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坐回自己的椅子,看着两位得力干将,开门见山:
“叫你们来,是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们俩的派出所,作为分局的试点单位先行先试。”
两人立刻坐直了身体,神色一凛:
“请李局指示!”
李南将他构思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模式的核心思想,用更接地气、更易于基层理解的语言,向周正和严大海详细阐述了一遍。
他重点强调了“变被动为主动”、“信息共享”、“精准用警”这些关键点。两人听得十分认真,眼神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得明亮和兴奋。
他们都是老公安,深知传统模式的弊端,李南提出的这套东西,虽然有些名词新鲜,但道理直指要害,让他们有茅塞顿开之感。
“李局,您这想法太好了!早就该这么干了!”
周正第一个忍不住拍大腿赞同。严大海也频频点头:
“是啊,老是等案子发了再去找线索,太被动!如果能提前知道苗头,那工作就好做多了!”
李南见他们理解了并充满热情,便开始部署具体的试点任务:
“之所以选择你们九孔桥所和十里铺所作为试点,是经过考虑的。九孔桥所刚经历整顿,需要新气象新作为,
周正你脑子活,敢闯敢试;十里铺所辖区情况相对复杂,又地处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多,治安压力大,
严所你经验丰富,作风扎实,正好检验这套模式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边写边说,明确分工:“核心机构与职责,”1. 分局层面,暂由我直接协调。
情报信息研判小组,不设实体机构,但建立定期研判机制。成员由指挥中心、刑侦大队、治安大队、
网安部门各指定一名业务骨干参加。指挥中心负责汇总各类接报警信息、巡防信息;刑侦大队负责提供案件串并分析、
高危人员情报;治安大队负责提供行业场所、危爆物品、大型活动管理等动态信息;网安负责关注网络相关动态。
每周召开一次情报研判会,由我主持。“试点派出所任务,这是重中之重。”九孔桥派出所由周正你负责,
重点一、规范化信息采集。我要你们所率先设计并使用标准化的社区警务信息采集表。
内容不仅要包括传统的人口、房屋、单位信息,更要增加“异常情况”、“邻里纠纷苗头”、“可疑人车事”、
“行业动态”、“社情民意”等栏目。要求社区民警每次下社区必须携带,随手记、随手采,回来汇总。
重点二、建立所级情报信息员。由你指定一名副所长或得力骨干担任,负责每日收集、整理全所民警采集上报的各类信息,
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重点三、信息实战应用。你们所的任务是探索如何将这些基础信息快速应用于日常巡逻防控、
精准盘查和初期干预。比如,情报信息员每天将梳理出的重点关注信息,如某区域近期盗窃案高发、
某出租屋人员异常,推送给当班巡逻警组,指导其重点巡查。十里铺派出所由严大海负责,重点一、
重点要素管控信息整合。你们所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中小旅馆多、网吧多。我要你重点梳理整合这些治安重点要素的信息。
利用好市局配发的电脑,尝试建立简单的电子台账,比手工账更便于查询和关联。重点二、风险预警模型探索。
结合你们辖区高发的案件类型,比如入室盗窃、诈骗,尝试分析发案的规律特点,比如时间、地域、
手法、侵害对象等,摸索建立简单的预警模型。比如,发现某种诈骗手法在周边县市出现,立即在所内和辖区发布预警提示。
重点三、社会信息员网络建设。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发动和利用治安积极分子、小区保安、行业场所负责人等力量,
构建一张社会信息收集网络,拓宽情报来源。李南特别强调了一点:“你们要知道,现在不是白手起家。
部里的金盾工程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临海省、德市局的网络、计算机、通信和终端这些硬件设施已经搭建起来。
虽然还不高级,但已经可以实现市局到分局到派出所的联网,内部数据库查询、人口信息比对、
甚至简单的文件传输都已经可以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支撑!你们要大胆地用起来,探索如何让这些‘硬件’为我们的‘软件’——也就是情报信息工作服务!”
周正和严大海听得心潮澎湃,他们原本以为这套新东西会很复杂很高深,没想到李局安排得如此具体清晰,而且充分考虑了基层实际和现有条件。