地调研”,年轻人则对着镜头哭着道歉。
这场闹剧被全程直播,#辉煌影视滚出红色题材# 的话题直接屠榜,连官媒都下场评论:“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不容亵渎。”
离开会场时,赵老栓拉着岳川的手,非要把兜里的炒花生塞给他:“娃,谢谢你替二丫出气。她要是能看见,肯定会说‘岳同志,咱再唱支歌’。”
岳川鼻子一酸,突然掏出吉他:“赵爷爷,我给您唱首新写的《柏坡谣》,就当是唱给二丫听的。”
旋律带着太行山的土味,像石碾子碾过玉米的沙沙声。岳川的声音不华丽,却带着种穿透岁月的质朴:
“滹沱河,水悠悠,
二丫站在村口瞅,
篮子里,藏着啥?
一颗红心跟党走。
风也吼,狗也叫,
鬼子来了她不跑,
萝卜空,信儿走,
血染坡上红花草。
年年春,花又开,
二丫笑在云里头,
听咱唱,柏坡谣,
英雄名字永不朽……”
赵老栓跟着哼,拐杖在地上敲出节奏,像在打拍子。
路过的行人停下来听,有老太太抹着眼泪说:“这歌听得人心里熨帖,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强百倍。”
当天下午,辉煌影视宣布《西柏坡少女》项目终止,王辉煌引咎辞职。
而《柏坡谣》的音频在各大平台上线,播放量半天破亿,有网友留言:“这才是该给孩子听的歌,比动画片里的打打杀杀有意义。”
岳川没留在城里庆祝,带着团队回了西柏坡。老支书杀了只土鸡,炖在铁锅里咕嘟作响,香味飘满了小院。
岳川蹲在灶台前添柴,被火星溅了一脸,逗得孩子们直笑。
“岳老师,您真要把二丫的故事拍成电影?”小男孩扒着灶台问,手里还攥着颗没吃完的冬枣。
“当然。”岳川用柴棍在地上画剧本分镜,“不过得叫《滹沱河畔的二丫》,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不是什么‘武侠少女’,就是个想把信送到的普通丫头。”
老支书端着鸡汤过来,往岳川碗里多舀了勺油花:“我给你找了个好东西。”
他从炕洞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二丫当年用过的识字课本,纸页都泛黄了,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毛主席”“共产党”。
岳川轻轻抚摸着课本,突然有了新想法。他抬头对周曼说:“电影里得加个细节,二丫在课本上画星星,就像她藏在心里的光。”
夜色渐深,窑洞的灯还亮着。岳川坐在炕桌前,借着灯光修改剧本,赵老栓坐在旁边,时不时插一句“二丫当年是这样握笔的”“她笑起来有两个酒窝”。
窗外的滹沱河静静流淌,像在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岳川知道,辉煌影视的倒下只是开始,总会有人想把红色故事变成摇钱树,但只要还有赵老栓这样的守护者,还有《柏坡谣》这样的歌声,英雄的名字就永远不会被遗忘。
明天,电影剧本就要送审了。岳川摸了摸那本识字课本,指尖划过“星星”两个字,笑了。
或许,还可以给电影写首童声版的《柏坡谣》,让西柏坡的孩子们来唱,让二丫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传到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