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晴工作室的会议桌被一叠动漫分镜稿铺满。
顶级动漫公司“极光映画”的制片人张姐,指着分镜里的主角林夏,语气带着急切:“《拾光里的救赎》讲的是林夏从抑郁症里走出来的故事,最关键的‘天台独白’场景,我们试了五版主题曲,都没戳中‘脆弱又坚定’的感觉,你们能不能接?下周就要定最终版,时间特别紧。”
周曼拿起分镜稿,翻到“天台独白”那页:林夏坐在天台边缘,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背景是初升的太阳,笔尖在“情感爆发点”旁画了个圈。
“我们明天给初版demo,凌薇你今天把分镜里的关键场景做成动态故事板,标上情绪节点;林野去采访动漫导演,把林夏的成长细节记下来,这些得融进歌词里。”
岳川盯着分镜里的“初阳”画面,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沿——突然抬头:“主题曲叫《光隙》吧,主歌用钢琴单音,像林夏心里的‘空’;副歌加弦乐,像初阳透过云层的‘暖’,晚晴的声线软却有韧性,正好能唱透‘想放弃又舍不得’的纠结。”
他说这话时,脑海里浮现的是地球《Lemon》的旋律,却刻意调整了副歌的转音,让它更贴“救赎”的内核,听起来像“灵光乍现”的原创。
夏晚晴凑过分镜稿,指着林夏攥全家福的手,眼眶微热:“我懂这种感觉,就像心里有个小黑洞,但看到在意的人,又会想抓住点光。”
她随口哼起一段调子,正是《Lemon》主歌的简化版,却自然得像从分镜里“长”出来的:“‘指尖攥着旧时光,风里藏着未说的谎’,这句歌词怎么样?贴林夏攥照片的动作。”
陆哲立刻拿出吉他,跟着哼的调子弹起来:“我在间奏加一段电吉他的‘弱音滑弦’,像林夏心里的‘犹豫’,到副歌‘光隙里的暖,慢慢漫过寒’时,再把弦调亮,配合弦乐一起推上去,这样情绪更有层次。”
可当天下午,周曼就收到张姐的消息:“星娱刚发了一版demo,说是‘为林夏量身定做’,还把你们之前的游戏音乐扒出来,说你们‘只会做燃曲,不懂细腻情感’,导演组现在有点动摇。”
凌薇当场打开星娱的demo,里面满是刻意的“哭腔”和厚重的弦乐,听完只觉得压抑,毫无“救赎”的暖意。
“他们根本没看懂分镜,”凌薇气得把故事板拍在桌上,“林夏的‘哭’不是崩溃,是‘终于敢面对’,是带点希望的,不是这种沉到底的调子!”
岳川没慌,而是让林野把采访导演的录音发过去——录音里,导演说:“林夏最后抬头看太阳时,嘴角是有笑意的,我要的不是‘同情’,是‘共情’,让观众觉得‘我也能像她一样站起来’。”
紧接着,岳川把《光隙》的钢琴demo发过去,附言:“这是林夏坐在天台,听到第一缕阳光时,心里该有的声音。”
半小时后,张姐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激动:“导演听完demo,当场哭了!说这就是他要的‘光隙’,明天我们带分镜稿去你们工作室,细聊编曲细节,星娱那边我们直接推了。”
第二天,极光映画的团队刚到工作室,岳川就带着他们进了录音棚——夏晚晴戴着耳机,对着分镜稿唱《光隙》,唱到“光隙里的暖,慢慢漫过寒”时,录音棚的灯光慢慢调亮,模拟分镜里的“初阳”效果。
导演盯着监控屏里的林夏分镜,又看了看录音棚里的夏晚晴,忍不住说:“这歌声像长在林夏身上一样,她唱的不是歌,是林夏的心里话。”
凌薇趁机拿出“动态歌词mV”的设计稿:“我把林夏的成长画面,和歌词里的‘旧时光’‘光隙’对应,比如唱‘指尖攥着旧时光’时,画面闪回她和家人的回忆;唱‘光隙漫过寒’时,初阳的光一点点裹住她,视觉和声音能完全合上。”
《光隙》最终版确定后,动漫《拾光里的救赎》开播前三天。
主题曲先行上线——24小时播放量破1.5亿,评论区满是“听哭了,我也有过林夏的日子”“副歌的‘光隙’一出来,突然觉得有希望了”;
动漫开播当天,“天台独白”场景搭配《光隙》,收视率直接破2,创下极光映画的开播纪录,#拾光里的救赎天台名场面#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星娱又出阴招——买通营销号说“《光隙》的旋律抄了某独立音乐人作品”,还伪造了“旋律对比谱”。
这次岳川没开直播,而是让林野剪出“《光隙》创作全纪录”:从他对着分镜稿写谱的手账,到夏晚晴根据导演的采访调整唱腔的录音,再到陆哲修改了七版的吉他间奏,每一步都有时间戳和原始素材。
纪录片上线后,独立音乐人本人主动发博:“《光隙》的旋律走向和我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细腻的暖’是川晴工作室独有的风格,营销号别造谣。”
#星娱又造谣翻车#的话题很快发酵,极光映画甚至发声明:“《光隙》是《拾光里的救赎》唯一指定主题曲,未来所有衍生内容都将与川晴工作室合作。”
更意外的是,《光隙》火到了影视圈——导演陈导(《星海传说》导演)专门找岳川:“我新电影《向暖而生》讲的是抗癌家庭的故事,《光隙》的‘救赎感’太贴了,能不能改编成电影推广曲?”
岳川当场答应,把《光隙》的编曲改成“钢琴+童声合唱”,让电影里的小主角参与演唱,听起来更有“生命的暖”。
推广曲上线后,电影预售票房暴涨40%,有观众在映后说:“听到《光隙》的童声版,突然想起我女儿说‘妈妈别怕’,瞬间破防了。”
周曼趁热打铁,成立“川晴动音专项”,专门对接动漫、影视的音乐定制,当天就接到三家国际动漫公司的合作邀约,其中包括制作过《星梦旅人》的日本“星穹社”。
工作室里,众人围着《光隙》的获奖证书庆祝——这首歌拿下了“动漫金声奖最佳主题曲”,颁奖词写着:“《光隙》用最柔的旋律,讲了最坚定的救赎,让每个听过的人,都能在声浪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隙’。”
凌薇在设计“动音专项”的视觉标识,用“音符穿荧幕”的图案,旁边标着“每段故事,都该有首懂它的歌”;
林野在剪《光隙》的“跨次元纪实”,把动漫里的林夏、电影里的抗癌家庭、现实中被歌曲治愈的观众剪在一起;
陆哲在练《光隙》的日文版,为和星穹社的合作做准备;夏晚晴在给粉丝写回信,有粉丝说因为《光隙》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她在信里写:“你不是一个人,光隙里的暖,会一直陪着你。”
岳川坐在钢琴前,轻轻弹起《光隙》的旋律,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突然想起第一次听到《Lemon》时的感动,那时他从没想过,能把这份感动带到这个世界,变成治愈别人的力量。
他知道,“抄作业”的爽感从来不是数据的爆炸,而是看到旋律穿过荧幕,落在某个陌生人的心里,帮他扛过一段难走的路。
“星穹社的合作,咱们要做首《星途》,”岳川抬头看向众人,“讲的是宇航员在太空找家园的故事,主歌用电子音效做‘失重感’,副歌用管乐做‘归乡的暖’,让东方的旋律,走进日本动漫的宇宙。”
夏晚晴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要学几句日语咬字,在副歌里加一段‘星を追いかけて’(追逐星星),让两个国家的观众都能懂‘归乡’的意。”
工作室的灯亮到深夜,钢琴声、讨论声、键盘声混在一起,像一首跨越次元的“救赎曲”。
他们知道,从游戏到动漫,从国内到国际,每一次突破都是“抄作业”的升级——不是复制地球的旋律,而是借那些经典的“情感内核”,装下这个世界的故事与温暖,让文娱不再是冰冷的作品,而是能拥抱每个灵魂的光。
而这条路,他们会继续走下去,用旋律穿破圈层,用声浪治愈更多人,在龙国的文娱版图上,写下属于他们的“救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